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679830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八章 产权理论,一、产权的内涵 二、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 四、科斯定理,2,一、产权的内涵,(一)产权的概念 1、瑞安:财产权就是以法律所允许的最独断的方式处理事物的权利 2、阿尔钦: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3,一、产权的内涵,3、埃格特森:个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叫做产权 4、巴泽尔: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或权力构成,4,一、产权的内涵,5、德姆塞茨: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的方式行事的权利;产权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界定人们如

2、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5,一、产权的内涵,6、华斯特:产权是以人们认为合适的办法控制和处理财产的权利;产权是指人们有资格处理他们控制的东西的权利,6,一、产权的内涵,7、史漫飞、柯武钢:个人和组织的一组受保护的权利,它们使所有者能通过收购、使用、抵押和转让的资产的方式持有或处置某些资产,并占有在这些资产的运用中所产生的效益;产权决定着财产运用上的责任和受益;产权并非物质对象,而是一些在社会中受到广泛尊重的权利和义务,7,一、产权的内涵,8、菲吕博腾、配杰威齐: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

3、关系;产权制度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8,一、产权的内涵,9、费希尔:产权是享有财富的收益并且同时承担与这一收益相关的自由或者所获得的许可;产权不是有形的东西或事情,而是抽象的社会关系,9,一、产权的内涵,10、平乔维奇:产权是人与人之间由于稀缺物品的存在而引起的、与其使用相关的关系 11、菲吕博腾、芮切特:有形的物品;不仅有形,还包括无形的物品;法律保护或非法律规则保护的权利,10,一、产权的内涵,(二)产权的构成 1、所有权:产权主体把财产当作自己的专有物,排斥他人随意加以侵夺的权利,11,一、产权的内涵,(1)表明产权主体对客体的归属、领有关系,

4、排斥他人违背其意志和利益侵犯他的所有物 (2)所有者对他的所有物可以设置法律许可的其他权利,即对他的所有权进行分解的权利 (3)利用所有权能收取一定的经济利益,12,一、产权的内涵,2、使用权:产权主体使用财产的权利 (1)使用而不改变原有形态和性质 (2)部分改变其形态 (3)完全改变,13,一、产权的内涵,3、用益权(收益权):获得资产收益的权利 4、让渡权:以双方一致同意的价格把所有或部分上述权利转让给其他人的权利,14,一、产权的内涵,(三)产权的分类 1、排他程度 (1)私有产权:对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权进行选择的权利的分配,15,一、产权的内涵,(2)共有产权:将权利分配给共同体

5、的所有成员 (3)国有产权:由国家按可接受的程序来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产权,并形成对其他人的排斥,16,一、产权的内涵,2、所属关系 (1)绝对产权:界定了有关所有者必须遵守或承担不遵守的成本的行为规范 (2)相对产权:能够施加于一个或多个特定人身上的权利,17,二、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一)产权的功能 1、激励和约束功能 (1)激励:减少不确定性;代际传承的激励 (2)约束:产权界定有利于明确责任 2、外部性内在化,18,二、产权的功能与属性,3、资源配置功能 (1)产权的权利束是影响决策者效用的变量,从而影响行为方式,并进而影响资源配置 (2)产权制度的不同影响经济绩效的不同,19,二、

6、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二)产权的属性 1、排他性 (1)排他性:禁止产权以外的主体参与产权的性质 (2)完全的排他性是很少的,20,二、产权的功能与属性,(3)产权残缺 一种资产的形式、地点或本质的改变 对一种资产的所有权利以一个共同协议的价格转让给其他人 大多数限制是由国家强制的,21,二、产权的功能与属性,2、可分割性 (1)可分割性:一项资产的完整所有权能与其各种具体用途上的权利相分离 (2)可分割性与效率 (3)权利束分割后,最终责任仍归属于其所有者,22,二、产权的功能与属性,3、可转让性(或可处置) (1)可转让性是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 (2)共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可转让性 4、永久性(

7、或安全性),23,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一)排他性产权的起源 1、德姆塞茨的原始产权模型 (1)起源:“相互作用的人们对新的成本收益的可能渴望进行调整的回应” (2)动力:经济价值的变化、技术革新、新市场的开辟、对旧的不协调的产权的调整,24,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2、安德森和黑尔的原始产权模型 3、诺思的原始产权模型 (1)增加了人口变量 (2)产权的演变 A、当某个地区人口的扩展威胁到食物供应时,群落分化形成新的群落,25,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B、当人口压力持续扩大和为了占有公有财产资源而展开竞争的时候,这些资源就会日渐稀缺,单个群落开始不许外来者分享资源基数 C、解决史前人类所面临的

