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概念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5688952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校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校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校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校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概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的概念,依据GB/T15483-1995 idt ISO/IEC 导则43:1997请技术负责人和每个有关检验/校准部门的负责人阅读、保留,并实施,一.能力验证的定义: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确定实验室的检测、测量能力。,二.能力验证的目的 1) 确定某个实验室对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2) 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各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 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和有效性及可比性,并对其进行监控;,4) 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 5) 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6) 确定某种方法的性能特性(通常

2、称协作试验); 7) 为标准物质(RMS)赋值,并评估它们在特定检测/测量程序中的适用性。 参加能力验证计划可以为实验室提供一个评估和证明其出具数据可靠,性的客观手段,也是通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程序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力验证同时还是对实验室认可中由技术专家进行现场评审技术的重要补充。,三.能力验证的类型 1)实验室间校准计划 2)实验室间检测计划 3)分割样品检测计划 4)定性计划 5)已知值计划 6)部分过程计划,四.数据统计 1)程序 2)指定值的建立 3)极端结果的处理方法 4)能力统计量的计算,五.组织和计划,参加试验室(1),参加试验室(2),参加试验室

3、(n),主持试验室,主持实验室的任务: 1)制定验证计划 2)组织和协调 3)运作和报告 4)统计结果,统计结果1 第一实验室(实名:) 2 第二实验室(实名:) 3 第三实验室 (实名:) 4 第四实验室 (实名:) 5 第五实验室 (实名:) 6 第六实验室 (实名:) 7 第七实验室 (实名:) ,NO:,1,2,3,4,5,6,7,平均值,附录: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评定方法(适用于校准/检测实验室) 1. 实验室间比对通常是采用各个参加实验室分别测量同一个盲样的某个量值或参量来实现的,对盲样的要求是其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稳定性要好,确保各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差别中不包含盲样变化的影响。,2. 比

4、对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除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验证部组织的比对参加实验室较多,一般实验室自己组织的比对,参加实验室不可能太多。在参加实验室中尽可能包含其测量不确定度明显低于(例如低3倍或3倍以上)其他实验室的 “指定”实验室,因而其测量结果可视为比对的“指定值”,如实在物色不到这样的“权威”实验室,比对也可以在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的实验室间进行。,3. 比对结果的判定一般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种情况: a) 如果参加实验室中包含有指定实验室,则评定比对结果可参照能力验证结果的评定方法,即:如: 其中: - 某参加实验室的测量结果X - 指定实验室的测量结果-

5、 某参加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 指定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则该参加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双边比对。如某个实验室在对一个核查标准的某个量值或参数测量后,让平时为其提供校准/检定服务的实验室(符合指定实验室的条件)对同一核查标准的同一量值或参量进行测量并提供测量结果和测量不确定度。,b) 如果参加比对实验室中不包含指定实验室,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相同或基本相同,设它们的不确定度均为 这时如只找到一个实验室进行比对则:为满意,其中 -本实验室的测量值, -为另一个实验室的测量值,如找到了多个实验室参加比对,则:,为满意,其中 为多个实,验室测量值(包括本实验室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为包括本实验室在内的参加实验室的个数。例如:有三个实验室参加比对,则:,为满意。,C) 如参加实验室给不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只能给出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即测量仪器经检定合格的准确度指标)而且其最大允许误差相同或基本相同为,这时上述公式中的 可以用 代替。测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小于测量标准的合成不确定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