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样例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932672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样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样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样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样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样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样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样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脑住宅电脑住宅【设计者设计者】新密市市直二小新密市市直二小 丁利敏丁利敏【教材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 3030 课,第课,第* *页页【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中 2000 个左右会写。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6、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电脑住宅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

2、关情况。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这篇课文正好体现了这一特点。全文条理清晰,叙述有序,结构合理。课文是如何有条理的介绍电脑住宅的?第一自然段先总体说明住宅的装置和使用情况,第二-七自然段从住宅的周边设施(风向标) 、进入住宅的程序,以及会客室的布置、厨房装备、卧室“休息系统”的使用、浴室的装置等几个方面具体说明了电脑住宅中智能系统的使用和功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说明电脑住宅中电脑设置隐蔽,各负其责,相互合作的特点。其中第二-七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体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和方便,安全和舒适。因此,从教学手法的角度来看,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的让学生交流合作。【学情分析

3、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有了较好的基础,在识字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部分生字和内容还需老师指导。本课内容较简单,但让学生真切体会到高科技的神奇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却并不容易。因此,本课设计本着“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灵”的目标追求,努力体现三个“基于”:一是基于学生,二是基于文本,三是基于生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读通句子,能说出“示范、预约” 在文中的意思;2.默读课文,标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知道文章的写作顺序;3.默读课文,能说清电脑住宅中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并能以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4.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有

4、一定想象能力,能为电脑住宅的设计提出建议。【评价设计评价设计】1、针对目标 1,可以通过指名读词语、读课文来完成,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词语的意思,达到读准字音、读准词句的目的。2、针对目标 2 和目标 3,通过课堂观察,看学生能否标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能否准确地填写表格,能否清晰流利地介绍电脑住宅中某一处的设施及其功能,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知道文章写作顺序的目的。3、针对目标 4,通过课堂观察,教师点拨,看学生为电脑住宅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是否有创意,在口语表达训练的过程中,达到发展思维,激发想象的目的。对本课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估,我们采取了随堂评估和课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以下评价样题:

5、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位置设施功能2.了解世界科技发展新成就,展开想象,写一段完整通顺的话,向大家介绍智能化的教室、商场、医院等场所中某处设施的具体功能,在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中展示交流。【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课伊始,教师导入:“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呼风唤雨的世纪 ,知道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你能列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接着,由学生发言,这样导入,既复习了学过的旧知,又和本课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连,为顺利地学习新知识铺垫下情感基础。(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自己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举手询问老师。这些词语可能是:风向标、集装箱、预约。(意图:落实第一个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让他们自己完成的任务教师一定不要过多插手。对生字词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掌握了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因此,让学生自己解释生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是对已有能力的巩固运用。)2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空间转换的词语,学生找到的表示空间转换的词语可能是:大门外、门口、会客厅、厨房、卧室、浴室、地下仓库。其中, “地下仓库”容易被忽略,可在下一个教学环节中提醒并补充。(意图: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之前学生从

7、未接触过“空间转换”这一概念,因此先让学生找出这一类的词语,对“空间转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由教师总结出“空间转换”的概念,并告诉学生这种说明顺序在写作当中的作用。)(三)点拨归纳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中安装了哪些设施?这些设施有什么功能?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有一定难度。它能促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地阅读与思考,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存,使学生对电脑住宅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鲜明的认识。因此,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为突破这个重点,预设置以下几个小环节:(1)学生默读并思考,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做出标记。(2)出示表格,指名口头填写,学生可能对大门外、厨房、卧室三处的

8、设施及其功能的概括总结比较准确全面,门口和会客厅两处可能只关注到微型摄像机和集装箱,而对浴室的设施不知如何命名。(3)学生再读概括填写有难度的段落,在四人小组内进行研讨,在教师引导下完成表格剩余部分。说说在这座电脑住宅中自己最喜欢哪一部分,并朗读。(4)学生选择电脑住宅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读课文中相关段落,准备讲解词,以主人的身份向客人介绍。(5)学生评价这座电脑住宅带给自己的感受(意图:落实第三个教学目标。学习的实质是建构,教学的实质是为学生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搭建脚手架。以上突破重难点环节的设置,填写表格是为学生的知识构建与表达交流搭建平台,提供支架;小组讨论是指导学生借助别人思维火花点燃自

