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热点问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92506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体育热点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学校体育热点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学校体育热点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学校体育热点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学校体育热点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体育热点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体育热点问题(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体育热点问题,首都体育学院 周登嵩教授,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国家集中培训班,一、“中央7号文件”指导下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视野,(一)“中央7号文件”解读,1、“中央7号文件”出台的背景 (1)近二十多年、四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现状结果,青少年学生以力量、心血管机能为主的体质指标持续下降,现状堪忧,(2)来自军队近几年征兵中应征青年体质不合格率明显上升的重要信息,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据报道,在北京2006年度征兵工作中,只有4成适龄青年体检合格。,(4)2007年1月7日胡锦涛同志对青少年体质高度关注,做出 重要批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需要

2、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系支持。”,(5)2007年4月29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6)2007年5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专题研究青少年体育工作 (7)2007年5月7日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8)2007年5月25日教育部、体育总局召开全国电话会议、传达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 “中央7号文件”的深远意义 (1)建国以来有关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党中央、国务院专发文件第一个,(2)体现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治国理念,关注青少年健康与成长,人民家庭幸福的亲民胸

3、怀,(3)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现实青少年体质存在严峻问题的关注与解决的决心(旧中国“东亚病夫”的历史耻辱与教训),(4)对解决当前学校体育若干问题,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指导、方向具有指引作用,(二)当前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体育地位的问题 2、学校体育条件的问题 3、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 4、课余体育活动的问题 5、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三)“中央7号文件”指导下新的学校体育观,1、新的教育质量目标观 正确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之一。,2、健康第一的人才质量观,把身心协调发展,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把身体健康、体质强健作为人才的

4、首要、核心目标,身体健康才可能带来其他方面协调发展和健康成才。,3、开放联动的学校体育发展观,(1)学校与社区、家庭相结合,形成体育教育合力,形成青少年体育网络 (2)学校与社区、家庭相结合,促进家庭体育观念的改变,强化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影响 (3)学校场馆向社区开放,为社区体育服务,学生是受益者之一 (4)学校场馆开放中促进学校体育的内容、方法、管理观念的更新(吸收社区群众体育的经验与营养) (5)学校开放加强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强化社会各方对学校体育的支持,扩大学校的影响,4、逐步法制化、规范化的学校体育观,(1)将健全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化保障,推进和规范学校体育工作 (2)从国家制度

5、层面到学校层面形成系统和不同规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课程标准,各省市初中升学加试体育的规定、大课间活动办法等),5、数字化的学校体育效益观,6、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学校体育价值观,二、体育新课程再审视,(一)对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评价,1、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方面 (1)方向基本正确 (2)理念比较先进 (3)结构较为新颖 (4)政府全力推进,2、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理论准备不足,国外成功经验与问题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指导思想: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教学理论:最新成果(如动作技能发展),(2)对体育课程传统精华的“一刀切”,对传统大纲

6、的历史、进步作用全盘否定 对过渡大纲的优点视而不见,(3)对体育教师群体的“超前”要求,把每个体育教师当研究专家对待 把每节课当作研究课题(过程) 把专家的职责转移给广大体育教师 多数人在经验与知识上的缺位 工作量的增加与疲劳效应,(4)课标本身的缺陷,对体育课的性质认识不深刻 目标划分不科学、太繁琐 五个领域交叉、过多 评价方法、标准的可操作性差 目标统领内容的不切实际等,(5)实施过程中的急于求成、管理缺位,教师培训工作的先多少、先重后轻 培训中的基层与学校不足和粗放 对试验区的教育质量的自我肯定、缺乏客观评价 某些环节的混乱,3、未来走向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体系 (2)应有相对

7、灵活性、指导性强的教材内容框架(不同年级、学段) (3)运动技能不能淡化,不同学段应有区别,(4)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不能丢 (5)评价的可操作与量化 (6)要考虑大多数体育教师的现实基础 (7)体育课程名称的回归,(二)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1、体育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因素与条件,其既包括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又包括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分类示意图,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体育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因素与条件。其既包括形成体育课程的要素来源,如体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经验、身体练习、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等要素;又包括了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

8、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方法,2、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推动新体育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2)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3)促进学生的发展,3、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 (1)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方法 改造法 改造法是指根据体育课程具体实施的不同对象和条件等特点对原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某个构成要素进行加工、变化、修改的方法。,例如,将排球作为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时,可以考虑在器材、场地等方面对其进行改造,如采用软式排球,采用适合于小学生的球网高度等。,改造法的具体运用方式示例,如何改造体育器材要素示例,如何改造比赛规则要素示例, 整合法 所谓整合法是指将各种体育

