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4092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木工程地质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课程复习题绪论绪论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2、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包括地层的岩性 、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地质作用 、地形地貌。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 1、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 答: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 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第一章地质作用第一章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河流阶地:由河流作用形成沿河谷两侧伸展、且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形。 2、风化壳:地球表面岩

2、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相互作用的产物。 3、风化作用: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的联 合耦合作用,发生崩解破碎、化学性质改变与元素迁移的现象。 4、变质作用:地壳中的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变化时,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常常 也会随之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的过程。5、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人为)的作用, 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6、岩浆作用:岩浆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7、地震作用: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

3、用主 要包括地震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其次为地震动土压力。8、内力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 种自然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以外的能源,也就是由太阳能和日月引 力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10、地壳运动:指包括花岗岩- 变质岩层(硅铝层)和下部玄武岩层(硅镁层)在内的整个地 壳的运动。广义的指地壳内部物质的一切物理的和化学的运动,如地壳变形、岩浆活动等; 狭义的指由地球内营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隆起、拗陷和各种构造形态形成的运动。二、填空二、填空 1、岩石的风化程度可根据岩石的矿物颜色、结构、破碎程

4、度、坚硬程度等方面情况确定。 2、岩石的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及生物风化作用。 3、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岩性、地质构造、气候及地形。 4、变质作用的类型有接触、变质、高热变质及动力变质。 5、按阶地组成物质的不同,阶地可分为侵蚀_阶地_堆积_阶地和基座_阶地。 6、地球的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7、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 运动、岩浆作用 、地震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 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硬结成岩作用等八种作用。 8、地球的外圈层包括_大气圈_、_水圈_及_生物圈_。 9、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

5、和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_岩浆 作用、_地壳作用、_地震、变质作用_等四种主要形式。 10、河谷的横断面形态可分为 V 型谷和 U 型谷。河谷底部较平坦的部分叫谷底, 高出谷底的两侧斜坡叫谷坡。谷底中经常有水流动的部分叫河床,谷底中洪水 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的部分叫河漫滩。 11、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_水_和_空气_,其方式主要有_溶解作用作 用、_水化作用_作用、_氧化作用作用和_碳化作用作用。 12、岩石按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微风化带和 未分化带13、按侵蚀作用方向,河流侵蚀作用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在上游及山区 以前者为主,在平原及下游

6、地区以后者为主。 14、负荷地质作用根据物质运动的特点可分为崩落、蠕动、滑动和泥石流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 1、简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影响因素及风化分带。答: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影响风化作用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和地质因素。地壳表层岩石 按其风化程度,从地壳表层向下分成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的层带。 2、河流地质作用对工程建设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治?答: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 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 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

7、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 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搬运作用:河 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 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 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 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 地质条件有关。 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 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 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河流沉积 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

8、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 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河水通过侵蚀 , 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河床 ;并使河床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河床形态的变化 反过来又影响着河水的流速场 ,从而促使河床发生新的变化 ,两者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3、试述洪积扇堆积物的工程地质特征、冲积物的工程地质特征、河流阶地类 型及特征。答:a.靠近原山坡坡脚的粗碎屑沉积部分地下水埋藏较深,承载力较高,可作为良好的天 然地基,但应注意透镜体等引起的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离原山坡坡脚较远的细碎屑沉积部 分,如果形成过程中受到周期性的干燥,土中胶体颗粒凝结,同时有可溶性的盐分析出, 则洪积层中的承

9、载力常随土体的含水量的高低而变化。b.冲积物的特征:呈现明显的层理构造。由于搬运作用显著,碎屑物质由带棱角颗粒(块石, 碎石及角砾)经滚磨、碰撞逐渐形成亚圆形或圆形颗粒(漂石、卵石、圆砾),其搬运距离越 长,则沉积的物质越细,典型的冲积物是形成于河谷(河流流水侵蚀地表形成的槽形凹地) 内的沉积物,可分为平原河谷冲积物和山区河谷冲积物等类型。c. 河流阶地类型及特征: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阶地面上往往很少保留冲积物。 堆积阶地。由冲积物组成。根据河流下切程度不同,形成阶地的切割叠置关系不同 又可分为:上叠阶地,是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上;内叠阶地,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内。 基座阶地。阶地形成时,河流下

10、切超过了老河谷谷底而达到并出露基岩。埋藏 阶地。即早期的阶地被新阶地所埋藏。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年代学的方法研究阶地 的级数、结构、年代、成因、分布的规律在科学上与经济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章第二章 矿物和岩石矿物和岩石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矿物: 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2、造岩矿物: 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3、层理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在行程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 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沿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出的成层现象。4、解理: 矿物晶体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的平面破裂,这种性质称为解理5、岩石:由一种或通常由两种以上矿物所组成的