9、己的学习智慧;谈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以主人的身份向客人介绍是引导学生体会电脑住宅的便捷舒适,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对住宅进行评价是为了使学生对电脑住宅各部分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之后再回归整体,全面把握。)(四)拓展延伸1.创设情境:这座电脑住宅正处于实验阶段,它的设计者正在全世界征集意见和建议。2.指名提建议,学生互评。(意图:落实第四个教学目标。本单元围绕“科学技术”这一主题展开,其目的绝不仅仅是让孩子们了解一些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想象力、创新力和质疑的能力。此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这座电脑住宅并非完美,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而

10、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正是因为人们不满于现状,不断地开拓创新。)(五)写话。如果我们的教室也由电脑指挥,它会是什么样子?商场、超市、医院呢?请展开想象,选一个地方,写一段通顺的话,详细地介绍其中某种设施的功能,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中展示交流。植树问题植树问题【设计者设计者】郑州市教研室 连珂【教材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 117118 页。【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课标 P22)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课标 P29)【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具体情况复杂而多样。在现实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类似

11、的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由于它们之间都存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教材抽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植树问题”,作为数学模型研究,总结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本节课主要探讨关于在一条线段植树的问题,即使在一条线段植树也有不同的情形:只栽一端、只栽中间、两端都栽的几种情形。例 1 主要研究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也是这一系列内容的起始课,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抽取出数学模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

12、生活实际问题。植树问题的教学旨在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推理能力。【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用一节课只学习“两端都载”的植树问题,对学生来说过于简单,会对后面的知识内容造成挤压,也会对后面需要升华的数学思想方法造成困难(梯度过大)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借助线段图,通过点与线段的对应,归纳总结出植树问题中三种不同情境下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进一步体会对应、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能运用得到的规律解决“三种植树方式”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植树问

13、题的基本规律的归纳、总结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评价设计评价设计】 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 1 的达成情况。 通过基本评价题目检测“两端都栽” 、 “两端都不栽” 、 “只栽一端”三种植树方式的掌握情况。【基本评价题目基本评价题目】(如图)同学们在全长 100 米的小路一边栽树,每隔 5 米载一棵。共需多少棵树苗?检测:学生对植树问题中两端都不栽情形的掌握情况。 一纵排总长 42 米,每相邻两个小朋友之间的距离是 2 米。从头到尾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检测:学生

14、对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情形的掌握情况。(如图)一条绳子总长 160 厘米,每隔 10 厘米穿一个千纸鹤。总共有多少个千纸鹤?检测:学生对植树问题中只栽一端情形的掌握情况。 花廊一边共有 14 根石柱,每相邻两根石柱的距离是 2 米。这个花廊有多长?(弹性设计)检测: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概述教学过程概述】一、课前情景学生活动排队等。教师活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建立数学模型 在学校操场边,有一条 20 米长的小路,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每隔 4 米载一棵,请你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合作,制定出不同植树方案。教师活动巡视课堂,给予小组不同建议。三、动手实践,交流反馈 学生

15、活动展示不同植树方案。教师活动给予不同评价并适时过度到下一环节。四、总结规律,沟通联系 学生活动探究出植树问题的规律。教师活动适时引导、评价、提炼总结。五、巩固练习学生活动应用规律,模仿性练习。教师活动引导、评价。六、综合、拓展练习学生活动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般实际问题,评价自己掌握情况。教师活动提供不同类型的题目,并给予不同评价。七、全课总结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结果评价.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内容二、教学设计三、设计思路四、学习目标课标陈述课标陈述教材特点教材特点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叙写学习目标:叙写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评价检测】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Warm-upLead-in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总结及作业七、板书设计说明:板书设计可突出个人才艺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