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6906642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幻灯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概念,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吸入过量CO引起的中毒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性中毒。,二、病因,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气体比重0.967.空气中C0浓度达到12.5%时,有爆炸的危险。CO中毒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生活性中毒:燃煤取暖时燃烧不完全,煤气热水器通风不良等。2.职业性中毒:高炉煤气,水煤气,炼钢、炼焦、烧窑,矿井打眼放炮化学工业合成氨、甲醇、丙酮等。3.意外中毒:煤矿瓦斯爆炸或煤气泄露、失火;在汽车内开空调睡觉。,三、中毒机制,CO经呼吸道吸入与血

2、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约为氧的230260倍,COHb的解离速度是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1/3600.CO中毒后,形成的COHb与氧结合能力差,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引起组织严重缺氧,CO尚可直接引起细胞缺氧。,四、诊断要点,1.有与CO接触中毒史。 2.临床表现(1)轻度中毒: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全身无力。血液COHb浓度在10-20%.(2)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还可以出现腹泻、兴奋、判断力减低、运动失调、幻觉、视力减退、意识模糊或浅昏迷。皮肤、粘膜也可呈“樱桃红色”,血液COHb浓度在20-30%以上。,(3)重度中毒:迅速出现

3、昏迷、呼吸抑制、肺水肿、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部分病人因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受压部位皮肤发生水疱。眼底检查可以出现眼底静脉瘀血伴视乳头水肿。血液COHb浓度在30-50%。 (4)迟发脑病:部分重度中毒者苏醒后,经260天“假愈期”,出现各种精神症状,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和癫痫发作等。,3.血液COHb测定是诊断CO中毒的特异性指标,且能反映CO暴露时间长短,也可判断CO中毒严重程度。但中毒8小时后测定的临床意义不大。,六、进一步检查,1.碳氧血红蛋白(COHb) 2.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氧饱和度降 低;中毒时间较长者常呈代谢性酸中毒。注意:脉搏血氧计不能区别HbO2和COHb,CO早期S

4、aO2监测价值不大。 3.脑电图:部分病人脑电图出现弥漫性低波幅慢波。 4.头部CT:部分病人可出现脑水肿的病理性密度减低区,可除外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急救与护理,1.迅速撤离中毒环境,加强现场救护急性co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co的浓 度、接触时间、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和机体的基础健康状况。因此,脱离中毒环境对预后至关重要。医护人员进入现场时应迅速开窗换气,关闭煤气,必要时带防毒面具。给患者呼吸新鲜空气,松解衣领、裤带,注意保暖。,纠正缺氧迅速给氧是纠正缺氧最有效的方法。轻度中毒者可给予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中度中毒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8-10l/min,(不超过24小时

5、,以免发生氧中毒)。有条件的可给予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安全、高效、快速,是治疗co中毒的首选方案。高压氧治疗能使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很快消失,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促使co排出,改善机体缺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血压、脉搏、呼吸、尿量、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缺氧情况。,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翻身、按摩。昏迷病人常呈一种固定的卧位和姿势,使着床部位长时间受压,形成局部皮肤损伤,所以应仔细检查全身皮肤有无皮损,并详细记录损害的大小及损害程度。,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特别是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时,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按医嘱补充电解质。补液时滴速应控制在40滴/分以内,以免引起或加重缺氧引起脑水肿。,其他:如高热时头部用冰帽进行物理降温,减少耗氧量。惊厥或抽搐者应专人护理,并加上床栏,防止坠床。,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