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第十章 信息经济学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89005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 第十章 信息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西方经济学 第十章 信息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西方经济学 第十章 信息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西方经济学 第十章 信息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西方经济学 第十章 信息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 第十章 信息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 第十章 信息经济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信息经济学,一、信息不对称 二、市场信号及其传递 三、道德风险 四、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机制,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一、信息不对称 Asymmetric information,1.完全信息 complete information : 市场参与者对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即消费者与厂商在任何时点都能了解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状态。,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关于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完全信息的假设与现实情况是相违背的。,现实经济中,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需要成本,市场通讯系统的局限和市场参加者施放市场噪声等主客观因素。 会严重地阻碍

2、市场信息交流和有效的传播,市场参与者只能拥有不完全信息。,2.不完全信息 incomplete information,市场参与者拥有价格的不完全信息,价格不可能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市场机制因此失灵,市场出清不能通过价格体系达到。,不完全信息: 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即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 而且,在相对意义上,市场经济本身不能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市场出清主要是通过实物形式的调节机制,即商品数量的调整。,3.信息不对称 Asymmetric information,信息不对称,至少有一个当事人的信息不完全。,信

3、息不对称会严重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市场交易的停顿。,信息不对称:不同经济主体拥有的信息量存在差异,不相等或不平衡。,分工、专业化和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使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差别日益扩大。,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含义,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不对称,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信息; 交易双方对各自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是清楚的。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缺乏相关信息,但可以知道相关信息的概论分布,并据此对市场形成一定的预期。,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结构的延伸, 不对称信息是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为信息在非对称结构上的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发生在市场

4、交易合同签订之前,导致市场交易产生“逆向选择” ,存在交易风险。 发生在交易合同签订之后,会产生道德风险。,4. 逆向选择 adverse selection,逆向选择: 消费者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时,出现违背需求定理的现象;价格下降,需求量减少。 生产者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时,出现违背供给定理的现象;价格上升,供给量减少。,“逆向选择”的存在低质量产品把高质量产品逐出市场。 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和市场的失灵。,旧车市场 保险市场 劳动市场 ,5. 旧车市场,刚买了一辆新轿车,但由于一个突发事件急需用钱,于是你决定把这辆车卖掉。会发现,尽管车还非常新,但却不得不以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出售它。,原因就

5、在于买卖双方存在着质量信息上的不对称。 旧车市场,卖者的信息多于买者。,买者可能怀疑其质量有问题,卖者也可能为了把 “次品”推销出去而不愿意告诉买者具体的质量状况。,从而质量不同的车可能按相同价格出售,买者只会按一个平均质量支付价格。 高质量的旧车就不愿意出售,低质量的旧车充斥在市场,导致买者进一步压低价格。高质车所占比重更少。,6.保险市场,保险市场,买方比卖方具有更多信息。 保险购买者清楚自己的情况,但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情况难以全面了解。,随着保险价格上升,投保人结构发生变化,健康好的投保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若保险公司继续提高价格,投保人结构会急剧恶化。,健康的人知道自己风险低,不愿为保险

6、支付高价; 不健康的人,愿意接受较高的费用。保险公司为弥补损失被迫提高保险价格。,可能出现:所有想购买保险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 这样保险公司出售保险无利可图,保险市场消失。,7.劳动市场,劳动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 雇主为信息劣势方,雇员为信息优势方。,在雇用前,雇主不知道谁的能力强。 雇主只好按照相同的工资招聘所有的雇员。,如果雇主降低工资,能力强的人就会离开。 随着工资降低,雇员人数在减少,能力结构发生变化,低效率的雇员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二、市场信号及其传递,1.市场信号。,两种信号传递方式: (1)信号传递模型:信息优势方为了为了信誉而首先披露自己的信息。 (2)信息甄别模型:信息劣势

7、方发出信号以诱使优势方披露信息。,两种市场信号: (1)信息优势方发出:证明自己商品质量的信号。 (2)信息劣势方给出:甄别不同类型信息优势方的信号。,2.信号传递模型,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提出信号传递模型,因此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信号传递模型里,信息劣势方可以等待信息优势方主动传递信息。,信号传递模型: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优势方的信息难以被信息劣势方完全了解。 信息优势方为了信誉,选择某种信号,首先将自己的信息披露出来,以便信息劣势方识别。 劣势方在观察到优势方的信号后,与优势方签订合同。,中介服务业、猎头公司等,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传递可靠性信息而在市场上获益。,

