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

上传人:Wt****f 文档编号:56761929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木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观点。,林庚,背景回放,说“木叶”选自唐诗综论,是一篇以意象为切入点,来谈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艺术论文,极具见识。“木叶”的话题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作者却能抓住诗歌艺术的某些精微之处,穿透概念,揭示出躲藏在概念背后我们平时不易察觉的东西,然后凭借自己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等意象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代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袅

2、袅 照浦 褒扬 灼灼 亭皋 寒砧 涔阳 万应锭 言筌 窸窣 迢远,nio p bo zhu go zhn cn dng qun x s tio,一 初读课文 红色的字注音,袅袅 灼灼 寒砧亭皋 萧萧 疏朗 窸窣 冉冉 缠绵 绵密 迢远 相去无几,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明亮鲜艳的样子。 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 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象声词。此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拟人法 柔和紧密的样子。 遥远。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解释词语的含义,【二读文本 整体把

3、握 略读】梳理文章的脉络层次(提示:概括每个自然段大意,依据说理的思维格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再结合关键性的语句),阅读第一自然段,1.作者引用了哪些诗人的哪些诗句? 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王褒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2.作者举出这些诗句,其用意是什么?-说明“木叶”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引出本文所谈论的话题。,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古诗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用的是 “木叶

4、”,又发展到用“落木”。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木”字上。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使“木” 具有落叶的特征。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微黄,有干燥感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第5段:,第6段:,第7段:,【小结】思考:文题“说木叶”表明了作者的论题,作者就此论题阐述了自己怎样的看法?作者从传统的意象 入手,论述了古代诗歌语言 的特点。,“木叶”,暗示性,返回,本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第一部

5、分大量援引古诗词,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子,可以援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例证,可以使得对道理的分析有根有据;三是增强文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返回,古诗歌中为什么用“木叶”不用“树叶”?,研析课文,列举古诗词中诗句,“木”与“树”进行比较,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没有落叶的形象 ;,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高,是落叶的景况。,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

6、木千山”的空阔吗?,“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树,木,高,26,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饱满,枝叶繁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落木千山,空阔,返回,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说说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木,树,“木”比“树”更显得单 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为何具有这个特征?(读第5段) “木”与“树”的暗示性,木,木头、木料、木板,(“叶”排斥),树,繁密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叶”一致),阅读第6自然段,探究

7、“木叶”与“落叶”,“落木”与“木叶”的不同。,思考: 1.“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从颜色的暗示性来说,树给我们怎样的暗示? 3.“木”为何会有这一艺术特征? 4.通过比较,结合4、5自然段的分析,归纳“木”与“树”在特征、意味、场合上有什么不同。,树,木,疏朗的清秋的气息,木,比较1:品读课文4-6段,说说“木”与“树”在特征、意味和场合上有什么不同?,特征,意味,场合,树,木,繁茂的枝叶 碧绿湿润 褐绿色的树干 密密层层的浓阴,落叶的因素 黄色、干燥木质的树干,饱 满 生机活力,单 纯 空 阔 疏 朗,春夏之交,秋风叶落,比较2:“树叶”与“木叶”、“落叶”、 “黄叶”、“落木”的意

8、味有何不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静夜四无邻,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比较2:“树叶”与“木叶”、“落叶”、 “黄叶”、“落木”的意味有何不同?,湿润、繁茂,微黄、干燥,疏朗与绵密交织,疏朗、空阔,水分、繁密,微黄、湿润,38,木叶,微黄干燥,疏朗空阔,落木,返回,木 叶,1.属于风,属于爽朗的晴空,属于秋风叶落的季节 。2.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有疏朗与绵密之意。3.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之意。,木 叶,树 叶,疏 朗空 阔,绵 密 饱 满,相去无几,一字千里,?,暗 示 性,全 文 总 结,意象

9、,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其实,课文中提到的“木叶”“落木”“落叶”等,我们在诗歌鉴赏时一律称它们为“意象”。 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而多个意象组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都说“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而我们知道,“意象”中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 因此说,“意象”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个突破口,是一把通向诗歌殿堂的金钥匙。 抓住意象的特征,揭开“意象”的暗示义的神秘面纱, 我们就可以在诗歌的“言有尽”里体会出“意无穷”。,规律总结: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的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

10、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阅读下列诗句,说说它们的特定文化意味。,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例如: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13,1、酒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4)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结: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象征。,2、梧桐、

11、雨(1)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2)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4)窗在梧桐叶底,更黄昏细雨,枕前前事上心来,独自个,怎生睡。结:雨由于其丝丝缕缕、淋淋淋漓的特点,成为哀伤、愁丝的象征;而梧桐一叶知秋,也是牵愁惹恨的事物,是凄苦的象征。两者叠加,雨打梧桐的声音,更是愁上加愁,让人心中愁绪无从排解。,拓展练习,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忧愁情绪,离别之情,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期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怨恨之情,思念之情,脱俗之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圣洁 坚贞,1、课后第二题2、想一想,意象的内涵是否绝对固定?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咏 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