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90730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 师:武占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第一册(上)第三章,教学思路与认识,教材分析,教法选取,学法指导,程序设计,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1.教材背景分析,一. 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归纳、猜想、证明法,理解错位相消法,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能力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猜想 、分析、综合等方面的能力,善于运用特殊与一般、分类与整合、方程的数学思想思考和解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过程,学生亲历结论的“再创造”过程,体验成功与快乐,感悟数学美,一. 教材分析,3.重点和难点,重点:等

2、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及应用,难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突破关键,二. 教学方法,展示数学游戏,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发现公式,类比猜想,激 励,分析寻找,证明猜想,发现错位相消法,深 化,反 思,示范,演练,实现目标,教 师,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一 . 开篇变“棋盘上麦粒历史典故”成“数学游戏问题”原因:更加有趣又贴近生活蕴涵两个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与q 1开门见山,体现分类讨论思想,直击学生易错点,二. 教学方法,与教材相比较:,二 . 一改直接采用错位相消这一传统做法,先归纳、猜想再证明进而发现错位相消法原 因 : 注重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有效克服了技巧性强,学

3、生被动接受的困难使用数学一通法(归纳、猜想、证明),重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二. 教学方法,二. 教学方法,三 . 引出错位相消法之后,进一步深化思维目标,和式两边同乘以q-1,q2是否也可以起到化简的目的?择优选取原 因 : 有利于理解错位相消法的本质 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批判性、灵活性,二.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体现直观性,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在解决重、难点等方面起到辅助作用,三. 学法指导,“治学之道”求知之法,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三. 学法指导,学生的思维波动过程: 激发 活跃 高潮 再掀高潮 缓和,学生的学习环节: 类比猜想 分析证明 反思发现 演练提高,使学生不断

4、形成勤于思考,实践“探究式发现法”这一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四. 程序分析,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第二环节:启发引导 探索发现第三环节:发散思维 深化目标第四环节:课堂演练 巩固提高,教 学 过 程,第一层:分析问题 第二层:展示发现过程 第三层:展示证明过程,第一方面:反思证明过程第二方面:集思广益第三方面:公式的灵活应用,第五环节:总结反馈 布置作业,回 顾: 1. 什么是等比数列? 2. 公比对等比数列有何影响? 3. 项与项之间的关系如何?,四.程序设计,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目 的:建立联系 扫清障碍 突破难点 为发现错位相消法埋下伏笔,四. 程序设计,第一环节 创

5、设情境、提出问题(2),甲、乙二人约定在一个月(按30天)内甲每天给乙 100元钱,而乙则第一天给甲返还一分,第二天给甲返 还二分,即后一天返还的钱是前一天的二倍。问谁赢 谁亏?,数学游戏问题:,四. 程序设计,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应用问题数学化,具体问题一般化,分析:数学建模an:100 ,100 ,100100 q=1bn: 1 , 2 , 22 229 q=2S30 = 100+100+100 与 T30 = 1+2+ 22 + +229 比较大小 ,求和问题如何化简?an : q=1,等比数列求和问题化归成等差数列求和问题 bn : q=2,学生陷入沉思中,四. 程序设

6、计,明确问题,等比数列an,第一环节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4),当 q=1时 ,Sn= a1+a2+a3+an-1+an= na1,当 q1时,Sn= a1+a2+a3+an-1+an =?如何化简,二者能否合并?,四. 程序设计,第二环节:启发引导 探索发现(1),第一层:分析问题启发: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也可以构成一 个新的数列Sn。自然的化简Sn的问题就成了求新 数列Sn的通项问题。,引导:归纳、猜想、证明是学生学习数列获得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解决数列问题的通法。能否利用此法解决问题呢?顿时打破沉思状态,四. 程序设计,第二环节:启发引导 探索发现(2),第二层次 展示探索公式发现的

7、过程: 1. 引导学生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出发,即通过观察a1、a2、a3、a4的特点归纳an 的一般形式,联想求和公式的思考方法。投影演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a1 = a1 a2= a1q a3 = a2q =a1q2a4= a3q =a1q3 an=an-1q =a1qn-1,四. 程序设计,第二环节:启发引导 探索发现(3),2. 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请学生写出S1、S2、S3、S4的表达式 即S1= a1S2= a1 + a2 = a1+ a1q = a1( 1+q)S3= a1 +a2 +a3 = a1+ a1q + a1q 2= a1( 1+q+ q2)S4=

