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专题16孟母断其织(课外篇)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6872739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专题16孟母断其织(课外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专题16孟母断其织(课外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专题16孟母断其织(课外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专题16孟母断其织(课外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专题16孟母断其织(课外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专题16孟母断其织(课外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专题16孟母断其织(课外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趣读与导练含答案991818 孟母断其织孟母断其织一、趣文导读吃糟饼一人家贫而不善饮,每出啖糟饼二枚,便有酣意。适遇友人问曰:“尔晨饮耶?”答曰:“非也,吃糟饼耳。 ”归以语妻,妻曰:“呆子,便说酒对,也装些体面。 ”夫颔之。及出,仍遇此友,问如前。以吃酒对,友诘之:“酒热吃乎冷吃乎?”答曰:“是熯的。 ”友笑曰:“仍是糟饼。 ”既归,而妻知之。答曰:“汝如何说熯?须云热饮。 ”夫曰:“我知道了。 ”再遇此友,不待问即夸云:“我今番的酒是热吃的。 ”友问曰:“你吃几何?”其人伸手曰:“两个。 ”【注释】熯(hn):用极少的油煎。【译文】有一个穷人,不善于饮酒,

2、每次出门吃两个糟饼,就有了醉意。有一次,刚好遇到一位朋友。朋友问他:“他今天早上饮酒啦?”穷人回答说:“没有,只不过吃了糟饼而已。 ”回到家里,穷人告诉了妻子。妻子说:“傻瓜,你就说吃了酒,也好装一些体面。 ”丈夫点头答应了。再次出门,又遇到了那位朋友,朋友仍像上一次那样问他,他就以喝酒来对答。朋友追问他说:“酒是热了吃还是冷着吃的?”穷人回答说:“是煎着吃的。 ”朋友笑着说:“还是吃了糟饼。 ”回家以后,妻子知道了,责怪他说:“你怎么能说是煎着吃的呢?应该说是热了吃的。 ”丈夫回答说:“我知道了。 ”再一次遇到那位朋友,穷人还没有等他相问,就马上夸口说:“我今天的酒是热了吃的。 ”朋友问他:

3、“你吃了多少?”穷人伸出两个手指头说:“两个。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汉族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共七卷。作者是西汉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史书从所编一百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美善,歌颂古代妇女高尚品德、聪明才智以及反抗精神,颇具女性文学的特征。孟子名轲,(约公元前 372 年公元前 289 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被世人尊称为“亚圣” 。【文言原文】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2018

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趣读与导练含答案100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选自列女传)【古今对碰】原 文注 释译 文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既】已经。【归】回家。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孟母【方】 【绩】 ,问曰:“学何所【至】矣?”【方】正在。 【绩】把麻纤维披开再接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至】到。他的母亲正在织布, (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曰:“【自若】也。”【自若】像从前一样。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以】刀断其织。【以】用。孟母

5、(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 )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惧】而问其【故】 。【惧】害怕。【故】原因。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发这样大的火的原因。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子】古代指你。 【斯】这。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 ,【立】树立。 【问则广知】问才能增长知识。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是以】即“以是” ,因此。以,因为。是,这。 【则】就。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

6、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惧, 【旦】 【夕】勤学不【息】 ,【旦】早晨。 【夕】泛指晚上(夜晚) 。【息】停止。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师【事】 【子思】 ,遂成天【事】侍奉。 【子思】人名,指孔子嫡孙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2018 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趣读与导练含答案101下之名儒。孔伋,字子思。有名的大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道】法则、方法。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作品赏析】孟母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孟母三迁以后,虽

7、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感觉万事大吉。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知识梳理】类 别解 释举 例既已经既学而归方正在自若像从前一样惧害怕孟子惧而问其故故原因孟子惧而问其故立树立夫君子学以立名旦早晨旦夕勤学不息实词夕泛指晚上(夜晚) 。旦夕勤学不息以用孟母以刀断其织则就问则广知遂于是,就遂成天下之名儒虚词夫句首发语词,无实意夫君子学以立名词类活用师名词作状语,把当做老师师事子思道古:法则、方法。今:道路。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事古:侍奉。今:事情。师事子思古今异义息古:停止。今:休息。旦夕勤学不息表顺承既学而归

8、一词多义而表递进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三、强化训练(共 24 分)2018 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趣读与导练含答案1021. 解释加点的字 (10 分) 既学而归 ( ) 孟母方绩 ( ) 孟母以刀断其织 ( ) 师事子思 ( ) 学何所至矣 ( ) 孟子惧而问其故 ( ) 夫君子学以立名 ( )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 )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 ) 旦夕勤学不息 ( ) 2. 翻译: (10 分) 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3. 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 分)【参考答案】四、真题链接(2015 年)阅读孟母断其织 ,完成 13 题。 (共 12 分)1. 解释加点的字 (4 分)2018 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趣读与导练含答案103 旦夕勤学不息 ( ) 孟母方绩 ( ) 孟母以刀断其织 ( ) 师事子思 ( ) 2. 翻译: (4 分) 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3. 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 分)【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