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事迹调查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6271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战英雄事迹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抗战英雄事迹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抗战英雄事迹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抗战英雄事迹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抗战英雄事迹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战英雄事迹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战英雄事迹调查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战英雄事迹调查报告抗战英雄事迹调查报告篇一:关于走访老红军战士的调查报告关于走访老红军战士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会想到以前为了我国的战争胜利而英勇杀敌战死杀场的一些红军战士们,为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弘扬民族精神,我做了这个关于走访红军老战士的实践报告。 在做此调查报告的过程中,我与几个年老的大叔了解了以前抗战时期的战事,这个走访过程让我了解了很多与抗战相关的事迹。 关键词:八年抗战,抗战时期,百团大战,红军长征。实践主题:走访红军老战士,关爱红军老战士。 实践时间:XX 年 8 月 8 日至 XX 年 8 月 15 日 实践地点: 实践人员: 实践方式:实际当地走访 实践内

2、容:询问老红军们以前所经历的一些事,与老红军们交流一些他们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生活的感受;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一,调查资料 我在准备进行调查之前,我调查了一些与红军抗战相关的书籍,如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 中国新西北和长征行等等。其中长征行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史和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您要知道红军长征的传奇故事吗?您要感受红军长征的悲壮历程吗?您要体验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吗?您要探究红军长征的重大事件吗?您要破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谜团吗?著名学者石仲泉的长征行告诉您:历史,不能遗忘,也不容遗忘。 几十年前长征擎起的熊熊的革命火炬,没有随着长征结束而熄灭,它

3、一直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炽烈地燃烧着,随着历史的发展将会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我近两年的军校时间里,我重新了解了红一、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及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对主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重要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情况作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沿途的民风习俗、礼仪服饰、饮食特产等,都是我们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很多关于长征发生的事迹,而且让深刻的了解到当初抗战期间的不易,所以我们应当更加尊重红军老战士。 二,调查结果及问题 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我知道了以前有参加过红军的老战士们他们都已经上了年纪,他们现在的生活都会有些不易即使社会或国家有对红军老战士们设立了一些优惠政策。但是有一些

4、是无法弥补的,如:有些老战士们的老伴去世了,他们的子女们有常年在外工作,没有人能与他交流,常年孤独寂寞;也有些老战士们的生活现在不能自理,只能依靠子女们,但子女们却又有些忙于工作很少会回家,因此只能找来保姆,是老人们按觉不到家的温暖;有些人没有子女,其只能一个人靠着社会和国家的帮助生活等等。还有些老兵非常的怀念以前当并抗战杀敌的时光。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祖国的不断繁荣昌盛, 我们的革命老红军更是感受到了欣慰与自豪,毕竟,这是当年无数同袍鲜血换来的。三,调查分析 在这次实践调查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如:虽然现在的人均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老红军们并没有因此而感觉到比以前幸福很多,因为他们

5、现在很怀念当初与战士们一起英勇杀敌的日子。他们觉得与战士们在一起唱着军歌,吃这粗粮,杀着敌人随然环境很艰难条件很苦,但是那时的人心底很自然很朴实,不会有太多的杂念。他们都觉得抗战期间与战友们在一起是件很幸福的事。我觉得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是,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很多人的内心都不在是那么的自然纯朴,反而他们的双眼和内心让金钱给蒙蔽了,现在我国很多的优良传统也都慢慢消逝了。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所以,现在的人们应当看轻金钱的地位,要保住我国的优良传统。让老红军们能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四,建议 现在的老红军们很难感受到人性的温暖,造成其的根本愿因是人们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不顾违

6、背了自己内心原本的声音,然后在就是二女们都忙于自己各自的事业,从而忽略了自家老人的内心的孤独的感受。因此,我觉得,我们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应当担起一些重任。如:学会看清金钱在内心的地位;学会与老年人交流让他们在内心感受到快乐;经常组织一些公益的志愿者活动,走访一些福利院,帮那里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他们感到身心愉悦。然后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多向身边的人宣传最老爱幼的优秀美德,使我们的身边都充满爱。 六,结语: 通过对这次的实践调查,我对红军的故事了解了不少,我知道了他们内心的感受是孤独的当没有任何他们一起聊天说话时,我知道他们十分渴望团圆。我知道我在这次实践调查后,我有一个任务就是

