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四年级上册)山东省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905122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四年级上册)山东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四年级上册)山东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四年级上册)山东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四年级上册)山东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四年级上册)山东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四年级上册)山东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四年级上册)山东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诵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诵读(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教教案案 XXXXXX 小学小学XXXXXX中华诵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学期计划学期计划一、教材分析 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 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 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 提高整体素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 的最佳时期。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

2、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 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 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 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 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 语文能力。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 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 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3、加强

3、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 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 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 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 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

4、学生通过 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本学期教学进度如下: 周 次教学内容1-2第一单元3-4第二单元5-6第三单元7-8复习一9-10复习二11-12期中考试13-14第四单元15-16第五单元17-18第六单元19-20复习21年终考试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秋词秋词 主备人:XXX 授课时间:2016.09.05 课时:1一诵读内容:1、秋思2、秋词3、秋日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秋思

5、2、秋词3、秋日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在情境中背诵,这样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更有激情。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蒙学经典蒙学经典 主备人:XXX 授课时间:2016.09.12 课时:1一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一)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 11 则。2.了解这 11 则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

6、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一东、二冬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只有让学生理解诗句或谚语的含义,才能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快速记忆。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戎马戎马 主备人:XXX 授课时间:2016.09.19 课时:1一诵读内容:1、从军行2、军中

7、夜感3、马上作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从军行2、军中夜感3、马上作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本单元好多诗句之前孩子们学习过,如从军行,

8、因此,用过对比、理解起来会更容易。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蒙学经典蒙学经典 主备人:XXX 授课时间:2016.09.26 课时:1一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二)三江、四友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笠翁对韵三江、四友2.了解这三江、四友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三江、四友。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

9、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笠翁对韵教会孩子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一定要好好的教,让孩子好好的学。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小溪小溪 主备人:XXX 授课时间:2016.10.10 课时:1一诵读内容:1、过分水岭2、小溪3、落日呼归白鼻豚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过分水岭2、小溪3、落日呼归白鼻豚2提出诵读的要求:(1)

10、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帮学生总结一下送别诗的特点,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加强其诗歌素养。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蒙学经典蒙学经典 主备人:XXX 授课时间:2016.10.17 课时:1一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三)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笠翁对韵五徽 六鱼。2.了解五徽 六鱼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

11、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五徽 六鱼。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学知识,学做人,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才真正达到了我们学习的目的。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山行山行 主备人:XXX 授课时间:2016.11.24 课时:1一诵读内容:1、山行留客2、山行(其一)3、山行(其二)二教学目

12、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山行留客2、山行(其一)3、山行(其二)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再让学生学习诗歌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一些和诗歌有关的知

13、识是很有必要的,如“山行”的由来。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蒙学经典蒙学经典 主备人:XXX 授课时间:2016.12.01 课时:1一诵读内容:笠翁对韵(四)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笠翁对韵32-42 则。2.了解这 11 则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笠翁对韵32-42 则。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

14、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让学生体会民间俗语谚语的经典,养成收集名言真理的好习惯很重要。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夜月夜月 主备人:XXX 授课时间:2016.12.08 课时:1一诵读内容:1、峨眉山月歌2、泊船瓜洲3、夜坐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过分水岭2、小溪3、落日呼归白鼻豚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15、。(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有助于学生身临读书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蒙学经典蒙学经典 主备人:XXX 授课时间:2016.12.15 课时:1一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五)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笠翁对韵43-51 则。2.了解这 9 则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笠翁对韵43-51 则。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