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问题频发的五大原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73856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7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2P问题频发的五大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P2P问题频发的五大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P2P问题频发的五大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P2P问题频发的五大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P2P问题频发的五大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2P问题频发的五大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2P问题频发的五大原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据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仍然存在的P2P平台数量在接近1600家左右,预计2015年会增至2000家以上,行业内每天都会有新的P2P平台上线。同样呈现快速增长的是问题,平台数量,据数据显示,仅1月份全月就有69家平台出现问题,而在去年12月,此数据是92家。也就是说,最近两个月,平均每一天,就有2-3家P2P平台出现问题。P2P平台出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有“跑路”、诈骗、老板失联、倒闭、网站关闭这类注定损失本金的问题,也有提现困难、经侦介入、平台资质造假等让人提心吊胆的问题。“P2P平台从出现到持续大,爆发,包括新模式、新平台的大爆发,也包括新问题的大爆发,在我们对P2P新模式乐观的同

2、时,也要关注一下新出现的问题”,该观察员认为。那么,到底是那哪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导致了,P2P平台的问题频发呢?原因一:资金池国内的P2P平台几乎都设立有资金池,区别仅仅在于资金池是自主管理还是托管。自主管理,平台可以较为简便地支配资金使用,即使是托管,平台,同样可以对资金的流向施加影响。“当然,设立资金池,并非必然导致P2P平台的倒闭,但是资金池的设立,为P2P平台铺垫了出现问题的土壤”,一位运营专员表示。从对P2P问题平台,的分析来看,很多P2P平台的倒闭,都是因为平台的管理者在没有任何监管的情况下,挪用了资金池资金。“可以说,设立资金池是P2P平台风险产生的一个基础”,该专员补充说。原因

3、二,:大项目一个P2P平台,如果上线的项目都是金额小的标的,即便出现某个标的投资失败、借款难以还上,对整个平台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另外,一线的P2P平台如陆金所等都推出了准备金,制度,因而能够对逾期的小额标的进行先行赔付。但是,如果P2P平台涉及大额融资标的,那么平台的风险就瞬间增大;因为一旦大项目出现逾期,大额资金不能按时兑付,将危及整个平台的,运营,毕竟大多数P2P平台本身就是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最近,一线P2P平台红岭创投再次被曝出7000万元借款违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红岭创投之所以能够淡然处之,是因为红岭,创投实力尚且雄厚,如果是其他的中小P2P平台,应该就已经倒下。“这是典型的一个老

4、鼠害了一锅汤,而这个老鼠就是大额标的”,一位分析师对此评论道。原因三:审核不严P2,P平台固然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的“急先锋”,但是其依然没有脱离“金融”的范畴。既然是金融体系中的一环,就需要建立严格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但是目前我国的P2P平台多是互联网“,出身”,而非金融“底色”,在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建立方面,严重滞后。由于平台的风控能力不强,自然会出现对许多标的资质审核和风险控制不严等问题。“去年,行业就曾爆出两个一线P2,P平台,同时上线相同借款项目的情况;P2P平台对于项目的审核情况,由此可见一斑”,一位会员表示,“一线平台尚且如此,其他平台可想而知”。原因四:融资流向不少P2P平台的资,

5、金主要流向了过剩产生或者周期性行业,并且借款周期较长。随着资金流向行业的周期变化,抑或是衰退,投资人的资金必然会出现蚀本,乃至血本无归。另外,有些P2P平台上线的项目主要,是落后、产能过剩的行业;同时平台还标示了较高的收益,基本在8%以上,这就十分令人怀疑,这类平台极有可能涉嫌非法集资。原因五:自融平台一般情况下,P2P平台是由投资人以及借,款人之外的第三方机构运营,这类平台会优先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毕竟投资人不断的资金注入,是平台得以生存的血脉。如果是融资方自行设立的融资平台,这类平台可能会优先保证融资方,的利益。当然,即便是第三方机构,对融资方提出的要求也会尽量满足,这必然会放大平台投资的风险。以上五大原因,是导致目前平台倒闭、跑路、失联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行业门槛低、,平台技术实力较弱、平台运营方能力有限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总之,随着P2P行业淘汰和整合的速度加快,必然会爆发更多新的问题;因而,不论是投资人还是融资方,在通过P2P平,台进行投融资的时候,需要多一个心眼,多一份谨慎。,shdnbfd P2P理财问答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