7、以后多陪陪老人家多和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多替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使他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在本次活动中,老红军给我们讲述了解放安阳对敌作战的精彩故事,不仅让我们增长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我们爱国主义的精神。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人要以正为贵,官要以廉为贵,学习要以精为贵” 。作为我们学生,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这次活动,让我们牢记历史,不要忘记过去,更要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与时俱进,开创未来。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红旗漫卷下的铁血战士,如今,已英雄暮年。他们的一生,就是一部部红色传奇,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就让我们聆

8、听老红军的故事,感受那风雨激荡的岁月,接受一次荡涤心灵的洗礼。 这次的走访听到的故事比以前书上看到的生动多了,其实对于历史,还是切身的感受对自己震撼最大。看到他们,我了解到了为什么战友之间的感情是被奉为最深厚的感情。我相信这次特殊的“访战友”经历会是我今后学习生活的 精神原动力。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老人宽广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我们应该发扬长征精神,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篇二:塔乡抗战历史调查报告征 文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山西省应县抗日概况 XX 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为了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组

9、织了家乡抗日历史调查活动。我的家乡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曾经也饱受战火侵袭,有过许多令人痛心的往事,也有感人至深的故事。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调查活动,在网上和县档案室查阅资料,回家时探访经历过抗战的老人等等。通过这为期半个月的调查活动,在自己的身边发现了许多抗日战争留下的痕迹,并加以探索和发掘。作为一个已经远离战争的 90 后,我仍沉浸在这段历史中,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启发,并决定一定要把这些事迹记录下来,从而使我们所有人都可以铭记历史,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时刻警醒,爱党爱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我的家乡,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朔州市东部,面积 1667 平方公里,辖 3 镇

10、9 乡,人口 30 万(XX 年)。应县战国为赵地,秦属雁门郡,西汉置剧阳县,唐末置金城县,五代后唐置应州,民国元年改州为县,始称应县。因“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佛宫寺释迦塔而闻名。这里自古以来都是对抗外敌的前沿阵地,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木塔则在多次炮火和自然灾害中屹立不倒,是我们塔乡人的骄傲,也是历代应县人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图腾。 在近代抗日战争中,应县城防设施经多年反复修建,形成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和明暗相结合的营垒,做到了周密而坚固。而且在城周有着一些城墙,这些城墙现在还保留着部分,在我小的时候曾经还爬上去过,看到很多弹孔和类似存放弹药的坑洞。现在已经被文物局保护起来,不让随意攀爬,远远

11、望去,尽是一片沧桑。 1、抗战时间发展概述: 1937 年 9 月 20 日,日寇占领应县。约 23 日,东条英机来应县南山前线视察,在城内见田景傅、高雅斋等维持会成员。24、25、26 日,日军猛攻茹越口,山西军三十四军的三个旅拼命抵抗,最终旅长梁鉴堂以身殉国,繁峙亦陷敌手。至此,雁门关一线失守。1 1939 年 1 月,刘苏同志率领绥游击队第一支队进到应县一带活动,之后进 入浑源整训。6 月,第一支队经整训后,改编察绥支队,进入浑应山川之凌云口、北楼口、茹越口、下马峪一线进行抗日活动。同年夏秋,在察绥支队武装保卫下,创建了应县、山阴抗日根据地,并组建了应山联合政府,同时在山区建立了党的组织

