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93786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关于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关于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关于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关于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一、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工程项目施工是施工单位将建设单位的资金、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通过物化劳动的形式建设成为具有规定(特定)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过程。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具有以下特点:过程周期长投资量大参与的单位和人员多手工操作为主作业环境差所使用和安装的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种类以及供应商众多产品差异性大(工程类别不同),二、施工资料基本定义,在建设过程施工的过程中,按照国家的有关规范规定,应该形成一整套工程施工资料。这套资料应该全面、完整地记录从施工准备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整个施工过程的施工管理情况;所使用和安装的材料、设备的情况;施工的整个过程和工程内在质量状况

2、。同时,这套资料也应该全面反映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手段;反映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全面满足设计要求、甲方要求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可以说,工程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完整记录,是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建成的工程,它应该准确地描述了该工程全部的内在质量并可以随时再现给大家。,三、施工资料的作用,经济体制与施工资料 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一直是由国家投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实施者、执行者,并且建设、设计、施工各方都是国家的企、事业单位,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共同为国家负责,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并不存在经济责任的关系,

3、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依靠行政手段来调节的,所以对工程施工资料的要求亦相对简单。,经济体制与施工资料 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建设方、施工方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共同向国家负责的分工合作关系,变成了以合同为纽带的经济利益关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这种经济利益关系是依靠法律进行调节的,而不是以行政手段来调节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这种经济利益关系也越来越清晰,法律所赋予工程建设各方的责任、义务等也越来越明确。,(一)施工资料对于建设使用方的作用,施工资料对于建设单位,特别是使用单位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普遍具有使用周期

4、长,所有者、使用者在工程正常使用寿命中会发生多次变化的特点,工程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维护、更新、改造等问题。一项工程,一座建筑,如果没有完整的原始施工技术资料,在它建成几十年后进行更新改造时,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可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甚至会成为不可能。所以,建设单位、使用单位他们对施工建设时的原始技术资料应该十分关注。,(二)施工资料对于施工方的作用,对于施工方而言,施工资料是表明施工方全面履行合共的约定、施工质量全面达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唯一标志。施工资料不仅是施工过程的记录,更重要的是施工资料就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内在质量的反映。工程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存在隐患不是

5、简单地反映在工程的外表,观感质量只是工程质量的一部分,而且是很有限的部分,而结构的安全性、功能的可靠性等衡量工程质量的更重要的性能很多是无法直接用肉眼来观察的,这些关键的质量状况只有靠工程的施工资料来反映。,前面说过,市场经济体制下,施工方与建设方之间的关系是依靠法律来调节的,由于施工资料可以证明工程的内在质量,可以分辨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各方的责任,所以施工资料将是法庭的重要证据。所以说,施工资料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施工单位,应树立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切实抓好施工资料的编制工作,使施工资料发挥作用。,(二)施工资料对于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的作用,由于建设工程具有涉及公共

6、利益的特点,所以政府对工程的施工资料也十分关注,这是任何国家都不例外的。为此我们国家规定工程建设中形成的重要文件,包括重要的施工技术资料必须将原件进行统一归档保存,直至工程报废拆除为止。,四、施工资料编制工作的特点,工程施工资料的编制工作贯穿了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和所有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单位,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分包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所以,工程资料的编制工作具有延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系统性强的特点。,五、施工资料编制的现状,目前施工资料归结起来表现为“一全,三不到位”。“一全”随着2002年国家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执行,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均及时

7、更新了施工资料的相应表格,并对原有表格界限了补充和完善。总体看,资料的完整性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基本可以比较全面地记录施工的全过程。,“三个不到位”一是认识不到位。对施工资料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施工资料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把施工资料和工程的实物割裂开来。二是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到位。无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施工资料的编制工作没有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就是说,这项工作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意识和做法,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依法办事的需要。三是管理不到位。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施工资料编制管理体系;资料编制深度没有企业标准;资料编制、收集、归档没有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对分包到位编制

8、的施工资料没有统一标准、没有监管、验收不严格。,六、加强施工资料编制管理,正确认识施工资料的作用,树立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施工资料编制管理体系,制定施工资料编制管理流程和相应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建立考核制度。制定有关工资料编制深度的企业标准,保证施工资料的编制质量。强化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将分包到位的施工资料编制工作纳入总包到位的管理体系之中。,七、关于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一)隐蔽工程的概念 隐蔽工程即被下一道工序覆盖、遮挡而无法直接观察的施工部位等均属于隐蔽工程。以此定义推论,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类似被下一道工序覆盖、遮挡而无法直接观察工序均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编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隐

9、蔽工程验收记录在工程技术资料属于“施工记录”项目,是众多施工记录中的一项。其作用是对即将在施工过程即将被隐蔽覆盖的施工部位在工程总体验收之前,提前进行检查验收的验收记录。,(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重要性及作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记载、反映工程内在质量、施工过程的重要技术资料,是工程内在质量的真是写照。通过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应该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已经被隐蔽的、不可见的各个工程部位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施工做法(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施工质量是否已达到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的标准。只有隐蔽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并予以准确记录,分项工程才能予以验收。进而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才能够进行