8、 a1+ a2 +a3 +a4 = a1+ a1q + a1q 2+ a1q 3= a1( 1+q+ q2+ q3 ),四. 程序设计,第二环节:启发引导 探索发现(4),3. 我们发现q 1时,随着n的增大Sn的形式愈加复杂, 能否用简洁的形式来表示Sn呢?,引导学生观察S3,发现S3中有一项1+q+q2, 我们在哪个公式见过这一项呢?,四. 程序设计,第二环节:启发引导 探索发现(5),引导学生在S3= a1( 1+q+ q2)的分子分母同乘以 1-q (q 1)会得到什么结论?S1 、S2 、S4是否有同样的变形?,4. 让学生尝试变形:,四. 程序设计,第二环节:启发引导 探索发现(6

9、),猜想得:,四. 程序设计,第二环节:启发引导 探索发现(7),第三层次 展示公式的证明过程:,分析:欲证 成立,只需证SnqSn=a1(1qn) (q 1), 得: Sn (1q)= a1a1qn,第二环节:启发引导 探索发现(8),四. 程序设计,故:等比数列an前n项和,二者不能兼容 体现分类讨论的必要性,2301 (分)10737418. 23 (元) 远大于3000元,数学游戏问题答案:,第一方面 :探求公式其它推导方法由前面证明过程的分析SnqSn这一思路正是用等比 数列的重要性质,出现众多公共项,我们把这种方法叫错位相消法. 那么 与 是否可以起到同样的化简效果?体现思维的批判

10、性,择优选取,揭示化 简本质.为学生熟练掌握错位相差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环节:发散思维 深化目标(1),四. 程序设计,第三环节:发散思维 深化目标(2),四. 程序设计,Sn= a1+a1q+a1q2+a1q3+a1qn-2+a1qn-1 (1),qSn= a1q+a1q2+a1q3+a1qn-2+a1qn-1+a1qn (2),=a1q-1+ a1+a1q+a1q2+a1q3+a1qn-2 (3),q2Sn= a1q2+a1q3+a1qn-2+a1qn-1+a1qn+a1qn+1 (4),(1)(2) (1) (3) (1) (4) 效果如何 有何启发,四. 程序设计,第三环节:发散思维

11、 深化目标(3),第二方面:公式的灵活应用:,1、注意q=1与q1两种情形2、q1时,,3、五个量n、a1、q、an、Sn中,解决“知三求二”问题。,第四环节:课堂演练 巩固提高(1),四. 程序设计,例一:“棋盘上的麦粒”(以2为底的幂)历史典故大家都见过国际象棋吧!它的棋盘是正四方形,黑白 相间共64格,传说在很久以前,古印度舍罕王在宫廷单调 的生活苦恼中,发现了也就是现今的国际象棋如此的有趣 和奥妙之后,决定要重赏发明人他的宰相西萨班达依 尔,让他随意选择奖品,宰相要求的赏赐是:在棋盘的第 一格内赏他一粒麦子,第二格内赏他两粒麦子,第三格四 粒麦子以此类推每一格上的麦子数都是前一格的两

12、倍,国王一听,几粒麦子,加起来也不过一小袋,他就答 应了宰相的要求。实际国王能满足宰相的要求吗?,解: a1=1, q =2, n=64由:得出,第四环节:课堂演练 巩固提高(2),四. 程序设计,=18 446 744 073 709 551 615 (粒) 人们估计,如果把这些麦粒依次排列,它的长度就相 当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万倍。若按万粒400克计 算,可达7000亿吨。而我国现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第四环节:课堂演练 巩固提高(3),四. 程序设计,练习:,等比数列 an中 a1= 8,an=0.5 , q=0.5 ,求Sn; a1= 2,S3= 26 , 求a3 , q; a1=2

13、, S3=6 , 求q.,练习题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考察公式灵活应用 针对易错点考察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一 .师生小结:由学生从知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办法等方面进行小结,老师适时补充,以推动学 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 二 .布置作业:A.研读课文、整理笔记、课后习题3.5(1)(2)、用函数观点看待SnB.思考题(投影给出),四. 程序设计,思考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问截n 次后截去的总长是多少? 庄子天下篇(除用公式外,引导学生用间接法)思考二:探索求和公式的其它推导方法,提示如:方程法、借助等比定理法,四. 程序设计,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请同学用提示公式作答,板书设计,3.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例1: 公式的发现过程 公式的推导证明过程 练 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