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五----文言文主题分类汇总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922593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五----文言文主题分类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五----文言文主题分类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五----文言文主题分类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五----文言文主题分类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五----文言文主题分类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五----文言文主题分类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五----文言文主题分类汇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五-文言文主题分类汇总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多以课内名篇为阅读材料,只有少数省市选取浅显易懂的课外段 落。所占分值一般在全卷的 10%-15%,从课内文言文中的基本篇目选取语段,所取语段比 较短小,一般在 200300 字左右,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语音、断句、字词的理解、 难句的翻译、对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等。因而最可靠的方法是平时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 理解要深入,要善于提出问题,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准确、熟练,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忆。由于文言文考查内容比较简短,答题时贵在准确、清晰,一般不需要随意发挥。 复习时要注意:(1)准确掌握字词句的含义,重视课文下面的注解,

2、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 有深意的语句;(2)作必要的知识归类,每复习一篇课文就做好一篇课文的知识整理,包 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要句子、作家作品等,整理时注明出处, 便于查找。近几年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出现,给文言文的复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初中三年我们共学文 言文 43 篇,按主题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 1、言志篇:桃花源记 陋室铭 爱莲说 五柳先生传 鱼我所欲也 惠子相梁 以上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意志情趣:桃花源记寄 托了陶渊明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 陋室铭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 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

3、达自己对追名逐利、 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五柳先生传安贫乐道的精神,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追求。 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鱼我所欲也表现了孟子的态度,认为人应 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 但他们的体裁又有所不同:有议论文、有记叙文。从古代文体来看,有“记” (桃花源记 ) ;有“说” (爱莲说 ) ;有“铭” (陋室铭 ) ;有“表” (出师表 ) ;有“传记” (五柳先生传 ) 。 “记” “说” “铭”都是古代文体中的一种。但无论是在表现思想 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体现写作方法及写作的特色上,都是大不相同的。如:陋 室铭 爱莲说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桃花源记 惠子相梁故事

4、性强,想像丰富。 鱼我所欲也虽是议论文,但善于比喻,大量使用排偶句,富于文采和气势。2、战争篇:唐雎不辱使命 公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曹刿论战 上述几篇九年级的文章都是与战争有关的, 唐雎不辱使命讲的是秦国与安陵国之间一触 即发的战争, 公输讲的是楚国将要对宋国发动的战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战争 为例进行议论, 曹刿论战讲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虽然都与战争有关, 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唐雎不辱使命侧重表现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 于斗争的布衣精神;公输通过记叙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表现墨子机智勇敢的 特点,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则是以战争为例论

5、证“人和”的 重要性。 曹刿论战主要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 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文体上, 唐雎不辱使命 公输 曹刿论战是记叙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议论 文。三篇记叙文主要是以记言为主,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主张。但写作 特色还是各不一样:唐雎不辱使命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 除了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外,还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 物。 公输则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 曹刿论战虽是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史实,但由于题

6、目是“论 战” ,故而文章着重在“论”上下笔墨,对战争的经过叙述相当简单,材料安排详略得当, 巧妙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以议论为主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则善于 运用排比,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具有说服力,而且手法多样,论证严密。3、学习篇:论语十则 伤仲永 孙权劝学 送东阳马生序上述文章几篇文章都与学习有关,但每篇文章的角度不一样。 论语十则以记言的 形式直接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伤仲永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文章,以方仲永的 实例,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 要性。 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 ,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

7、而 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体现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 送东阳马生序 ,这是一 篇序,作者通过夹叙夹议的写法,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语重心长地勉励马 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孙权劝学与伤仲永这两篇文章,学习时很值得进行比较阅读,前者 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 ,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后者 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内容都有与学习有 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 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此外两文的写法也不同:前者

8、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者叙议结合, 借事说理。 4、山水篇:山市 三峡 答谢钟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观潮 湖心亭看雪 与朱 元思书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以上作品都是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自然景观,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 情的。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记承天寺夜游是“记” 。 答谢 钟书书 与朱元思书是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秀丽的山水景物。 尽管文体有所不同,但都是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 抱负。其中三峡 答谢钟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湖心亭看雪 与朱元思书 小石潭 记均是清新的山水小品,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之作,艺