10、验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或工程各方因工程质量发生纠纷、异议时成为反映工程内在质量的重要证据。,(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编制原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必须全面、准确、翔实地记录对照设计要求、技术标准、质量验收规范对隐蔽工程(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的内容,准确地描述已施工完成的实物质量状况、状态。其准确、翔实的程度就应像一张隐蔽工程的实物照片,能够忠实地反映出被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才能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或工程各方因工程质量发生纠纷、异议时达到作为反映工程内在质量的重要证据要求。为此,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在编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编制依据充分的原则,

11、隐蔽验收记录的编制依据也是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的依据,所以一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编制得是否可信,是否能够成为工程内在质量的有力证明,验收依据是关键,没有依据的验收是没有法律效力的。隐蔽工程验收的依据其一是设计的要求,就是在编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时明确记录设计施工图的编号,如果该部分有设计变更或洽商,亦应一并记录;其二是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一般应填写所执行的技术标准编号;其三是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一般应填写规范的编号。,2. 文字描述简练、确切的原则由于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篇幅有限,而需要描述、记录的内容又要全面、准确,所以在编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时务必简练、明了,但必须描述必须确切不得令他人产生歧义。3.

12、 数据准确、翔实的原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中所记载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并应做到尽可能翔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数据说话”。所以要求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中记载工程实际施工完成后的各项实际数据,而切不可以规范、技术标准的规定数据代替对实际检查、量测实物的数据。,4. 隐蔽记录唯一性的原则一张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只能对应工程中唯一一处被隐蔽工程,所以必须准确描述被隐蔽工程所在的位置,不得令他人进行猜测。5. 检查、记录全面的原则一项隐蔽工程验收的检查往往涉及不止一方面内容,在编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时应对涉及的所有方面均应有详细准确的描述和记录,不可挂一漏万。,(四)编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时应注意的问题,隐蔽工

13、程验收必须在被隐蔽工程的施工全部完成,且各项检查、检验、测试、试验亦全部合格后进行。通常,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都有标准的表格,虽然各地区的表格在形式上可能略有差异,但一般均有一些固定项目(栏目),如隐蔽工程名称、隐蔽部位、施工单位、施工标准、设计图编号、设计变更编号(洽商编号)、隐蔽时间、检查内容、验收结论等。对于像这些固定项目(栏目),在编制资料时一般不会发生填写错误的问题,但容易出现填写不确切或填写不够准确的问题。所以,在编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时,应对注意以下项目:,1. 隐蔽部位,隐蔽部位是被隐蔽工程在工程具体位置的描述,这个位置在这项工程中应是唯一的。要达到隐蔽验收记录唯一性的要求,必须准确

14、描述被隐蔽工程的详细位置,应以楼层、轴线和在楼层中的相对标高对被隐蔽工程的空间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梁钢筋隐蔽为例: a. 明确该梁所在楼层; b. 以轴线编号明确该梁所在的平面位置,即梁中心线与平面轴线的关系及梁的起、止点与平面轴线的关系。 如:梁的中心线位于D轴线,起止点为2至7轴线。 以电气配管隐蔽为例: a.明确配管所在位置是在楼板内还是在墙体内,还是在吊顶内。 b.以轴线编号明确所隐蔽的电气配管在楼层平面中的范围。,2.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的依据,既然是验收,就必须有依据,隐蔽工程的验收依据首先就是设计的要求,其次是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所以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中,无论标准表格中是否

15、已经明确设置了设计施工图(变更)编号、施工洽商编号的栏目,均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中如实写明验收所依据的设计施工图及设计变更编号。验收依据不可忽略,否则这项验收记录将失去意义。特别是设计变更和施工洽商,往往被忽略。我们国家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均不得擅自修改设计。设计变更是设计施工图的继续,而经设计单位认可施工洽商亦属于设计变更的范畴。这些都是隐蔽工程验收的依据,缺一不可。,3. 检查内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隐蔽工程检查内容是不同的,有些地区在设置表格时对一些重要分项工程的隐蔽检查规定了检查内容,设置了专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而大部分地区均采取设置通用表格,没有设置

16、具体的检查内容,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编制资料时自己对检查内容进行规定。隐蔽工程验收前应进行检查、确认的内容应依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来确定。现行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各项专业验收规范对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要求中已对检查内容进行了规定,但基本要求是隐蔽工程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隐蔽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及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隐蔽工程材料的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隐蔽工程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隐蔽工程的施工方法是否正确、隐蔽前应进行的各项检测试验是否已经完成并已合格等。,以钢筋隐蔽为例,其检查内容应有以下项目: a. 钢筋的规格、品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 钢筋数量、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c. 钢筋锚固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d. 钢筋复试结果是否符合钢材质量标准和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e.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f. 钢筋外观质量是否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g. 钢筋接头的位置及同一截面内的接头率是否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h. 钢筋接头质量是否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i. 钢筋帮扎是否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