8、劳动市场里的教育,教育程度方面,低能力雇员选择较低教育水平;高能力雇员选择较高教育水平。 雇员把教育程度作为高生产率的信号,向厂商传递,以获得与生产率相匹配的工资。,当斯宾塞在哈佛大学读博士的时候,他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很多MBA的学生在进哈佛之前很普通,但经过几年哈佛的教育再出去,就能比教授多挣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哈佛的教育难道真有这么厉害吗? 斯宾塞研究的结果是:教育不仅仅具有生产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产品质量与标准,高质量产品的销售者建立声誉,来向购买者传达产品信息,让购买者相信他们产品的高质量。 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常根据企业声誉作出购买决策。,当一项生意很难

9、建立或根本没有机会作出声誉时,“标准化”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以连锁经营方式或其他方式提供给顾客,如麦当劳、肯德基等。,价格信号能缓解逆向选择问题,卖方通过价格信号向买方传达产品质量信息。,厂商可以通过签订内容广泛的保证书来向消费者传递质量信号。,企业 解决信息不对称,3.信号甄别模型,信号甄别模型: 信息不对称,信息劣势方给出某种信号以诱使信息优势方披露信息,使劣势方能够甄别不同类型的优势方。,信息劣势方提问,通过对方回答加以甄别。 但在专业性约束下,并不能必然实现信息均衡。,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作为信息劣势方,可以设计两类保单,差别保险合同,分别适用于高低两类投保人。,信贷市场,银行是信息劣势

10、方,对于不同风险程度的企业进行信贷配给,利率高低有别。,劳动市场,雇主作为信息劣势方,制定不同工资和贡献的劳动合同,供雇员选择。,三、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1.道德风险: 交易一方具有另一方难以监督的行为或难以获得的信息; 在签订合同后,有可能采取有悖于合同规定的行为, 通过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交易双方在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 但在签约后一方对另一方的某些信息不完全了解,就有可能会引起道德风险。,2.道德风险分类,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 签约后, 代理人拥有私人信息,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不能完全观测到代理人的行为过程和自然状态本身。 这时,代理人容易采取危害

11、委托人的行动。,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签约后, 委托人可以观测到代理人的行为,但代理人比委托人拥有信息优势,可能隐藏或利用独占的信息,做出损害委托人的事。,决定代理人的行为结果的,不仅仅有行动,还有其他自然原因。 委托人无法确定这个结果是不是由代理人的行动所导致。,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之后,委托人无法观察到代理人的某些私人信息,尤其是代理人努力程度的信息。,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契约签定后, 委托人可以观测到产出结果并据此支付给代理人报酬。,但是,在许多雇佣关系中关于产出结果的度量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代理人可能无法证实委托人观测到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人故意低估产出从而降低给代理人的支付报酬

12、。,比如某软件公司A,雇佣程序员B,开发大型操作系统软件中的一个子模块。当B按照合同要求设计出合格程序后,A公司可能借口该子模块与其它模块冲突而降低给B的报酬,而由于商业秘密的保护,B无法证实A公司的理由是否真实。,3.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此外还有,如买了医疗保险的人会让医生多开一些不必要的贵重药品。,保险市场,对于投保人来说,随着预防偶然事件费用的增加,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降低; 但同时随着保险赔偿额的增加,投保人用于预防不测事件的费用反而会下降。,信息不对称,如果保险费用既定,投保人倾向于减少用于防止不测事件发生的费用支出。 即购买了保险后,可能会疏于防范。从而损害保险公司利益。,4.委

13、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一个人(代理人)以另一个人(委托人)的名义来承担和完成一些事情。 委托人出钱请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企业实际上是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的总和。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代理人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 (1)偷懒,即经营者所付出的努力小于其获得的报酬。 (2)机会主义,即经营者付出的努力是为了增加自己而不是所有者的利益,也说是说其努力是负方向的。,四、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机制,1.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 所有者事先要制定一个契约来限制经营者。 将经营者的利益尽可能的整合到所有者利益里,在两者之间建立正相关关系。,委托人使代理人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目标和标准相一致的行动的机制。,即构建一个所有者和经营者基本一致的目标利益函数 ,并最终接近对称信息的最优状态。,2.激励机制的具体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差异: 第一,利益不相同,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委托人追求的是资本收益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的是自身效用最大化。 第二,责任不对等。代理人掌握着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但不承担盈亏责任;委托人失去经营控制权,但最终承担责任。,具体设计: (1)经营者分享部分剩余索取权。 (2)设计最优激励方案。以合作和分担风险为中心。 (3)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