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6086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上节课介绍了中国明代朱氏皇室四处主要陵墓 (明祖陵、南京明孝陵、北京十三陵和安徽凤阳皇陵)之一明孝陵,这节课再来介绍一下明十三陵。,明十三陵地图,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麓,第七课,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十三陵的兴建,明十三陵的布局,明朝兴衰史的缩影,规模宏伟的长陵,奢华豪贵的定陵,定陵地下宫殿的面世,教学目标,1、再次了解中国皇陵建筑的特殊理念,体会文化艺术上层建筑是政治经济基础的反映。,2、了解明成祖朱棣长陵是明十三陵实际的主陵。,4、了解定陵地宫宝物的价值。,3、培养阶级分析观点,了解地主阶级皇室豪华是建立在剥削广大农民基础上的。,了解十三陵的艺术美,绘制明十三陵所反映

2、明朝兴衰示意图,制图表对比长陵和定陵的各自特色和历史背景,1、培养对祖国山河文化的热爱。,2、培养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上层建筑、文化艺术是经济和政治基础的反映。,3、培养阶级分析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能力。,难点,重点,明十三陵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定陵出土文物的历史价值,本课头绪复杂内容多,在两课时需精练选择重点,教学重难点,内容解析,一、十三陵的兴建,明十三陵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十三个皇帝的陵寝,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基本相同,均位前方后圆,只有面积

3、大小、筑饰繁简略有差异。,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十三陵是中国明代13个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下。明代迁都北京后,自成祖朱棣起,至末帝思宗朱由检止,共十四帝,除景帝朱祁钰因故别葬金山外,其他皇帝均葬此。,小资料,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小资料,二、明十三陵的布

4、局,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它的布局都是以长陵为主体,有一条南北向的主神道通往各陵,总神道的最南端有一高大的石牌坊,而后是整个陵区同时也是长陵的正门大宫门,过了大宫门就是长陵而后是亨殿、明楼、宝顶、地宫等。所有的陵墓都按照明孝陵的体制,采用“前朝后寝”的制度。,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曾指:“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

5、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依山而建,三、明朝兴衰史的缩影,安葬明穆宗朱载垕及三位皇后的昭陵,早年施工不周,完工后一年,建筑便出现了地基沉陷的问题。1574年,昭陵神宫监官陶金等上奏说:“六月以来,阴雨二日,本陵棱恩门里外砖石沉陷。”1575年正月,明神宗不得不委派工部左侍郎陈一松等提督再修昭陵。第一次兴建地面建筑,共动用库银390932两,仍未计算

6、当中木植、白城砖、大石窝等费用。后来又有户、兵二部动用110119银两,总计501050银两。其中;营缮司又用204422银两,虞衡司13145两,都水司118854两,屯田司164628两。,风景秀丽的昭陵,明朝,从公元1368年至1644年,共276年明朝十六帝的历史分为前、中、后三期明朝前期从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至宣德皇帝病死的1435年,共约65年。这一时期明朝历史有开创和盛世的特点从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正统开始,进入到明朝历史的中期。这一时期比较长,从正统元年(1436年)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死,共约135年左右。,这一阶段,明王朝内忧外患频仍,外有北方的瓦剌入侵,内

7、部不断发生农民起义。从明神宗万历以后,明王朝进入统治的后期,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从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至1644年(崇祯十七年),共约71年。 古城集历史教材学和史学论丛,四、规模宏伟的长陵,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长陵整个陵园用围墙环绕,分为三个院落,包括陵门、神库、神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棂星门、宝城、明楼等。宝城砖砌,圆形,直径约340米,周长1公里多,上有垛口,形似城堡。内为高大的封土,

8、封土下面就是地宫的位置。宝城南面中央有门,可沿磴道上达明楼。楼呈方形,四面辟券门,中贯十字形穹窿式天花。顶为黄筒瓦重檐歇山式,檐下榜额书“长陵”二字。楼正中有碑一座,额篆书“大明”二字,碑身刻“成祖文皇帝之陵”。除陵园本身外,还有东西二坟,东坟在德陵馒头山南,西坟在定陵西北,坟内分别埋葬十六个为朱棣殉葬的宫妃,因其坟形如深井,故名东井、西井。,长 陵 祾 恩 殿,祾恩殿,在长陵第二进院落内。即享殿,是祭陵时行祭祀典礼的处所。明嘉靖年始定此名,意谓感恩受福。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黄瓦红墙,重檐庑殿顶,坐落在绕以汉白玉护栏的高约3米的三层石台基上。面积1956平方米。殿内有十二根金丝楠木明柱,最大

