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至清远高速公路改建项目路面方案设计汇报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902200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至清远高速公路改建项目路面方案设计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广州至清远高速公路改建项目路面方案设计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广州至清远高速公路改建项目路面方案设计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广州至清远高速公路改建项目路面方案设计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广州至清远高速公路改建项目路面方案设计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至清远高速公路改建项目路面方案设计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至清远高速公路改建项目路面方案设计汇报(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至清远高速公路改建项目 路面方案设计汇报,二零一一年四月六日,主要汇报内容,一、老路现状二、路面改建思路及原则三、路面改建方案选择及论证 四、推荐意见及结论五、与初步设计工程量对比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老路现状,现有路面结构有分为刚性路面、复合式路面两种类型。现有路面沥青面层厚度分别为7cm和18cm。多数路段经多年的养护换填加铺,路面结构和层厚变化较大。,老路现状,原路面结构层组成表,老路现状,一、水泥路面检测 (1)路面破损状况调查 (人工调查) (2)结构状况检测 (采用Dynatest8000型落锤式弯沉仪 )(3)水泥面板脱空检测 并采用钻芯取样对以上检测的成果进行抽样验证。

2、,脱空检测,旧路检测,水泥路面连续破碎板,水泥路面破碎板,老路现状,二、沥青路面检测 (1)路面破损状况调查(人工调查) (2)结构强度检测 (采用FWD ) 并采用钻芯取样对以上检测的成果进行抽样验证。,旧路检测,Dynatest 8000型落锤式弯沉仪(FWD),沥青路面连续龟裂,沥青路面破损严重路段基层破碎松散,旧路病害,广花段水泥砼路面 1、水泥砼路面主要病害为断裂类病害为主 2、行车道破损明显多于超车道,右幅略好于左幅。 3、断板主要由于基层承载力不足或不均匀所致,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广花段软基分布较广,老路现状,广花段水泥砼路面断板率和PCI 表5-3,广花段沥青砼路面 1、沥青混凝土

3、路面破损主要表现为龟裂、纵横向裂缝,以及局部车辙和坑槽并伴有唧泥等特征 2、左幅为1992年先期建成,右幅为后期扩建,其中左幅沥青路面长度较短,且路段分布零散,右幅沥青路面相对较长。从PCI统计中可见,左幅由于先期建成,路面破损状况相对右幅较差,行车道相对超车道较差。仅右幅超车道路面状况指数PCI达到“良”,其它均为“次、中”。,老路现状,旧路病害,广花段沥青砼路面PCI 表5-4,花清段沥青砼路面 花清段全部为沥青路面,于07年在主超车道实施了微表处,目前病害情况相对广花段较好,主要病害为纵横向裂缝和龟裂,局部出现坑槽和车辙,少数裂缝位置伴随出现沉陷。 。,老路现状,旧路病害,花清段沥青砼路

4、面PCI 表5-5,广花段沥青砼路面结构强度一览表 表 3.8,老路现状,旧路病害,老路现状,旧路病害,花清段沥青砼路面结构强度一览表 表 3.9,老路现状,旧路病害,花清段沥青砼路面结构强度一览表 表 3.9续,老路现状,养护情况,一、现有老路水泥路面养护1、修补裂缝、换板、处理基层、2、罩面处理。二、现有老路沥青路面养护1、铣刨面层及基层后采用快硬砼。2、加铺沥青罩面层。,老路现状,养护情况,二、路面改建思路及原则,1、充分利用原路面、宁填勿挖。 老路面结构充分利用 老路路面材料充分利用 2、分幅设计,双侧加宽路段现有老路的四个车道将成为小车道;拼宽侧将来主要为重车或大型车为主,3、分车道

