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禁忌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6893904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禁忌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抗生素禁忌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抗生素禁忌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抗生素禁忌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抗生素禁忌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生素禁忌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禁忌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 生 素 的 使 用 彼岸花201828一、抗 生 素 的 种 类二、抗 生 素 作 用 机 制三、 抗 生 素 的 合 理 应 用四 、皮 试 及 其 重 要 性五、抗 生 素 使 用 不良反应、禁 忌 症(!),一、抗 生 素 的 种 类,1 、-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注射用青霉素钠、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分散片, 头孢菌素类一代头孢: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二代头孢:头孢呋辛酯片、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三代头孢:注射用头孢他啶四代头孢:头孢匹罗,-内酰胺抑制药亚胺培南头孢西丁等 ) 2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万古霉素与

2、多粘菌素)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 4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天然四环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地美环素,半合成四环素:美他环素多西环素;人工合成的氯霉素左旋体) 5 、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磺胺类:联磺甲氧苄啶片、柳氮磺吡啶片 ,其他合成抗菌药:甲氧苄啶呋喃妥因与呋喃唑酮,甲硝唑),二、抗 生 素 作 用 机 制,1、-内酰胺类抗生素 作用于PBPs,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并借助细菌的自溶酶产生抗菌作用 2、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不可逆的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万古霉素类 与细胞壁前体肽聚

3、糖结合阻断细胞壁合成;多粘菌素类 细菌胞浆膜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抑制菌体蛋白合成,破坏细菌胞浆膜的完整性 4、四环素类 与细菌30S亚基特异性结合,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氯霉素类 作用于50S亚基,使蛋白合成受阻 5、喹诺酮类 作用于DNA回旋酶或拓扑异构酶 磺胺类 竞争性抑制二氢蝶酸合酶,三、 抗 生 素 的 合 理 应 用,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原则: A准确判断用药适应证 B合理选择药物品种 C准确地选择给药方式 D严格掌握药物用量 E精心设计用药方案 F建立用药管理制度,2.慎重、恰当联合使用抗生药 A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或严重感染;

4、药物不易渗入的特殊部位感染; 长药可 能产生耐药者(如结核病); 减少药物毒性反应。 B联合用药的原则:杜绝繁殖期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合 用,杜绝同类药联合应用 3正确选药,正确用药: A留一些新药作为二线用药,应按梯次选药原如不 可先用三代头孢菌素后再用二代头孢菌素。 B合适的给药时间、途径,根据药物半衰期t 决定给药间隔,参考文献 郑英丽,周子君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危害及合理使用的策略 医院管理论坛,2007;l:123-124,四 、皮 试 及 其 重 要 性,1.皮试是皮肤(或皮内)敏感试验的简称。某些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如青霉素、链霉素、细胞色素C等,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

5、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生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2.皮试方法:皮内试验(intracutaneoustest)、挑刺试验(pricktest)和斑贴试验(patchtest)。 3.判定分析 :型变态反应在抗原刺激后2030min内观察结果。挑刺试验的阳性反应以红晕为主,皮内试验的阳性反应则以风团为主 。 型变态反应在接触抗原后4872h内观察结果。皮内试验的阳性结果以红肿和硬结为主,斑贴试验的阳性结果以红肿和水疱为主。 4.意义:皮肤试验属于活体试验,虽然影响因素众多,却能反应机体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实际免疫状态;并且简单易行,结果的

6、可信度大;这些优点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所以在临床和防疫工作中都经常应用。,5.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按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一类是特定情况下才需要做皮试的药物 。 必须做皮试的药物还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常规皮试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注射和口服剂型)、链霉素。无论药品说明书中是否说明要做皮试,这些药物在使用前必须做皮试。另一种是容易过敏的药品,而药品说明书中又要求做皮试的药品(非常规皮试药物)如:中诺嘉林、清开灵(冻干粉针)、益替欣(头孢替唑钠)、维生素B1注射液)。,五、抗 生 素 使 用 不良反应、禁 忌 症1青霉素类:变态反应,赫氏反应(应用青霉素G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雅司

7、、鼠咬热或炭疽等感染时出现症状加剧现象),其他(局部疼痛,红肿或硬结) 2头孢菌素类:过敏反应常见,多为皮疹、荨麻疹,与青霉素类有交叉过敏现象,口服给药可发生胃肠道反应,静脉给药可发生静脉炎,第一代头孢肾脏毒性较大。与乙醇同时应用可产生醉酒样反应。 3碳青霉烯类:在原有癫痫史等CNS疾病基础上可产生严重的CNS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 4 -内酰胺抑制剂:过敏性休克,肾功损害。 5氨基糖苷类:耳毒性(前庭神经与耳蜗听神经损伤),肾毒性,神经肌肉麻痹(最常见于大剂量腹膜或胸膜内给药或静脉滴注速度过快),过敏反应。 6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禁止与特非拉丁合用以免引起心脏

8、不良反应,静滴过快也可引起心脏毒性;胃肠道不良反应。 7林可霉素类:假膜性肠炎,神经肌肉阻滞,静滴(忌静推)注:可引起肾功损害包括头孢类(主要是代)、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等,不 良 反 应,禁 忌 症,1青霉素类:过敏者禁用,禁用于鞘内注射,患者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病史者慎用。 2头孢菌素类:禁用于对任何一类头孢菌素有过敏史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者。 3碳青霉烯类:对该类药物过敏者禁用,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4-内酰胺酶抑制剂:禁用于对任何组分及其他青霉素类、头孢类过敏者。 5氨基糖苷类:过敏者禁用,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慎用,新生儿、婴幼儿、老年人慎用,不可用于眼内及结膜下给药(可引起黄斑坏死)。 6大环内酯类:过敏者禁用,红霉素禁止与抗组胺药特非拉定、阿司咪唑及促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合用。 7林可霉素类:过敏者禁用,儿童禁用克林霉素注射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