12、和群众抗日组织。10 月国民党白志沂部亦进入应浑山区,与察绥支队搞摩擦,并进行过多次战斗。21940 年,从繁峙划出四个区,从浑源划出两个区,成立中共应县县委,察绥支队改编为雁北支队。后参加百团大战,掩护主力进攻抢凤岭。2 1941 年 2 月 18 日,下社惨案、小石口惨案。 (详见后文)7 月 11 日,穆家庄惨案。 1943 年春,中共雁北地委及雁北支队组织边耀山武工队,深入敌后,开展抗日工作。 1944 年 6 月 3 日起,应县党政军民全力向敌伪统治下的应浑州展开政治、军事攻势,破击敌据点,摧毁伪大村公所。311 月 19 日起浑源城敌四百余应县城敌八百余,分路对我南山根据地进行大扫

13、荡,我根据地民兵摆地雷阵不断予敌重大杀伤,主力部队亦主动灵活打击敌人,军民反扫荡获胜。4 1945 年 5 月,南泉敌警察队长贺玺臣投归我军,与八路军里应外合,一举收复南泉、东安岭、北楼口、下疃等据点。8 月 15 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8 月 17 日,晋察冀边区应县政府为扫清敌伪统治,建立民主政府,安定社会秩序发出布告。18 日驻应日军军政人员撤离应县,南山八路军一举收复小石口。下社两据点,并包围了县城。 2、屈辱惨案: (1)下社惨案: 下社,地处应县东南,距县城 24 华里,由 12 个堡组成,俗称“十二联堡” 。它东西长 1 华里,南北长 5 华里,是大同通往河北、五台的必经之地,

14、为应县的重镇之一。这里有雅典的庙宇祠堂,有林立的商店面铺,有热闹的钱庄字号,人称小天津,不少外地商人也前来经商。1941 年2 月 18 日(农历正月二十三)侵华日军派重兵围袭山西省应县下社十二堡和长城要地小石口,日军驻大同黑田师 团 3000 余人,铁桶似地包围了下社十二堡及长城要地小石口,本地群众、外地客商和部分溃兵全部被围于村内,屠杀我国同胞 1700 余人,在雁北又一次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惨案。(2)小石口惨案: 1941 年 2 月 18 日拂晓,日军 3000 余人突然包围了乔日成军占领的小石口据点。经双方激战,于中午 11 点左右,据点被日军攻陷。日军冲进,对无辜村民展开了血腥屠杀

15、。村民冯天善一家六口全部被杀,大儿子冯进科在街上被日军一枪杀死,其余五人,从地窖里出一个杀一个,全家无一幸免。这天死在日军屠刀和枪弹下的无辜百姓共 27 人,加上乔军阵亡将士,整个小石口尸横遍野,血染城关。 3、反抗群体: 在应县的抗日战争中,南山抗日根据地起到了战略性的作用。南山抗日根据地是指东起应县王宣庄、西至山阴县云水庄一线山区地带,东西长 70 余里,南北宽 20 余里,约 100 多个村庄。 1938 年 2 月,一二 师三五九旅派出 50 余人的武装工作团,开赴山阴县、应县接壤的山区地带,开展敌后游击战和抗日宣传。3 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决定成立应县抗日民主政府,4 月,晋察冀二分区

16、第五团开赴应县南部山区开展武装斗争,在南山地区广大农村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建立工、农、青、妇救国会等群众组织,开展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的宣传,建立了应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人民武装部和自卫队。应县南山抗日根据地初步得到开创。5 月,三五九旅主力七一六团奉命挺进桑干河一线的山阴、应县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扫除汉奸、土匪势力。不久,七一六团政委陈文彬带一个营,开赴应县东安峪一带,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镇压汉奸恶霸。半年之中,在应县西南和山阴东南部一带发展组建了 5 个游击大队,编入正规部队。应县南山抗日根据地得到全面创建和发展,抗日斗争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4、抗日英雄: 近代以来,应县革命志士辉煌史册。抗日和解放战争时,县内大批热血青年, 血洒疆场、名垂千古。幸存者有张子珍、刘忍、刘苏、解放后均为我党我军高级干部,授予少将军衔。后人为了纪念革命烈士们,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塔,坐落在县城正北城墙原址。纪念碑为正四棱柱形,高 5 米,镌刻有 539 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牺牲的指战员和地方干部早期革命英烈。烈士塔前竖有曹汝谦、刘苏烈士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