11、固结或不固结的矿物体6、断口: 在外力作用下,宝石矿物不按一定结晶方向发生的断裂面称为断口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岩石按成因分为火成岩、沉积岩_和变质岩三大岩类。2、沉积岩的胶结方式有基底胶结、孔隙胶结和接触胶结。 3、岩浆岩按成因产状、结构构造可分为粘土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 4、沉积岩中常见的胶结物有硅质、铁质、钙质、粘土质。 5、岩浆岩按照化学成分(sio2 的含量)和矿物组成,划分为酸性岩、中性岩、 基性岩、超基性岩。 6、沉积岩根据的组成部分、结构、构造和形成条件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化 学岩及生物化学岩。 7、沉积岩中的矿物按成因类型可分为石灰岩_、白云岩、泥灰岩和硅质岩。

12、8、沉积岩的结构有碎屑结构、泥状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化学结构等四种。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 1、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石灰岩和石英岩?答:在岩石上加盐酸起泡反应大的即为石灰岩。2、三大岩类各写出三种代表岩石的名称?答:岩浆岩: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沉积岩:页岩、砾岩、硅质岩。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3、矿物与岩石有什么区别? 答: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岩石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 混合物四、填表四、填表类型标志矿物(两种)结构构造举例(至少两例) 岩浆岩 花岗岩、正长岩 结晶体 块状、流纹、 气孔、杏仁状石英、斜长石沉积岩 页岩、砾岩 碎屑、 泥状、 化学和 生物化 学结构层理

13、、层面、 结核生物构造泥灰岩、硅质岩变质岩 板岩、千枚岩 变余、 变晶、 压碎结 构板状、千枚状、 片状、片麻状、 块状片麻岩、大理岩第三章地质构造第三章地质构造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整合接触:一个地区在持续稳定的沉积环境下,地层依次沉积,各地层之间 岩层产状彼此平行,地层间的这种连续的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2、假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间有沉积间断,但岩层产状仍彼此平行的接触 关系。3、不整合接触: 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 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4、节理:岩石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石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 构造。5、断层:岩石受力断开后,裂

14、面两侧岩石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 造。6、正断层:上盘相对向下运动,下盘相对向上运动的断层。7、逆断层:上盘相对向上运动,下盘相对向下运动的断层。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断层面倾斜,上盘上升者为_逆_断层,是岩层受_挤压_力作用形成; 上盘下降者为_正_断层,是岩层受_拉张_力作用形成;两盘只做水 平方向相对位移的断层称为_平移_断层,主要受_水平剪切_力作用形 成。 2、沉积岩层面的接触关系有_整合接触_、_假整合接触_、_不整合接触;岩 浆岩与沉积岩间的接触关系有_侵入接触_、_沉积接触_。 3、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可分为_背斜褶皱_、_向斜褶皱_、_地垒断层_和_ 地堑断层_。

15、 4、地质图的主要类型有_构造地质图_、_第四季地质图_、基岩地质图、水文 地质图 和工程地质图 等五种类型。 5、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_走向_、_倾向_和_倾角_。 6、褶皱构造基本形态有_向斜_和_背斜_。 7、褶皱根据褶皱轴面产状分为_直立褶曲_、_倾斜褶曲_、_倒转褶曲_和_平 卧褶曲_。 8、节理按成因可分为_原生_节理、_构造_节理和_表生节理;按力学性质可分 为_剪_节理和_张_节理。 9、断层按形态划分为_正_断层、_逆_ 断层及_平移_ 断层。三、简答题三、简答题 1、野外确定一条断层是否存在需要哪些标志?野外认识断层及其性质的主要标志是: 地层、岩脉、矿脉等地质体在平面或 剖

16、面上突然中断或错开。地层的重复或缺失,这是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大致 平行的正断层或逆断层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断层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或二者 倾向相同但断层倾角小于地层倾角的情况下,地层重复表明为正断层,地层缺 失则为逆断层。擦痕,断层面上两盘岩石相互摩擦留下的痕迹,可用来鉴别 两盘运动方向进而确定断层性质。牵引构造。断层运动时断层近旁岩层受到 拖曳造成的局部弧形弯曲,其凸出的方向大体指示了所在盘的相对运动方向。 由断层两盘岩石碎块构成的断层角砾岩、断层运动碾磨成粉末状断层泥等的 出现表明该处存在断层。2、节理和解理有什么不同?节理和解理的区别:节理是指岩石受力形成的没有发生显著位移的破裂;解理 是指矿物受到外力作用以后,沿一定的岩石学方向,在晶体表面形成的光滑表 面3、简述岩层之间各种接触关系的特点?1.整合接触 沉积岩的沉积次序是衔接的、产状是彼此平行的,在形成的年 代上也是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