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6880302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高考图形突破,考点归纳总结,返回目录,考点考情实录,返回目录,考点考情实录,返回目录,专题框架概览, 命题点一 农业地域类型与区域农业开发 例 2014新课标全国卷 图71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图71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该岛屿的气候特点。 (2)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解析 D 本区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

2、,仅沿海地区有少量平原分布,耕地面积较小;四面临海,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冬暖夏凉,降水较多,光照不足,不适合农作物的成熟,但牧草优质多汁,因而适合发展畜牧业。,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农业地域类型分析 (1)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过程 世界上农业地域类型有很多,其形成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图72,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2)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来判断 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的地域比较稳定,首先根据经纬度、陆地轮廓等进行区域定位,然后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

3、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如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周围地区为乳畜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亚洲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为季风水田农业。,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来判断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属于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属于畜牧业,混合农业两者兼而有之。季风水田农业主要为自给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等为商品农业。 采用链式思维模式来判断 农业地域类型不同,其经营方式、主要产品、生产模式等方面的特点也不同,判断时可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方式。,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

4、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2.区域农业开发条件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评价一个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等)。评价时既要明确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又要明确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自然条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存在的不足。 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区域内是否存在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明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

5、归纳总结,农业结构问题: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是否存在农业类型不合理、农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3)农业发展方向分析(图73)图73,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根据优势定方向: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优势产业。 根据问题定方向: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整治措施,确定农业调整方向。 根据市场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知识链接 (1)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还包括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家庭副业。

6、(2)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读上海松江家庭农场的经营情况的部分资料,完成(1)(2)题。,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总体情况:松江现有家庭农场1206户,经营

7、面积9000多公顷,占全区粮田面积的80%,户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1)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交通运输的完善 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扶持 A. B C. D (2)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将导致该地( ) A.粮食作物品种调整 B农业水利工程量减小 C.非农用地面积减小 D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解析(1)C (2)D 第(1)题,从题干材料中可知政策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土地集中经营提供了条件;家庭农

8、场的产品主要面向市场,所以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的完善与家庭农场的出现和发展关联度不大。第(2)题,家庭农场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二 工业地域 例2 22014山东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材料二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

9、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图74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图74 (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中国人口、市场等方面的国情。 (2)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的关系,工业集聚的意义。,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答案 (1)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 (2)

10、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解析 第(1)题,我国汽车工业与美国相比,其发展的优势可从消费市场、生产成本等角度回答。第(2)题,汽车“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可从分工协作、工业化水平、经济规模以及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回答。,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不同层次的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导致了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地域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图75,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

11、,考点归纳总结,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1)工业集聚及其意义分析 工业集聚判读:某些工业部门由于生产工序、空间、信息等的联系在某一地区自发集聚或在规划的工业区聚集起来,称为工业集聚。传统大型工业基地的形成和新工业区的建设多以集聚为主。 工业集聚的意义分析(图76):图76,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2)工业分散的原因及其意义分析 原因:原有的老工业区工业密集,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促使企业到其他条件比较合适的地区发展;具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 意义:缓解了工业发展中产生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了经济

12、效益,同时加强了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其寻找最佳区位。 部门:电子工业、复杂产品工业(汽车、飞机)适于分散布局。,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3)工业基地或工业区区位分析 工业基地或工业区的区位条件一般从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技术、工业基础、农业基础等角度进行分析。 在分析传统工业区区位优势和整治措施时,可迁移运用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与整治措施的有关知识。如分析区位优势时主要从原料、燃料、市场、交通等方面入手,而整治措施主要从调整工业结构、改善环境这两个大的方面考虑,注意在分析时应结合该传统工业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

13、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在分析某新工业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时,可参照美国“硅谷”的有关知识,从环境、交通、科技力量、政策等方面入手,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也可参照美国“硅谷”发展的有关知识进行回答。,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知识链接 (1)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是因为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地在地理上相互接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的是把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布局在一起,有的是在规划好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企业投资建厂。后一种工业地域上,各工厂是由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聚集在 一起的。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14、而设立的。(2)新工业区是指在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发展起来的、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划分新工业区的标准主要是形成的地域“新”,工业部门有的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如美国“硅谷”),有的是以轻工业为主(如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 临空经济区一般是以机场为核心、以机场的影响范围为界线的区域。读下表,回答(1)(2)题。 我国部分城市临空经济区及其产业现状表,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1)临空经济区的主要特点是( ) 企业产品附加值低 航空依赖程度高 物流速度快 产业能源需求量大 A.

15、B C D (2)临空经济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该类产业的主要特点是( ) A.科研人员比重大 B产品更新换代慢 C.研发费用比例小 D运输成本比较高,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解析 (1)B (2)A 第(1)题,读表格内容可知,临空工业区的产业部门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些产业需要高速、便捷的交通条件,产品附加值高,能源需求量小。第(2)题,高新技术产业科研人员比重大,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研发费用比例高,运输成本较低。,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三 交通运输 例 2014四川卷 图77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

16、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图77,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1)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A.700900千米 B600800千米 C.500700千米 D400600千米 (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在运距600800千米段,两种运输方式市场占有率迅速变化。 (2)甲运输方式在运距600800千米段,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在远距离运输上占有明显优势。,返回目录,专题七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解析 (1)B (2)C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的距离范围应位于市场占有率曲线最陡处。据图可知,600800千米段的变化幅度最大。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据图可知,甲运输方式与高速铁路的区别在于甲运输方式更适合远距离运输旅客,所以甲运输方式应为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