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化和网络化背后组织理论发展及困境邱泽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74768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65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背后组织理论发展及困境邱泽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背后组织理论发展及困境邱泽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背后组织理论发展及困境邱泽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背后组织理论发展及困境邱泽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背后组织理论发展及困境邱泽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背后组织理论发展及困境邱泽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工厂化和网络化背后组织理论发展及困境邱泽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 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邱 泽 奇内容提要: 本文分三个时期回顾了组织理论的发展 : 第一个时期是 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组织研究的重点是组织内部劳动分工 、 人际关系,以及组织决策和管理 ,没有形成对组织的系统研究,也不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 。第二个时期是 4060 年代 ,对古典命题的反动促进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组织研究, 特别是西蒙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系统论的应用,马奇等人的努力更使组织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 。第三个时期是 70 年代以后,对前人研究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以实证主义传统为主流的一 系列理论流派, 包括权变理论 、 资源依附理论 、 种群生态理论、制

2、度主义理论等; 80 年代中期以后 ,反主流的理论逐步产生影响 ,譬如文化理论、 后现代主义理论等。最后 ,本文还简要地分析了经典假设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认为在迈向网络化的今天 ,以工厂化为背景的组织理论经典假设已经面临困境。在进入讨论之前 ,有几点必须先作交待。第一, 在组织研究的发展史上, 不存在一个自成体系的组织理论 。人类关于组织的研究虽然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但是作为社会科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 ,却是本世纪 40 60 年代的事情( Scott , 1994 ; Hatch ,1997 ,27) ,在漫长的史前和短暂的历史中 ,组织研究并不像某些社会科学如经济科学那样是一门所谓的学

3、科 。事实上 ,现代社会科学甚至人文学科都有自己的组织研究 ,1961 年孔兹( Koontz, 1961,174 188) 对组 织理论的发展曾经有过这样的评论 ,“那是一个语义的丛林” 。因此, 也就不存在一门所谓独立的、 单纯的组织科学 ,各种组织研究自然涉及并反映各个学科关于组织的信念 ,组织研究所形成的各种理论和观点也没有办法构成一个系统,自然不可能建立一个学术史的叙述框架 ,将所有的理论包括在其中 。同时 ,社会科学今天的发展已经在摆脱传统的模式 ,特别是以研究对象划分学科的模式 ;这就是说 ,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将“组织”独占为本学科的独特研究对象 ,学科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依靠其对同

4、一对象的独特视角。但是 ,本文并不打算单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反映组织研究的发展,而是在历时性叙述的同时希望综合地反映组织研究的各种主流问题和观点 。同时,我也充分地估计到 ,“综合地反映”往往会挂一漏万, 往往会有把问题简单化的嫌疑 ; 不过,我将尽1这篇文章的第一稿成文于 1994 年, 当时并没有准备发表。在写作的过程中, 我特别和斯坦福大学的斯格特( W . Richard Scott) 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的弗里格斯坦( Neil Fligstein) 教授、英国克兰菲德商学院的哈奇( Mary Jo Hatch) 教授、皮兹堡大学的谢弗里兹( Jay M . Shafritz) 教

5、授、犹他大学的奥特( J. Steven Ott) 教授多次交换意见, 他们毫 无保留地给我介绍了组织研究的最新发展, 并坦率地表达了他们对组织理论的看法和意见, 还为我提供了一些最新 的、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资料。另外, 在写作期间与杜克大学周雪光教授深入的交谈也使我获益匪浅。在此一并表 示感谢。社会学研究1999 年第 4 期量做到不脱离主流问题、不丢掉主要观点。第二 ,组织研究中也不存在统一的概念体系。譬如 ,对于“组织”的定义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难题 。不可否认的是, 在这样复杂且歧义性极大的研究对象中产生出来的观点和理论不可能不会千差万别 ,甚至相互之间根本对立和很难进行比较和对话 。这

6、些都是本文的叙述必须面对却又无法克服的难题 。为了行文的方便 ,在后面的讨论中我将不得不采用一些简单化的方法 ,譬如历时 、 分类 、 比较等方法 。第三 ,在后面的叙述和分析中 ,对某些学科的组织研究可能会有较多的叙述 ; 对另一些学科的观点可能会叙述较少 ,甚至根本就不提及 。这并不是因为我认为那些学科的研究和观点不重要或可以忽略, 而是因为我对那些学科的组织研究缺乏了解 。我希望本文的这个缺陷不至于引起误会甚至误导。第四 ,在人类社会众多的组织中,研究者们情有独钟的是企业组织 ,许许多多的组织理论多是基于对企业组织的观察和分析 。在后面的讨论中 ,我也无法回避这个历史事实; 不过 ,我将

7、尽力顾及从非企业组织中产生的观点和理论。第五, 本文的基本资料来源于英语文献。斯格特在 90 年代中期讲过这样一句话 ,60 年代以后 ,组织理论的前沿显然已经在美国 ,美国组织理论发展不仅代表了英语世界的组织理论前沿,也代表了世界同一领域的前沿 。哈奇也说 ,也许德国人或者法国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 ,以英语发表的组织理论文章和著作的确代表了学术界的最新发展。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 ,我无法包括法语、德语和其他外语的文献 。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组织研究的理论来源和早期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 ,主要介绍古典社会学理论和组织管理实践对组织研究的影响 ,特别是霍桑实验的影响和巴纳德; 第二

