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867971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伯,建伯,第二教材P60 3.A、B两地相距40km,从A到B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为800 .若A、B之间某处E两条线路发生短路.为查明短路地点,在A处接上电源,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10V,电流表的读数为40mA.求短路处E点距离A点有多远?,建伯,解:A到B每条导线的电阻为:,RAEC=U/I=10/0.04=250(),所以E距离A为:,RAB=800/2=400(),AEC间的总电阻为:,则 A、E间的电阻为:,RAE=250/2=125 (),建伯,世纪金榜(必修二)P72 3.某地强风的风速为v,设空气密度为,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为S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利用上述已知量计算出风力发

2、电机的电功率是多少?,解:,t时间内通过横截面S的 空气质量为m,m所占体积为:V= vtS,建伯,3.某地强风的风速为v,设空气密度为,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为S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利用上述已知量计算出风力发电机的电功率是多少?,解:,t时间内通过横截面S的 空气质量为m,m所占体积为:V= vtS,m=V= vtS,转为电能的动能为:,建伯,解:,t时间内通过横截面S的 空气质量为m,m所占体积为:V= vtS,m=V= vtS,转为电能的动能为:,电功率:,建伯,第二教材P60 4.如图,两段长度和材料都完全相同的导线ab、bc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4,串联后加上电压U.求: ab、b

3、c两导线内自由电子定向运动速度之比 (2)两段导线两端电压之比,建伯,a,b,c,U,解:,同种材料,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相同,设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为n,t时间内通过横截面SC的电子数为N,N所占体积为:V= vC tSC,N=nV=n vC tSC,建伯,解:,同种材料,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相同,设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为n,t时间内通过横截面SC的电子数为N,N所占体积为:V= vC tSC,N=nV=n vC tSC,电量为:q=eN=en vC tSC,两段导体串联,电流相等:Ia=Ic,建伯,设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为n,t时间内通过横截面SC的电子数为N,N所占体积为:V= vC tSC,N=

4、nV=n vC tSC,电量为:q=eN=en vC tSC,两段导体串联,电流相等:Ia=Ic,所以:Ia:Ic=vaSa : vC SC=1:1,建伯,N所占体积为:V= vC tSC,N=nV=n vC tSC,电量为:q=eN=en vC tSC,两段导体串联,电流相等:Ia=Ic,所以:Ia:Ic=vaSa : vC SC=1:1,速度之比为: va:vc=Sc : Sa=4:1,建伯,两段导体串联,电流相等:Ia=Ic,所以:Ia:Ic=vaSa : vC SC=1:1,速度之比为: va:vc=Sc : Sa=4:1,电阻之比:,建伯,速度之比为: va:vc=Sc : Sa=4

5、:1,电阻之比:,电压之比:,建伯,第二教材P60 5.解:(1),知:L=h=210-6m S=1cm2=1.010-4m2 R=1.6105,由,得:,电阻率=8106(m),(2)由:,V体=SL,S=r2,可求出:r、h(即L)的值,建伯,第二节对电阻进一步的研究,1.串联电路:,(1)特点:,a.电流处处相等,I1 = I2= I3= I,b.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U总=U1+U2+Un,(2)性质:,a.总电阻:R总=R1+R2+Rn,建伯,(1)特点:,a.电流处处相等,I1 = I2= I3= I,b.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U总=U1+U2+Un,(2)性质:,a.总电阻:

6、R总=R1+R2+Rn,b.电压分配:,建伯,b.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U总=U1+U2+Un,(2)性质:,a.总电阻:R总=R1+R2+Rn,b.电压分配:,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R越大U越大,建伯,(2)性质:,a.总电阻:R总=R1+R2+Rn,b.电压分配:,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R越大U越大,c.功率分配:,总功率:P总=P1+P2+Pn,建伯,总电阻: R总=R1+R2+Rn,电压分配:,功率分配:,总功率: P总=P1+P2+Pn,电流: I1 = I2= I3= I,电压: U总=U1+U2+Un,建伯,2.并联电路:,(1)特点:,a.电压处处相等,U1 =U2=U3= U,

7、b.总电流等于分电流之和:,I总=I1+I2+In,(2)性质:,a.总电阻:,总电阻小于任一电阻,建伯,(2)性质:,a.总电阻:,总电阻小于任一电阻,b.电流分配:,并联电阻有分流作用,R越大I越小,建伯,(2)性质:,a.总电阻:,总电阻小于任一电阻,b.电流分配:,并联电阻有分流作用,R越大I越小,c.功率分配:,总功率:P总=P1+P2+Pn,建伯,电压:U1 =U2=U3= U,电流:I总=I1+I2+In,总电阻:,功率分配:,总功率:P总=P1+P2+Pn,建伯,3.导体的伏安特性,每条线表示一个导体,或是个电阻.,电阻率不随温度变化,电阻率随温度增大,建伯,作业 第二教材P6

8、2,建伯,中华一题P35 11.A、B两地相距40km,从A到B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为800 .若A、B之间某处E两条线路发生短路.为查明短路地点,在A处接上电源,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10V,电流表的读数为40mA.求短路处E点距离A点有多远?,建伯,解:A到B每条导线的电阻为:,RAEC=U/I=10/0.04=250(),所以E距离A为:,RAB=800/2=400(),AEC间的总电阻为:,则 A、E间的电阻为:,RAE=250/2=125 (),建伯,例1.有一盏弧光灯,额定电压为40V,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0A,应该怎样将它连入220V的照明电路中?,解:,在灯上串联一个电阻R2(

9、分压电阻),分掉多余的电压.,R2分掉的电压U2=U-U1=180V,R2串联, R2上的电流为5.0A.所以:,建伯,例2.线路的电压为220V,每条输电线的电阻是5,电炉A的电阻是100 ,求:(1)电炉A上的电压(2)电炉A消耗的电功率,解:,(1)线路中的总电阻:,R=RA+r+r=100+5+5=110(),线路中的电流:,电炉上的电压:,UA=IRA=2100=200(V),建伯,例2.线路的电压为220V,每条输电线的电阻是5,电炉A的电阻是100 ,求:(1)电炉A上的电压(2)电炉A消耗的电功率,解:,(1)线路中的总电阻:,R=RA+r+r=100+5+5=110(),线路

10、中的电流:,电炉上的电压:,UA=IRA=2100=200(V),(2)电炉A消耗的功率,PA= UAI=2002=400(W),建伯,例3.线路的电压为220V,每条输电线的电阻是5,电炉A和电炉B的电阻都是100 ,求:(1)电炉上的电压(2)每个电炉消耗的电功率,解:,(1)线路中的总电阻:,R=R并+r+r=100/2+5+5=60(),线路中的电流:,电炉上的电压:,U并=IR并=3.750=185(V),建伯,例3.线路的电压为220V,每条输电线的电阻是5,电炉A和电炉B的电阻都是100 求:(1)电炉上的电压(2)每个电炉消耗的电功率,解:,(1)线路中的总电阻:,R=R并+r+r=100/2+5+5=60(),线路中的电流:,电炉上的电压:,U并=I R并=3.750=185(V),(2)电炉A、B消耗的功率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