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调心安神法治疗早搏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674856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刺调心安神法治疗早搏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针刺调心安神法治疗早搏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针刺调心安神法治疗早搏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针刺调心安神法治疗早搏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针刺调心安神法治疗早搏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刺调心安神法治疗早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调心安神法治疗早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刺调心安神法 治疗心脏过早搏动,王锐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分类,根据早搏的起源分为:房性早搏 常见房室交界性早搏 少见室性早搏 最常见,早搏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 临床表现为患者自感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常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耳鸣、眩晕等,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发作。 针刺调心安神法治疗该病效果满意。,治疗方法,治法:调心安神。以手厥阴、督脉经穴为主,用平补平泻法或补法。 处方:灵台、神道、内关(双)、百会。,针刺操作,患者先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选择长度为1.5寸的毫针,灵台、神道向上斜刺0.81.2寸,使针感向

2、前胸或侧胸部放散,用震颤法快速小幅度行针12min后起针。,针刺操作,取仰卧位,百会向前或向后平刺0.51.0寸,出现紧胀感 。双侧内关分别直刺0.51.0寸,得气后持续捻针23min,尽量使针感向上臂和胸部传导,以求气至病所。,针刺操作,双侧内关接电针治疗仪,一组导线的两个接头分别连接两个内关,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有感觉或能耐受为度,留针20min。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56次, 1012次为1疗程。,按语,本病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导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而发病。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灵

3、台,为古时君主宣德布政之地,喻心。本穴在第六胸椎棘突下,内应心,故名灵台。会元针灸学:“灵台者,心灵之台也。上有心俞,下有膈俞,中有黄脂膏垒如台,其两旁为督脉之所系,阳气通其中,心灵居上,故名灵台。”,按语,按语,神道,经穴释义汇解:“穴在第五椎节下间,应心;心藏神,穴主神,为心气之通道,主心疾,故名神道。”会元针灸学:“神道者,心藏神,心俞在椎两旁,其统系于背,心神仗督阳之气,所行之道,故名神道。”,按语,灵台、神道与心的位置关系,医经理解:“灵台,在六椎节下间,神道在五椎节下间,心之位,故有神灵之称也。”可以看出两穴与心脏存在着密切联系。,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是络穴、八脉交会穴。 现代研究表明,内关穴对心脏有相对特异性,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率,改善心脏供血。,按语,按语,百会,为手足太阳、督脉、足厥阴经之会。针灸大成“主惊悸健忘”。具升阳举陷,益气补虚之力,可交通阴阳,调节全身气机。,按语,“心悸”、“怔忡”的发病虚实夹杂,但以虚证居多,针刺以灵台、神道、内关、百会为组方,施以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共奏安神定悸之功。,临床根据不同证型,结合辨证取穴,恰当施用补泻手法,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按语,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