9、术性较高而思想性不强。它 们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突出了山水的特点。文章由景及 情,以情入景。虽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情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 岳 醉两篇作品则更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不仅思想性强,而且艺术性高。且两位 作者范仲淹(文学家,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欧阳修(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散文创作风格独特)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均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如:(1) 岳是于 写景抒情中穿插议论,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 醉是于写景抒情中结合叙事,语言优美, 富有诗意。 (2) 岳主要表现作者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及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 任的政治抱

10、负,情调激昂。而醉主要表现作者仕途失意、壮志难酬,只能强颜欢笑, 与民同乐,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中的无限感慨,情调较为低沉。 (3 )都有古今传诵的名言 佳句(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醉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 ” 5、治国篇:大道之行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 治国篇的几篇文章,都表达了治国的思想。 大道之行也通过介绍大同社会的特点,来体 现儒家的政治理想,理想的社会应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了“人和”思想在治国中的重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证了忧患意识

11、对治国的重要性。 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说明了广开言路对治国的重要性。 邹忌讽齐王纳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善于运用类比的手 法:邹以自身切身感受设喻,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之间相类似处进行类比,巧妙地 讽喻齐王,收到很好的说服效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战争为例,强调“天时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从有代表性 的具体人物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类比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6、人物传记篇: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 隆中对 五柳先生传 以上作品都是人物传记,有史学家写的人物传记(如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 隆

12、中 对 ) ,也有自传(五柳先生传 ) 。 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 隆中对都是把人物放 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人物的性格。 陈涉世家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 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唐雎不辱使 命中唐雎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表现在他临危受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尖锐的矛盾冲突当 中。诸葛亮洞悉时事,高瞻远瞩表现在他与刘备论天下形势时。这几篇文章又都善于运用 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 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 陈涉世家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 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农民

13、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唐雎不辱使命通过人 物对话的描写有力地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全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三处对白,传神而生 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对话描写也巧妙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五柳先 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给自己写的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 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7、劝谕篇:出师表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输 马说 这四篇文章都体现了对在位统治者的劝谏:出师表中诸葛亮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刘备 的遗志,亲近贤人,远离小人,还陈述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取中原的坚定意志。 邹忌 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

14、事,生动 地说明了广开言路的重要。 公输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 马说借 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以及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作者借本文表现了对统 治者强烈的不满。间接反映了作者的呼吁。它们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出师表和马说都是以议论为主。 出师表言辞恳 切,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马说虽是议论 文体,却讲究文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公输故事性强,都 运用了比喻类比的手法,体现了古代的劝说艺术。 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和邹忌讽齐王纳 谏中的邹忌不

15、约而同地向君主提出了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建议。不同的是诸葛亮直接 向君主提出自己的建议,而邹忌是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的。8、民间艺术篇:口技 核舟记 两篇文言文皆选自清代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一书。虽然两文的作者林嗣环和魏学洢并 不生活在同一朝代,但我们稍加比较就会发现有两文许多相同之处。首先这两篇文章都是 说明文,都反映了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都写得较有特色。下面从结构、内容、语言 三方面对口技和核舟记比较赏析。 结构上:一 、首尾呼应。 口技开头的一“施与结尾处的”一“撤”呼应,显示出结构严 密,无懈可击;首段中用“一桌” , “一椅” , “一扶尺而已”列举道具,暗示简单,衬托表 演者的高超技术,侧面点“善” 。末段则再次用“一人” , “一桌” , “一椅” , “一扶尺而已”从侧面突出中心。 核舟记在结尾以“曾不盈寸”与开头处的“径寸之木”相呼应,用木 之小突出技之高;在末段又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与首段中的“罔不因势象形”相呼 应;开头与结尾一处赞人“奇巧” ,一处叹舟“灵怪” ,也形成呼应。二、中间主体部分层次分明,条理井然。 口技按两个场景进行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