8、公有财产的两难困境的办法就是建立排他性的公有产权,排他性公有产权的建立使群落努力提高资源基数生产率,26,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D、产权的演变过程首先是不准外来者享有资源,然后是制定规则限制内部人员开放资源的程度,27,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4、影响产权形成的因素 (1)要素和产权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 (2)排他性费用 (3)人口压力 (4)资源稀缺程度 (5)技术,28,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5、产权发展阶段 (1)建立排他性的产权制度 (2)建立可转让性的产权制度 (3)与各种组织形式创新联系在一起的产权制度,29,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6、强力产权论(阿姆拜克) (1)产权界定原因:强力

9、(2)产权界定结果: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3)非议:纳入秩序的体系,30,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7、原始产权模型特点 (1)说明排他产权的建立 (2)个体博弈而非集体博弈 (3)原始产权模型以最优化为结果 (4)政府作用不明显,31,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二)产权的保护 1、必要性 (1)没有产权体系,将不会有经济秩序 (2)产权保护有效性决定变量:个人努力;他人分享努力;第三方努力 (3)产权保护使人们获得积累财富的持续激励,32,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2、产权保护的机制 (1)埃格特森:武力;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习俗和习惯法;强制规则 (2)无国家的产权保护机制:意识形态;报复;补偿制

10、度;中立的仲裁者,33,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3)有国家的产权保护 A、政府暴力潜能的优势:对付暴力的暴力;有利于实现社会合作 B、政府保护局限:政府管制的非经济性,34,四、科斯定理,(一)外部性的庇古税和科斯问题 1、传统观点:对外部性征税(庇古税) 2、科斯非议:外部性的相对性;允许谁损害谁,35,四、科斯定理,3、基本图示 (1)假定:价格机制不能解决污染,36,四、科斯定理,(2)企业生产私人边际成本:MC0;污染对他人边际成本:MC1;企业生产社会边际成本:MC*MC0MC1;市场需求:D。 (3)均衡点:E;均衡产量:Q0。当此时,企业私人总成本:OCEQ0;私人净收益:AEC

11、。外部性(强加给他人的总成本):CEF;社会总成本:OCFQ0OCEQ0CEF;社会净收益:ABCCEF。 (4)庇古税:BG(税额)。则企业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均衡产量:Q*;实现帕累托最优。,37,四、科斯定理,4、数例图示 假定:产量与污染量比例为1:1,38,四、科斯定理,(1)横轴:空气数量(产量);纵轴:边际成本(收益或价格);MC:居民边际成本(左往右,此时为污染空气的供给曲线)或边际收益(右往左,此时为清洁空气的需求曲线);DD:厂商边际收益(左往右,此时为污染空气的需求曲线)或边际成本(右往左,此时为清洁空气的供给曲线)。 (2)最优污染量决定:8单位。 (3)庇古

12、税:当交易无法完成,对厂商大于8的产量征收4或大于4的税收,可使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39,四、科斯定理,40,四、科斯定理,(4)另一数例,41,四、科斯定理,(5)最优污染量分析,42,四、科斯定理,5、传统批评:政府不完全信息与不完全理性 6、科斯问题:为何不建立厂商与居民之间的价格机制?,43,四、科斯定理,(二)科斯定理 1、含义:当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允许自由交易,不管产权初始界定如何,最终都能实现社会总产值的最大化,44,四、科斯定理,2、数例图示1,45,四、科斯定理,46,四、科斯定理,3、数例图示2,47,四、科斯定理,48,四、科斯定理,4、结论:交易费用为零时,初始产权

13、界定后,通过交易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实现最优。,49,四、科斯定理,(三)科斯定理 1、内容:交易费用为正时,交易权利的初始安排将影响到资源的最终配置。 2、含义:产权初始界定对效率有影响;权利调整只在总效率增进时才发生。,50,四、科斯定理,3、图示说明 (1)假定:存在数量为6的交易费用,四、科斯定理,0,4,8,12,2,8,12,MC,DD,E,B,C,A,F,(2)图示1及其结果,52,四、科斯定理,53,四、科斯定理,0,4,8,12,2,8,12,MC,DD,E,B,C,A,F,(3)图示2及其结果,54,四、科斯定理,55,四、科斯定理,(4)结论:更大福利的权利初始安排更优

14、4、推论 (1)政府应当选择把权利界定给最终导致社会福利更大的一方; (2)初始权利的界定后,仍可能通过交易来提高社会福利;受限于交易费用,这一过程只体现部分结果。,56,四、科斯定理,5、结论:任何一种权利安排都需要费用,问题的实质在于选择一种费用较低的权利安排方式。,57,四、科斯定理,(四)科斯定理 1、内容:交易费用为正时,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 2、实质:交易费用为正时,政府界定更优产权安排,有可能增进福利。,四、科斯定理,(五)科斯定理相关的定理 1、霍布斯规范定理和规范的科斯定理 (1)霍布斯规范定理:通过建立法律结构,使私人协议难以达成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2)规范的科斯定理:通过建立法律来消除私人协议的障碍,58,四、科斯定理,2、波斯纳定理 “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权利应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59,四、科斯定理,3、政治科斯定理 “如果政治交易费用为零,最优的制度会出现,并与政治权利的初始配置无关”,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