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践,心得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98306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的实践,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管理的实践,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管理的实践,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管理的实践,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管理的实践,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的实践,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的实践,心得体会(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的实践管理的实践,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篇一:管理的实践读书心得读书心得 摘 要 “如果你只读一本管理书籍,那么就读管理的实践好了。 ”这是德鲁克在 1985 年提到的有一家全球最大银行的董事长一再告诉部属的话。初看到这位大银行董事长的这句话,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殊不知管理的实践一书于 1954 年就已面世,通过草草阅读管理的实践的一些章节,深为自己对管理知识的无知而感到惭愧。一部发表了 58 年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管理学著作,却被我们这些所谓的“管理者”的前半生所忽略。这对如我不爱主动读书之辈也是一种讽刺。开展管理的实践读书活动,可算是迟到的一个学习机会。 其实,我们如今所接触的企业管理实践活

2、动,自始至终无不被 58 年前的德鲁克这位伟人的管理理念所包含,或者说我们现在的管理行为是来源于德鲁克的理论。德鲁克对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员工和工作等三个概念的讲述,提出的“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 么?”三个经典提问,以及管理必须同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成果和绩效、企业内部共同工作的人所形成的组织和社会责任,充分地说明了企业管理的原理和意义。美国人为什么比我们先进和发达,在这里已经找到了答案。我们在管理工作过程出现的种种弊端,似乎也找到了解释的理由。 关于管理,管理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专业,?如果试图通过向管理者“颁发许可证” ,或把管理工作“

3、专业化”,没有特定学位的人不能从事管理工作,那将会对我们的经济或我们的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管理决不能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管理的技巧、能力和经验是不能照搬运用到其他机构的。德鲁克对管理的本质做出了精准解释。我们对管理的认识多少有点偏差,很难突破传统观念。很多人把管理当作权力的象征,由不太尊重知识而转变为过分唯文凭论,不太注重对下属的能力培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失去了时空的机遇。客观上注定了赶超欧美所需的转变观念的时间和实践过程。詹文明对管理这样描述:“管理是观念而非技术,是自由而非控制;管理是实务而非理论,是绩效而非潜能;管理是责任而非权力,是贡献而非升迁;管理是机会而非问题,是简单而非复杂”

4、 ,这个描述十分精彩和贴切。 关于管理层,管理层是经济器官,是工业社会所独有的经济器官。管理层的每一个行动、每一项决策和每一个考虑,都必须以经济作为首要尺度。管理层 是一种有着多重目的的机构,它既管理企业,又管理管理者,也管理员工和工作。如果这其中却缺掉任何一项,就不再有管理可言。这与人体的器官是否健全健康是同理的。因此,我们在尽力强调管理团队的合作,维持每一个器官的健康,及时医治不健康因素,使这个经济器官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关于管理者,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员工的权力不是来自于管理者授权,而是来自所承担的责任。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它需要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

5、责任但除此之外,绝不能多要一点。CEO 要承担责任,而不是享有“权力” 。书中对权力和职权的描述十分到位。我们有相当部分管理人员一贯对职和权是搅在一起的,不能区分职权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义,把自己的管理职务当作行政权力使用,注重的是为官之道和中国特色的人际关系,有的藐视打压下属,有的工作不负责任,时有瞎指挥现象,有的为个人利益争权夺利、损人利己,甚至弄虚作假、虚报经营业绩,完全违背企业管理的本质,给企业的健康发展留下诸多病原。眼下管理者当务之急就是要克服这种不健康心态,摆正职责位置,真正履行自己的管理责任而不是权力。 关于管理企业。因为企业是经济机构,管理企业是综合性管理,有别于家庭性质小公司的管

6、理。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员工和工作,在这三项职能中,管理企业居于首位。管理企业必须是一项创造性的而不是一项适应性的任务。管理层越是创造经济条件或改变经济条件,而不是被动地适应经济条件,才能把企业管理得越成功。书中第 5 章企业是什么通过对企业的利润、企业的目的、企业的主要功能、企业是实现经济增长点器官、有效利用一切创造财富的资源和利润的功能等等阐述读来也是使人耳目一新,值得我们深刻地去理解。 如从企业的生存发展和企业的责任来看,利润不是企业和企业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经营的限制性因素。利润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企业活动与决策的原因,而是检验企业效能的指标。但是,即使担任公司董事的是天使,尽管他们

7、对赚钱毫无兴趣,还是必须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只有获得充分的利润,才能应对经济活动的风险,避免亏损。利润是企业在营销、创新和生产力方面的绩效结果,也是对企业经营绩效唯一的检验方式。这些讲述阐明了利润的性质和功能,与我们目前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并没有矛盾。 关于管理管理者,书中讲了老福特的故事。老福特密密警察式的管理和唯我 独尊的独裁统治,否定或贬低管理的功能,频繁更换管理者,缺乏管理者是导致老福特衰败的主因。因为在企业管理的本质上,管理层的功能和责任永远因其任务来决定,而不是通过雇主的授权来决定。当事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发生量变之后,管理就必须产生质变,就不能单从企业所有者授权的角度来定义管理的

