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战略篇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695553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战略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发展经济学战略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发展经济学战略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发展经济学战略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发展经济学战略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战略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战略篇(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十二 章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第一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一、平衡增长战略,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发展战略强调的是资本存量在各个行业同时扩张到一定规模可以产生外部经济效益。,二、不平衡增长战略,(一)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 赫希曼 经济发展战略( 1958年),首先,赫希曼认为,平衡增长的思想是在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开工不足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资本存量和其他生产要素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平衡增长理论试图用发达国家的情况来说明和解决发展中

2、国家的问题,忽视二者在基本经济条件上的差异,其理论是“早熟的”。,(一)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其次,发展是经济从一种类型向其他更先进的类型转变的渐进过程,各国的增长过程存在“关联效应”,是不平衡的。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地利用其有限的经济资源加速经济增长。,(一)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二)不平衡增长战略不平衡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非均衡性质。关于不平衡增长的实施,赫希曼认为有两个途径: 一是重点投资于社会固定资本; 二是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投资于直接生产活动。,(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相对性,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对立统一的。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

3、济发展就是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一过程,任何将它们对立化的做法都将对经济发展造成危害。,二、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思路:,一个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诸如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等; 一个是从区际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侧重研究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均衡与协调问题。,(一)“发展极”理论 “发展极” (development poles)佩鲁(法国),1. 什么是“发展极”,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增长速度最快,这些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这种中心就是指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

4、区内大城市中心。如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2. 发展极的形成条件,一是在一个地区内存在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 二是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三是要有适宜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3. 发展极的辐射作用,(1)技术创新的示范和扩散效应。 (2)资本的集中与扩散功能。 (3)产生规模效益。,(二)“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1.“回波效应”,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2.“扩散效应”,“回波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当“发展极”达到一定程度后,它还会产生“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因为发达地区生产规

5、模的不断扩大会引起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从而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资本必然向其他地区寻找出路,这时,会出现资本技术向落后地区扩散的现象。,3.“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空间上并存的 二元结构。 据此,他提出了经济发展“优先次序”,即政府应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对经济基础较好并已积累起发展优势的地区给予重点投资,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当这些地区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并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三)倒“U”形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JG),随着经

6、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间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四)“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特别是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处于创新发展阶段,那么该地区就处于高梯度区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次序地从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第 十三 章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

7、外向型发展战略,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第二节 内向型发展战略 第三节 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四节 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比较优势原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将经济资源集中地生产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同时从国外进口那些价格低于本国生产成本的商品,实现资源在国际间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这无疑会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一、对外贸易,贸易条件最早的定义“交换的比率”,用一国的进口量与出口量的比率表示。,(一)贸易条件与国际商品交换,陶西格(FWTaussing)又将其区分为贸易条件的数量定义和价格定义“商品贸易条件” 。,刘易斯扩展了对贸易条件的定义。他提出了生产要素的贸易条件。他所谓的“生产

8、要素”,是指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贸易条件也就是劳动输出与输入的价格之比。,普雷维什(RPrebisch) 从出口的需求弹性 角度论述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阿明(Amin, S)提出发展的依附论(贸易、金融和技术等多方面依附 )。,一是由传统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二是由低效率产业结构向高效率的变动。 这两种结构变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比较优势结构,进而改变贸易结构,新的贸易结构又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动。,(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贸易结构与经济结构是相互促进的:,其次,贸易与技术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贸易对技术发展的作用:贸易顺差所形成的外汇盈余为扩大技

9、术进口创造了物质条件,而通过技术引进加快技术进步是技术进步的一条重要的捷径。,技术进步会促进贸易的发展:当技术进步发生在生产出口产品的部门时,则由于产品质量改善或开发出新产品而可以提高外贸竞争能力。,再次,贸易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要素的积累:,要素积累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对大多数劳动力充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素积累的关键是资本的积累。,二、利用外资,(一)两缺口模型,由钱纳里等人( 见Chenery and Bruno,1962, Chenery and Strourt, 1965)提出的用以说明外援对一国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论点:外部融资(贷款和赠与)在补充国内资源以解除储蓄和外汇

