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767086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骨科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骨科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骨科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骨科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科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骨折功能锻炼注意事项一、功能锻炼以病人不感疲劳,骨折部不发生疼痛为度。二、功能锻炼要以恢复肢体的固定有生理功能为中心。三、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1 骨折早期:骨折后 1-2 周特点:局部疼痛,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目的:功能锻炼以促进局部血运,加强新陈代谢,去瘀生新,改善局部症状,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方法: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下肢骨折时做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它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2 骨折中期:骨折后 3-6 周特点:骨折局部症基本消失,骨折端亦基本稳定,骨痂已形成

2、。目的:此期以主动运动为主,锻炼肌肉的舒缩活动和关节活动范围。方法: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从被动到主动,可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3 骨折后期:骨折后 6-10 周特点:骨折临近愈合后,又叫功能恢复期。方法:应尽快恢复机体功能,锻炼关节持重能力,上肢骨折可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使关节各部分都能得到全部锻炼;下肢扶拐者,应逐渐改为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摆腿和旋转动作,促进骨折的完全康复。牵引术注意事项一、牵引是应用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使骨折或脱位整复,并预防和矫正畸形,对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持续牵引有皮牵引、兜

3、带牵引及骨牵引 3 种。二、因肢体或躯干牵引后病人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故病人易产生消极心理。因此,应多与病人谈心,丰富其文化生活,使其分散注意力,愉快地配合治疗。三、牵引前清洁牵引部位皮肤 四、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冬季可穿厚袜套或棉腿套,防止冻伤。五、头部牵引抬高床头,下肢牵引抬高床尾,保持牵引与体重平衡。六、不能随意自行增减牵引重量,不能在牵引装置上盖物。七、牵引后若肢体出现麻木、指(趾)端苍白或发紫、感觉迟钝、不能运动等血运障碍时,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每天主动屈踝关节,防止足下垂。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八、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打背部,以预防坠

4、积性肺炎。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褥疮,可定期翻身、温水擦浴等办法预防。九、牵引撤除后清洁皮肤,骨牵引的针眼需保持清洁干燥,以防伤口感染。石膏包扎注意事项石膏包扎具有固定肢体,防止骨折移位的作用。二、石膏未干燥前,不应覆盖被物,夏季可用电扇,冬天可使用热吹风机或烤灯,以促其速干。三、抬起未干的石膏时要用手掌平托,防止石膏断裂。四、抬高患肢,预防肿胀。五、石膏内部肢体有剧痛时,应及时告诉医生。六、保持石膏清洁干燥,防止大小便污染。七、石膏内的肌肉应定期进行肌肉的舒缩活动。骨科手术一般健康知识宣教手术是骨科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种类很多,范围广泛,包括了四肢与躯干的骨、关节、肌肉、

5、肌腱以及脊髓、周围神经和血管的各种手术,还有部分整形手术。手可影响手术术效果是否理想,不仅仅取决于手术本身的成功,手术前的准备与手术后的配合都效果。为了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请按以下指导进行。一.术前指导:1.饮食: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粗纤维、维生素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多饮水,以保证营养供给,并保持大便通畅。一般手术前 12 小时禁食,术前 4 小时禁饮,以防止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2.活动与休息:卧硬板床,以预防骨折后骨折端刺伤血管、神经肌肉而加重损伤。脊柱结核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以预防病变组织压迫脊髓而致瘫痪或病情加重。3.特殊检查指导:磁共震检查前

6、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如项链、手表、骨牵引针等,以免相互干扰。4.特殊治疗指导:高压氧治疗常用于外伤后肢体血运不良或神经营养障碍的病人。进入氧舱前,应穿纯棉制品,拿掉身上所有易燃易爆用物(如打火机),以免产生火花或引起火灾。5.胃肠道准备:术前 3 日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防术后不习惯卧床排便而致便秘或尿潴留。连续 3 日无大便者,需告诉护士,以便使用药物通便。术前一日需排除肠道淤积大便,以减轻术后腹胀,并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还可预防麻醉后因肛门括约肌松弛而在术中排便造成污染。6.进行手术后适应性锻炼,如深呼吸、咳嗽咳痰。7.个人卫生指导:皮肤准备:骨科手术皮肤准备需超关节范围,而且 3 天前即应开始

7、准备,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前 3 日开始清洗切口局部及其周围皮肤,连续 2 日,术前一日剃除手术区毛发后再次清洗。洗澡、洗头,更衣,剪指(趾)甲。若有手、足癣或皮肤溃烂时尽早报告医护人员。二.术后指导:1.饮食:全麻及硬膜外麻醉术后 6 小时进流质,慢慢过渡到半流质或普食,臂丛麻醉术后 4 小时进食。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糖、富含胶原、微量元素(铜、锌、钙、铁)及含维生素 A、C 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猪皮、肝、蛋黄、豆制品、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及机体恢复。2.体位:全麻术后病人在未清醒前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而引起误吸。四肢手术后,用枕头、支架等抬高患肢使之

8、高于心脏水平,远侧端高于近侧端,以利于血液回流,消除水肿。对石膏外固定术后的病人也应抬高患肢,其肢体摆放,应以舒适、有利于静脉血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则。石膏未干前,避免移动肢体,且勿用手托起石膏,以免由于石膏凹陷引起局部皮肤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大手术后及双下肢不能活动的病人卧气垫床,术后 4 小时开始翻身与按摩,以后每 2-3 小时重复 1 次,以预防压疮。3.护理:出现下述情况表明肢体受压、血液障碍,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处理:肢体剧痛、由痛转为无痛、苍白、失去知觉、发凉、肿胀、麻木等。有伤口引流装置者,防扭曲、松动,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并保持伤口敷料周围皮肤清洁。4.并发症的处理:骨科手术切口均有不同程度的渗血。若出现大出血,切勿惊慌失措,立即用手压迫出血部位以达到止血目的,然后告诉医护人员进一步处理。疼痛:一般术后 24 小时内最为剧烈,以后慢慢缓解,酌情告诉医护人员适当应用止痛剂。尿潴留:术后 6-8 小时不能排尿时,多与麻醉及术中牵拉神经组织有关。用听流水声、热敷并按摩膀胱区等办法诱导排尿,若不能排尿是由于体位不适者,可征得医护人员许可坐起或站起排尿,小儿则由家长抱起排尿。若仍不能排尿可由医护人员进行导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