9、的直径1.17米、高14.3米。梁、柱、檩、椽、斗栱等构件,也用楠木制作。历时虽有五百余年,仍安固如初。这样宏伟的楠木建筑物,在中国已绝无仅有。,明楼,明楼,指的是帝王陵墓坟冢正前方的高楼,楼中立有圣号碑,作用相当于碑亭。十三陵的明楼建于方城(方形城台,宝城的一部分,位于坟冢正前方)之上。,明楼是十三座陵寝最主要的标志,几乎所有的关于十三陵的示意图,都用明楼作为符号标明其所出位置;站在新七孔桥上向天寿山区眺望,首先看到的就是“错落兆其间”的一座座巍峨的明楼。,五、奢华豪贵的定陵,明神宗21岁时,就开始修造陵墓,并且一心要建的比祖父明世宗更加豪华壮观。定陵的建造历时六年,每天役使民工、军夫达三万

10、多人。共计耗银八百余万两,相当于明政府全国两年田赋的总收入,可供一千万农民一年使用,它在规模上虽不敢超过长陵但在侈丽用料之豪贵超过了定陵。它的石砌明楼,楼角台阶都用整块巨石拼成,地面平铺花斑石,色彩鲜艳,如同芙蓉,又似桃花。,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 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明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早

11、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 。,定陵前的石雕,六、定陵地下宫殿的面世,考古人员用拐钉钥匙开启地宫大门,定陵发掘自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底清理工作基本结束。历时两年零两个月,总计用工两万余个、耗资四十余万元,终于使这座深藏368年的地下玄宫重见天日。,定陵地宫,定陵地宫入口,定陵地宫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有计划发掘的帝王陵墓。 地宫共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其中

12、有四件国宝:金冠、凤冠、夜明珠和明三彩。,地宫出土的“九龙九凤冠”,白玉嵌宝金簪,留龙三凤冠,定陵出土的大梅瓶图片,定陵出土的钗环珠钏,由于定陵是中国迄今为止惟一一个按照国家计划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定陵的发掘成果,不仅为人们研究明陵的玄宫制度提供了可靠根据,也为人们了解明神宗(万历)帝后的棺内情况及殉葬品的种类、数量及工艺价值、历史研究价值提供了最宝贵的实物资料。,课堂小结,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十三陵的兴建,十三陵的布局,明朝兴衰史的缩影,规模宏伟的长陵,奢华豪贵的定陵,定陵地下宫殿的面世,明成祖营造陵墓,昌平建成十三陵第一长陵,各陵“前朝后寝”形制,建筑人文美和自然美的巧妙结合,各陵反映的明

13、朝兴衰,陵墓建立在民脂民膏的基础上,明十三陵的主陵,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皇陵,珍贵文物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定陵费工耗银之巨,定陵的建筑艺术价值,这启示主要是从小培养保护我国古文物、古建筑和传统文化的意识。城市或村镇的现代化建设尽量以不损害古建风貌为原则。若不保存古代遗产原貌,就很难申请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学思之窗,从明孝陵和明十三陵的申遗工作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课堂练习,1、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2、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

14、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3、明朝十六帝为何只有十三陵?,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

15、明十三陵”。,探究学习总结,解题关键,1、简述十三陵的布局,紧紧把握长陵为十三陵的主陵,以此依次叙述大宫门、主神道和其他各陵布局。,注意要答的是十三陵的布局,应简举长陵、定陵几个特例。,把握明朝帝陵“前朝后寝”布局特点,依次介绍各种陵寝建筑名称和用途。,思路引领,答案提示,2、长陵和定陵各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说出它们的文化价值?,解题关键,关键为各自特点:一为主陵、盛世皇陵最壮观最完整;另一为明后期之帝陵,国政已走向腐败没落,而皇陵依旧豪华。,思路引领,其各自文化价值:长陵为最壮观最完整之明代皇陵,具有观赏价值;定陵反映明后期皇朝的奢华,但地宫珍品具有极大文物价值。,3、简述定陵的考古收获,并分类列表。,答案提示,此表应列为皇帝冠服、金玉珍宝、古瓷、绸缎几类,然后分类制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