《法律课件》 税收法律制度(201411)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6996964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课件》  税收法律制度(201411)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法律课件》  税收法律制度(201411)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法律课件》  税收法律制度(201411)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法律课件》  税收法律制度(201411)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法律课件》  税收法律制度(201411)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课件》 税收法律制度(2014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课件》 税收法律制度(20141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 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收概念与作用 1. 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2. 税收的作用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二)税收的特征税收三性 1. 强制性 2.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偿还,也不需对纳税人付出任何对价

2、。 【提示】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三性”的核心。 3. 固定性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比例的固定性。,【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特征的有( )。 A.强制性 B.灵活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三)税收的分类()1. 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 2. 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3. 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4. 按照计税标准不同进行的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1. 按

3、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 (1)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2)所得税类(收益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所拥有的财产数量或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房产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等)。 (4)资源税类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资源税等)。,(5)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2. 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1)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绝大部分)。 (2)关

4、税类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进出口关税)。,3. 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1)中央税。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关税、消费税等。 (2)地方税。属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营业税等。 【提示】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 (3)中央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的共同收入,由中央、地方政府按一定的比例分享税收收入,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对证券(股票)交易征收的印花税等。,4. 按照计税标准不同

5、进行的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1)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价格为计税依据。 例:增值税、营业税等。 (2)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实物量作为计税依据。 例:资源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3)复合税是既征收从价税,又征收从量税。 例:消费税中的卷烟和白酒。,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1. 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税收与税法的关系(了解) (二)税法的分类 1. 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1)税收实体法确定税种立法 例如中华人民共

6、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都属于税收实体法。,(2)税收程序法不针对某一具体税种,而针对税务管理程序。 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海关法及进出口关税条例。2. 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和外国税法。 (1)国内税法一般是按照属人或属地原则,规定一个国家的内部税收制度。 (2)国际税法是指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国家间的税收协定、条约和国际惯例等。 (3)外国税法是指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3. 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 (1)税收法律(狭义的税法)法 (2)税收行政法规条例,暂

7、行条例 (3)税收规章(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办法,实施细则 (4)税收规范性文件 效力排序: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例题多选题】根据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 )。 A.税收行政法规 B.税收实体法 C.税收程序法 D.国际税法,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不同,可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11项)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和法律责任。 其中: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要素。(多选)1. 征税人“征税”主体 代表国家行使征

8、税职权的各级税务机关和其他征收机关。 包括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2. 纳税义务人(纳税人)“纳税”主体 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包括个体经营者)、法人和其他组织。 3. 征税对象课税对象 纳税的客体,也就是对什么征税,是区别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 4. 税目 是指税法中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征税的具体根据,它规定了征税对象的具体范围。,5. 税率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税收法律制度中的核心要素。 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6. 计税依据(计税标准)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 (1)从价计征。以计税金额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

9、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以计税数量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 (3)复合计征。既包括从量计征又包括计价从征。 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7. 纳税环节 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如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等。8. 纳税期限 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后应依法缴纳税款的期限。 包括按期纳、和按次纳税、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9. 纳税地点 纳税人具体缴纳税款的地点。,10. 减免税 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1)减税和免税 减税是对应纳税款少征一部分税款; 免税是

10、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类型: 一种是税法直接规定的减免税项目; 另一种是依法给予的一定期限内的减免税措施,期满之后仍应按规定纳税。 我国现行的税收减免权限集中于国务院,任何地区、部门不得规定减免税项目。,(2)起征点 对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才开始征税的界限。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按照计税依据全额征税。 (3)免征额 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只就减除后的剩余部分计征税款,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注意】区分起征点和免征额,不达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交税,但是一旦达到起征点是全额征税,超过免征额是只对超过部分征税。,【举例】某类税种起征点为1000,超过起征点税率为10

11、% ABCD四人的征税对象数额分别为A 999元,B 1000元,C 1001元,D 2000元,假设:起征点为1000元 A应纳税=0(元) B应纳税=100010%=100(元) (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全额纳税) C应纳税=100110%=100.1(元) D应纳税=200010%=200(元),假设上例中的1000为免征额,则 A应纳税=0(元) B应纳税=0(元) (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纳税) C应纳税=(1001-1000)10%=0.1(元) D应纳税=(2000-1000)10%=100(元),11. 法律责任 对违反国家税法规定的行为人采取的处罚措施。 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

12、任,纳税人和税务人员违反税法规定,都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注意】没有民事责任。,【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基本要素的有( )。 A.征税人 B.纳税义务人 C.征税对象 D.计税依据,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基本要素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例题判断题】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应当征税的数额起点。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则对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例题判断题】如果税法规定某一税种的起征点是800元,那么,超过起征点的,只对超过800元的部分征税。(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应当征税的数额起点。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点

13、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则对全部数额征税。,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起征点是800元,那么超过起征点是对全额征税的。,第三节 税收征管,一、税务登记 二、发票开具与管理 三、纳税申报 四、税款征收 五、税务代理 六、税收法律及法律责任,一、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 税务登记种类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税务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等。 (一)开业登记(设立登记)先工商后税务 开业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后办理的纳税登记。,1. 对象 (1

14、)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2. 地点生产经营所在地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税务登记地点发生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税务机关指定管辖。 3. 时间自起30日 例: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起30日;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自其在同一县(市)实际经营或提供劳务之日起,在连续的12个月内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二)变更登记先工商后税务 1. 适用范围 改变名称、改变法定代表人、改变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改变住所和经营地点(不涉及主管税务机关变动的)、改变生产经营或经营方式、增减注册资金(资本)、改变隶属关系、

15、改变生产经营期限、改变或增减银行账号、改变生产经营权属以及改变其他税务登记内容的。 2. 时限要求30日 企业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申请办理变更,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审核办理变更登记。,【例题单选题】王某在某市A县设立公司并在A县税务局登记,王某经过对该市各地区对其产品需求的调查,确定到B县销售产品。王某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在B县累计经营180天,则王某应向( )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A.A县 B.B县 C.A县或B县,正确答案B,【例题单选题】企业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应当在( )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A.10 B.20 C.15 D.30,正确答案D,(三)停业、复业登记 1. 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应当在停业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2. 纳税人应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复业登记,填写停、复业报告书。 3. 纳税人停业期满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延长停业登记申请。纳税人停业期满未按期复业又不申请延长停业的,税务机关应当视为已恢复营业,实施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