5、设计,三、路面改建方案选择及论证,1、改扩建概况,1)、路面改建设计长度及结构类型情况,注:主线总长37.48Km,扣除桥梁,改建路面长23.0Km。,2)、交通特点,各车型占绝对数比例计算表 表5-11,平均交通量预测 表5-12,、纵断面调整情况,3、路面改造标准横断面,4、路面材料的方案及比选,1、沥青面层 GAC-C、SMA、Superpave、AK 上面层:GAC-C型,中、下面层:AC中、粗粒式结构或ATB粗粒式结构 2、基层半刚性:水泥稳定碎石作为沥青路面基层使用刚性基层:水泥砼作为与老路为水泥路面时新建沥青路面基层使用柔性基层: 沥青碎石沥青路面底基层,或柔性路面基层3、垫层1

6、5cm厚级配碎石垫层。 4、材料要求 沥青:上面层改性沥青,中、下面层普通沥青 碎石:上面层玄武岩或优质花岗岩,其余结构层花岗岩或石灰岩,5、新建路面方案,考虑重型超载交通情况下的路面结构设计,根据老路路面不同加铺改造情况设计出相同路面强度下,不路面面层厚度及基层的多种组合形式。,6、老路路面改造设计,1、病害处理1)、沥青路面:挖除局部面层基层处理铣刨部分沥青面层2)、水泥路面换板注浆,2、根据分段、分左右幅对老路路面的检测得出的路面综合指标结合养护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老路路面状况,结合全线部分控制点、建筑物净空制定老路路面改造方案,根据老路面路面方案微调路线纵断面,尽量利用老路路面强度。首先根

7、据段落总情况提出方案,路面抬高高度较小的段落,局部病害可局部处理,路面抬高较大,超过30cm时,原路面面层病害可不处理直接加铺,对于深层的基层病害进行局部处理后再加铺。,7、路面拼接方式,1)、老路沥青路面与新建沥青路面的拼接在满足基本设计要求、保证老路面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充分利用老路面。主要在第二、三车道分界线处进行拼接。基层、底基层拼接台阶宽度不大于35cm,铣刨时可适当增加预留宽度,拼接前进行切边处理。 2)、老路水泥路面与新路水泥路面拼接(推荐采用)在满足老路车道通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利用老路面的外侧的整个水泥面板。主要在第二、三车道分界线处进行拼接。在原老路水泥面板上植钢筋,与新

8、路面结构层中的水泥面板形成纵向连接。 3)、老路水泥路面与新建沥青路面拼接(不推荐采用)在满足老路车道通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利用老路面的外侧的整个水泥面板。主要在第二、三车道分界线处进行拼接。原老路水泥面板与新建路面的半刚性基层拼接。,老路水泥路面与新路水泥路面拼接(推荐采用),老路水泥路面与新建沥青路面拼接(不推荐采用),8、匝道路面及桥梁路面方案及比选,1)、匝道路面结构对比表,2)、桥梁路面采用常用的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全部采用采用AC-C型改良结构,9、中央分隔带改造及路面排水,1)、中分带改造,2)、路面排水,3)、超高排水 尽量利用原超高排水结构,

9、接长或新建排水管。 在超高渐变段,因路面横坡较小,考虑采用透水路面或拉槽水泥路面增加路面抗滑性能,10、路面施工组织,路面的施工组织服从于路基改造总体施工组织,仍采用半幅封闭施工。下一步还可结构路面抬高特点进行详细研究。,四、推荐意见及结论,1、改建老路路面及相对应的新建路面方案,2、匝道、收费站及桥梁路面1)推荐在枢纽互通匝道采用沥青路面,一般互通匝 道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2)收费站采用水泥路面。3)桥梁路面采用常用的结构组合:4cm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G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GAC-20C ),沥青全部采用采用AC-C型改良结构 。,匝道、收费站、桥梁路面路面结构,五、与初步设计工程量对比,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工程量对比表,注:为便于比较,路面结构层按不同厚度折算成方量数量,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老路面的利用问题不间断运营,老路病害动态发展老路用作施工便道,路面损坏、污染加重,存在不可预见性2010年末罩面层的利用问题 2、工程造价可能超出概算。主要是老路可利用率降低,处治费用增加 3、建议跟踪检测、动态设计有必要考虑柔性路面的采用开展老路面利用、新老路面(水泥路面段)的课题或专题研究,汇报完毕! 谢谢各位领导、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