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8区域经济数量分析指标体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920636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08区域经济数量分析指标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ch08区域经济数量分析指标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ch08区域经济数量分析指标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ch08区域经济数量分析指标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ch08区域经济数量分析指标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08区域经济数量分析指标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08区域经济数量分析指标体系(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区域经济数量分析 指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指标 区域发展阶段评价指标 区域发展目标体系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指标 区域产业布局评价指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8.1.1 人口条件人口规模、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 人口规模: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指数=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于1,有压力,人口规模偏大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指数=全国人均水资源量/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第一节 区域发展条件指标,劳动力资源:地区人力资源规模=dg(a+m+h)d,g地区社会劳动者人数和平均寿命a 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m 中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h 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劳动力质量系数,中学和高等教育文化程度劳动者的工资

2、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的倍数。一般取值1.5-2,取值为2-3.,第一节 区域发展条件指标,8.1.2 资源条件 1.水资源:人均水资源量评判标准:2000立方米为缺水边缘1000立方米为贫水500立方米为绝对贫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400平方米,但很不均衡,有10个省市在1000平方米以下。,第一节 区域发展条件指标,2.能源矿产资源地区自然资源丰度综合评价方法: 矿产资源潜在价值量=矿种储量采矿回收率国际价格 矿产资源综合优势度=(mn-dij)/(mn-n)m:统计的矿种数n:对比地区数dij:i地区j资源的排名 资源空间组合指数(标准差),第一节 区域发展条件指标,8.1.3 社会经济要素

3、条件 一、市场条件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国内需求量 二、其他条件运输条件:交通便利指数资金条件:居民储蓄率技术条件:工人人均固定资产原值、职工文化程度、劳动力当量工业技术水平=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资金产出率年技术进步速度=工业净产值年增长率-资金产出弹性资金年增长率+劳动力产出弹出劳动力年增长率)技术进步贡献率=年技术进步速度/工业净产值增长率,第一节 区域发展条件指标,8.2.1 经济总规模GDP: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数 8.2.2 经济增长活力人口的机械增长率、社会总产值年增长率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热点地区的周期转移规律: (1)大区域的转移周期大于小区域的转移周期

4、 (2)区域内的转移周期之和略大于区域本身的转移周期 (3)同一层次上的热点转移,其转移规律呈现递减规律。,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评价指标,8.2.3 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人均财政收入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地区生产总值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指数=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资金利用系数地区资金利用系数=地区工业资金总额/地区工业净产值工业化结构比重=(地区工业产值占地区社会总产值比重地区工业劳动者占地区社会劳动者总数比重)1/2,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评价指标,8.2.4 结构转换条件低层次产业结构 - 高层次产业结构 国外标准:人口2000万以上,人均国民收入为270美元人口2000万以下,

5、资源丰富,以工业为主的,340美元资源丰富,初加工为主的,580美元资源不多的,630美元 我国各地区(考虑汇率和购买力):人口2000万以上,人均国民收入为900元人口2000万以下,资源不多,以工业为主的,2000元资源丰富,初加工为主的,2800元,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评价指标,此外,还有人口文化素质、城市化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等综合评价:将指标综合(几何平均法等),按大小排序,分为三段三段分别对应成熟区、发展区、落后区这三个阶段。,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评价指标,8.3.1 经济增长目标联合国SNA体系: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所得NI,国民总支出GNE指标设计:国内生产

6、总值GDP、GDP指数人均GDP、人均GDP增长率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第三节 区域发展目标体系,8.3.2 社会进步目标物质生活水平文化生活水平科技进步社会公平综合性指标 8.3.3 生态环境改善目标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土流失控制面积、三废处理率,第三节 区域发展目标体系,8.3.4 目标冲突的协调经济增长与增加就业不同产业结构的就业需求不同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经济增长与国民生活需要积累率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第三节 区域发展目标体系,8.4.1 总体评价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是否适应地区产业能否有效参与区域分工产业之间关联度,产业之间是否协调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总体结构

7、素质工业结构效益=(Piei/E)-PP:资金利税率 e:产业产值 E:地区工业总产值效益超越系数=(净产值增长率/总产值增长率),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指标,8.4.2 产业结构的专门化程度评价区位商=(某地区A产业产量占全国产业总产量之比)/ (该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之比)专门化率=(某地区A产业净产值占全国之比)/ (该地区全部产业净产值之比占全国比例)产业专门化指数结构相似系数,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指标,8.4.3 产业结构的区际联席评价产值比区域经济基础乘数地区经济基础乘数,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指标,8.5.1 集中度分析集中指数集中度的绝对值地理联系率,第五节 地区产业布

8、局评价,8.5.2 均衡度分析静态不平衡差变幅(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第五节 地区产业布局评价,8.5.3 地区布局的阶段性与层次性产业布局的集中度不能一概而论,布局应遵循阶段和层次要求。 一、生产力的总体布局1.划分经济区2.点轴开发 二、主要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基地的建设布局 三、点的建设,第五节 地区产业布局评价,8.6.1 国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联合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三类群(三个层次),共约140个基础指标。驱动力 - 状态 - 响应(DSR)从社会、经济、环境、制度四方面进行评价。 (2)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四组要素:自然资本、社会资产、人力资源、社会资本,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8.6.2 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经济指标人均GDP、科技进步贡献率、恩格尔系数 (2)社会指标贫困人口比例、最低生活线以下人口比例社保覆盖率、万人刑事案件数 (3)资源承载力人均国土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能源占有量,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4)环境容量指标(7个)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垃圾处理率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自然灾害受灾人口比例森林覆盖率,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