9、课程内容资源的某些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体育课程内容的方法。,例如,把乒乓球运动和羽毛球运动整合在一起,利用木制乒乓球拍、羽毛球的球和球网以及乒乓球的基本比赛规则,就可以组合成一项新的运动项目“搭搭球” 。,篮球运动与排球运动整合方式示意图,案例 足球场上也能学打高尔夫球吗?足球场上也能打高尔夫球吗?回答是肯定的。美国的一位中学体育老师就做了这样的尝试,其将足球运动与高尔夫球运动整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体育课程内容“足球高尔夫”游戏,学生不需要去高尔夫球俱乐部也可以学到打高尔夫球的方法和有关知识,体验到打高尔夫球的乐趣。“足球高尔夫”游戏的具体方法如下:,游戏目的

10、:使学生掌握打高尔夫球的方法和有关知识。 器材:18片标有1-18数字的塑料纸,每片塑料纸相当于1个高尔夫球的开球处,1-18个数字表示第1至第18个开球区的顺序;18个标有1-18数字的标志桩,每个标志桩相当于1个高尔夫球的球洞,1-18数字表示第1至第18个球洞的顺序;若干足球(根据学生人数而定,每个学生1球);成绩记录表和铅笔若干。 场地:足球场或空间较大的场地1块。游戏前先布置好场地,先确定1号开球区的位置,放上1号数字的塑料纸片作为标志,在离1号开球区3-30米(根据场地大小,学生踢球的能力等确定实际距离)的地方,确定好1号球洞的位置,并放上1号数字的标志桩;依次放置好18个开球区和

11、18个球洞的标志。场地的布置尽量体现高尔夫球场地的特点。 游戏方法:游戏时,每位学生用足球代替高尔夫球,用腿和脚代替高尔夫球的球杆,用各种踢球的动作代替高尔夫球击球的方法。比赛时学生从开球区将球踢向“球洞”标志桩,球击中标志桩,则为 “进洞”。然后从下一个开球区继续进行,直到18个“球洞”全部打完为止。以用最少的踢球次数打完所有18个“球洞”者为胜。,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游戏,它实际上就是“足球练习方法+足球场地+高尔夫球比赛草地+高尔夫球比赛规则”的整合。每当我们说将高尔夫球运动引入体育课堂的时候,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这不太现实,我国大多数中小学不具备条件。相信大家在看完这个案例后,会从中得到一

12、些启发。,(2)开发体育课程物力资源的方法 发挥现有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自制简易体育器材 如利用废排球制作实心球,用书包作负重物或标志物,用纸片作体操棒、小足球等。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制接力棒、沙包、毽子、铁环、风筝、呼拉圈、陀螺等。, 合理改造体育场地布局与功能,巧妙利用学校及学校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设计体育活动场所 例如篮球场可以改造成篮球、排球、羽毛球、轮滑等皆可以使用的多功能场地;篮球场上的各种线条,可以作为跑步用的起、终点线,或作为折线跑的标志线等。, 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社区或单位的体育场地和器材 学校周围的社区或企、事业单位有丰富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如果利用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可解“燃眉之

13、急”。,(3)开发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方法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也起着核心作用,其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是最宝贵的体育课程资源。,“以生为本”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首先,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依据,课程编制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其次,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其具有生成性特点 。, 积极挖掘其他人力资源 学校其他课程的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其他专业人士如业余体校的教练员、运动员等也是重要的体育课程人力资源。,(三)新课程与

14、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1、学习方式的分类,行为参与方式,情感或认知参与方式,社会化参与方式,学习方式的分类,2、新课程为什么强调要改变学习方式 (1)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背景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弊端。,(2)教育理论背景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转变学习方式是对新时代的人才观的一种呼应。,(4) 终身教育的要求 只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使学生获得成为“终身学习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本领,才能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3、

15、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分析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相对应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自觉、主动、独立的学习。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动性。自主学习表明学生进行的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第二,自控性。自主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运用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与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第三,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的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

16、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应的是“个体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异质分组。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组织方式。,不同成绩的学生在一组,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一组,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一组,不同能力的学生在一组,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一组,第二,积极互赖。即小组成员之间具有积极互赖的关系。包括:目标互赖、奖励互赖、角色互赖、资源互赖、任务互赖等。,第三,个人责任。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明确的分工,都要承当各自的职责。,主持人,计时员,记录员,观察员,报告员,第四,合作技能。合作技能既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也是合作学习期待得到的结果。,第五,团体反思。每次合作学习之后,都需要小组成员集体总结有益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和措施等。,案例:合作学习设计 “五禽戏”学习任务了解“五禽戏”的起源、作用及动作原理;学会“五禽戏”的基本动作。,学习步骤第一步:4人一组,组成学习小组。,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查阅“五禽戏”的动作图片、动作说明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