8、功能,而是因为企业客观的需求而产生管理的功能即将自己无法负荷的工作授权给助手来完成,从而产生了企业必须要有管理者及管理层的必要性。老福特的孙子接手福特公司后,完全改变了老福特的做法。将管理者的管理者的工作动机和愿景导向企业的目标,将他们的意志和努力贯注于现实目标上。通过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管理方式来取代强制式的管理,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团队合作,调和个人目标和共同福祉,实现了福特公司的第二次大发展。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理论值得我们深入去学习,书中对此有长篇的论述。 管理者必须管理,这个意思表述的不是如何对管理者进行管理,而是要求管理者应该懂得如何管理。管理是实

9、质性的工作,因此,管理者的工作应该以能够达成目标任务为基础,应该受到绩效目标的指引和控制。因为上下级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的实质都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权利,所以管理者的工作范围和职权应该尽可能宽泛,尽可能给予管理者最大的工作幅度和职权,让决策权尽可能掌握在实际行动者手中,而管理者对凡是不能明确排除在外的事务都应该视为是自己的职责,从而使企业分目标能够及时高效的得以实现。我们目前的企业管理仅是很初级的,何况管理技术是不能复制的,因而在现有的企业中存在体制机制问题、制度不完善问题、管理知识欠缺问题、管理过程发生的新问题等等不能明确排除在外的事务都应该视为是自己的职责,且尽心尽力的去履职。 关于

10、管理员工和工作。德鲁克就人具备独特的生理特质、能力和限制,将企业的员工视为资源人力资源,应像处理其他资源一样,给予同等的关注。但同时也应该将人当成不同于其他资源的资源,因为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公民权,能够掌控自己是否愿意工作,完成多少工作量以及完成工作绩效的好差,因此管理员工过程需要激励、参与、满足、刺激、领导、地位和功能,因为员工只有通过身属企业的各种职务才能满足这些要求。虽说总经理以下都是企业员工,且都归属为企业资源,但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要注意基层员工和物质资源的 区别,还要注意基层员工与下属管理层的区别,管理层中的技术性人员与其他管理人员的区别,这些都在书中可以找到答案。以上是管理的

11、实践文中提到的一些内容,以及自己的粗浅的认识。 管理的实践是一本好书,还有待进一步的研读和理解,以吸取更多的管理知识运用实际工作中。【关键词】 管理教育;管理要素;管理原则 目 录 篇二:管理的实践读后感.doc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我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已经看过了,这个暑假我又从图书馆把它借来重温了一遍。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 200 年以前。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之源来自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出版的管理的实践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 管理的实践是德鲁克先生在 1954年写成

12、的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著作,也就是这本著作奠定了德鲁克在现代管理学学术史上的奠基人地位,现在还有人把它作为至宝来阅读。 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 更具创新意义的是,德鲁克视社会和企业为有机体。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 ”管理作为企业的具体器官,具有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和工作三个功能。该书具有思想一脉相承、高度洞察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的优点。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无论是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

13、,还是最近非常流行的平衡记分卡,我们都可以在该书中论述中找到源头。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因该感谢这个人彼得.德鲁克,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这是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对德鲁克的评价。 “在所有的管理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的影响最深。 ”这是比尔.盖茨对德鲁克的评价。安迪.格鲁夫这样评价德鲁克:“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美国管理协会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如果说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么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

14、伟大的发明家。 ”一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用他的智慧和思想为世界的管理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可见,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世界。 初次接触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时,我还只是一个刚刚进入大学,对经济与管理不甚了解的女孩,但我很快就被他书中阐述的管理思想所吸引。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形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我最欣赏他的一句话: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他的管理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我大二学习管理学时的思想基础,可以说他的思想已经扎根在我的思想中。他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他独特的观点,形成了一整

15、套的思想体系,从而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 管理的实践也是我看的第一本德鲁克著作,是德鲁克经典的一部著作,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一个整体的管理书籍。我的管理思维也从他的这本书开始,这也许会影响我这一生。德鲁克的确是“大师中的大师” ,大师与普通人最重要的原始区别在于考虑问题维度上高人一筹,一般的书籍如果论及管理都是比较笼统的起个名字“管理学”或者“某某论管理” ,但大师却把自己智慧的结晶叫做管理的实践 ,多了实践两个字,意义便全然不同。 第一,本书不是空洞的讲述管理那些无法落地生根的理论, 第二,本书的概况和总结是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是经得起管理实践检验的,该书自 1954 年首版以来,风靡全球,管

16、理学的奠基和经典之作看来是实至名归。 贯穿全书的三条主线是: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企业以组织的形式存在,管理企业需要由管理者来执行,企业的生命线是创造顾客,创造顾客要由工作来体现,而工作又是员工完成的。因此三条主线不但勾勒了该书的清晰框架,也点明了管理是系统的工作,更加指明管理的范围。 1 企业是什么?大师认为企业唯一目的和根本目的是创造顾客而非单纯的追求利润,因为只有创造了顾客,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利润的追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企业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 中,是构成整体社会环境的一个细胞,企业创造顾客不仅仅是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企业创造的不仅仅与企业发生经济联系行为的顾客,还有一切潜在的社会群体或者分子。因此企业所需要创造的顾客就是整个的社会群体,也就是企业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在 1954 年提出这样的观点,的确是洞察深入。企业管理首要的问题是搞清楚“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关注的是企业运营目前的现实状况,第二个问题回答的是事业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