10、短缺的困境方面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缺口,或是缺乏用以投资的国内储蓄(储蓄缺口) ,或是缺少用于进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外汇(外汇缺口)。,两缺口模型通常假定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规模不等,而且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也就是说储蓄与外汇之间不存在可替代性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任一特定时间上,发展中国家受两缺口中的一个缺口约束或支配。,以I 表示投资,F 表示资本流入量(即进口与出口的差额),s 表示国内储蓄率,Y 表示国民收入 ,则储蓄缺口可以写成(1) 如果不发达国家投资的边际进口率为m1,每单位GNP的边际进口倾向为m2 ,外汇缺口可以表示为(2),托达罗(odar

11、o, M.T ) 提出了简化的两缺口模型:,两缺口模型的政策含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要积极利用外部资源,为此要坚定地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 一方面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增加经济发展活力,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利用外部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不足,最终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目标。,第十四章 增长与分配战略,第一节 增长与分配理论 第二节 增长与分配战略 第三节 中国的增长与分配战略,第一节 增长与分配理论,一、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 二、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均等,一. 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1955年3月,库兹涅茨在美国经济评论第45卷第1期上发表了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其主要观点是

1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别变动的长期趋势是先扩大,再缩小,即长期变动轨迹呈倒“U”型。,(一) 倒“U”型轨迹形成的原因,储蓄和积累在少数高收入阶层的集中,如果没有抑制因素,收入分配将越来越不平等,个人之间收入差距将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起的收入分配恶化,即农村与城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使经济中不平等的范围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扩大也得到抑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法律和行政干预;(2)人口变动因素;(3)产业结构调整因素。这就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先扩大后缓和、呈倒“U”型轨迹的主要原因。,(二)对倒“U”理论的不同看法 1. 支持者 阿德尔曼

13、(Adelman,I)和莫里斯(Morris,CT) :实证支持。 鲍克特(Pauker,F.) :基尼系数 2. 反对意见 ,第二节 增长与分配战略,一、先增长后分配战略 二、先分配后增长战略 三、边增长边分配战略 四、满足基本需要战略,一、先增长后分配战略 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滴落效应” 可以实现先增长再分配的战略。,滴落效应理论认为,虽然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富分化和不平等,但是,富有阶层的积累是克服贫穷的物质基础,富有阶层的财富可借助于政府的调节实现重新分配。这样,经济增长的果实就可以滴落给穷人。所以,它们的口号是“先增长,后分配”。,滴落效应:,发达国家已经有成功的先

14、例,但是发展中国家未必适用:,()资本流动已经超出了国界;,()技术引进的消化问题;,() 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得不到提高,阻碍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二、先分配后增长战略,前苏联:传统计划经济模式 ;,东亚模式:政府指导下的市场经济 。,理论依据: (1)收入分配平等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2)储蓄水平的提高是全体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结果;,(3)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增长。,三、边增长边分配战略,“在增长中再分配” :政府通过政策调节,使经济增长为低收入阶层创造更多增加收入的机会,并为他们利用这些机会提供资源条件。,3. 边增长边分配战略与政策选择,(1)干预要素相对价格的形

15、成;,(2)增加政府对低收入阶层投资领域;,(3)采用有利于低收入阶层的累进税制;,(5)增加公共消费品供给和转移支出;,(4)加强教育和培训;,(6)利用税收、补贴和数量限制措施对商品市场实施干预。,四、满足基本需要战略,主张通过发展满足基本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饮用水供给系统等向穷人提供一些基本生活品和服务,包括食物、住房、自来水、初等教育、卫生保健等,来使低收入阶层摆脱贫困。,满足基本需要战略与人力资本理论有着密切联系。这个战略所提出的基本需要,无论是食物、水,还是教育、卫生保健,都有利于人力资源质量的改善和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有效地提高穷人的劳动生产率,为他们减轻和最终摆脱贫困创造最基本的备件。,满足基本需要战略实施条件:首先,必须有足够的财政支出来补贴满足基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使穷人能够买得起。为保证足够的财力必须改进税收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