8、部分评介转折时期的组织理论 ,特别是 60 年代组织研究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出现; 第三部分分析受系统论影响的理论创新直至 80 年代后期组织研究的发展, 评述权变理论、资源依附理论 、 群体生态学理论、 新制度主义理论 、 文化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 ; 第四部分简要分析工业社会发展和组织理论经典假设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理论的困境 。一、两个来源和巴纳德( 一) 两个来源现代组织理论观点的复杂性也许与其具有歧义性甚至相互对立的两个来源有关: 社会学传统和管理学传统。1.社会学派涂尔干( 1858 1917) 对组织研究的影响主要来自他 1893 年出版的劳动分工论( De laDivision

9、du Travail Social) ( Durkheim ,1949) 。全书分三卷 15 章论述了工业社会中劳动分工的作用、原因和分工的各种变体, 强调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结构转变 ,及随着专业化成长的等级制度和相互依赖关系 。特别是 ,他通过自杀与工业社会的关系, 阐述工业化对人类生活的冲击和影响,并由此强调组织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区别、分工的规则性 ,以及劳动分工对人类“社2弗里格斯坦( Fligstein) 认为, 还有一个经济学传统, 并一再强调了经济学传统的重要性, 特别是康芒斯( J. R. Com- mons) 、科斯( R. H. coase) 和熊彼特( J. A . Sc

10、humpeter) 的影响。会需要”的满足等,从而把人类的生产组织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视角启发了后来的工业组织心理研究、组织行为研究 、 组织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冲突研究等 。韦伯( 1864 1920) 对组织研究的影响来自于他的科层制理论。在一生的学术探索中 ,韦 伯也致力于解释工业社会的特质。在经济与社会和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中, 韦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人们称之为理想科层制的组织理论 。与封建社会比较, 韦伯认为工业化的首要特点是走向“理性”的社会和经济过程。早期的社会权威主要来自个人魅力和传统的社会结构力量 ,但是 ,“理性化”却使得权威的产生走向非人格化和脱离传统( Gert

11、h and Mills,1948 : 197 244; Hage, 1980,25) 。在韦伯那里 ,组织理性和技术理性被相提并论 ,总的目标是提高效率 ,他启发了后来者从组织的技术层面寻求效率 ,并因此产生一批从组织结构 、 分工、 职责等角度进行探讨的研究成果 。 马克思( 1818 1883) 对组织研究影响深远的理论是他关于劳动异化的观点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 ,马克思认为, 人类为了生存而劳动, 为了生存而协作, 在劳动和协作中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进而构成了社会和文化的世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在人和人的关系中 ,资本家

12、占有资本( 而资本是构成早 期工业生产的控制性要素) ,资本家很自然就成为了工人的主人 ,他们通过雇用、解雇、挑动竞争、 制定报酬等级等等,直接控制工人的生产行为和社会行为。换句话说, 在资本家那里 ,工人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 ,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效率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企业中,工人的行为已经超出了资本家完全的范围 ,而成为被市场驱动的一部分 ,即由工人生产的产品所 能够获得的利润在控制, 工人变成了自己劳动的奴隶。马克思的理论至少为后来的组织研究提供了这样几个核心概念 : 控制、 合作、冲突、权力分配 、 组织与环境 ,并对工业社会学、组织研究中的冲突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

13、。 2.管理学派与韦伯和涂尔干同时代的泰勒( 1856 1915) ,是工业革命以后第一个从工作环节详细研究效率问题的人 。在泰勒( Taylor,1947) 看来 ,机器虽然被引入生产作业 ,但管理并没有脱离手工作坊的传统 。泰勒认为每一工种都有最优化的动作和最省的作业时间, 每个工人在规定 的时间内应该可以完成一定的任务 ,每一岗位的作业时间与任务量就是它的职能。所谓职能化的组织即强调组织分工 ,使组织的职能向任务单一化方向发展 。如果可能,应建立和保持这样的组织: 把各管理人员的工作限定在执行单一的 、 主要的管理职能上。因此 ,效率的源泉主 要是管理者 ,对于整个组织而言 ,有效工作程

14、式的设计与执行均是管理者的责任 ,工人只是执行者 。从组织理论发展的意义上 ,泰勒的贡献在于一方面把管理从作业中分离出来,强调监督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在组织中引入了客观测量机制 ,并相信无论是作业者还是管理者 ,都会在客 观测量面前形成共识 ,并因此获得组织的效率 。就在泰勒忙于动作分解和作业实验的时候,人们称之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约尔( 18411925) 还在井下指导挖煤 。在 30 年的实际管理工作中, 法约尔从一个工程师成长为公司的负 责人 ,并形成了他称之为“行政理论”的组织管理理论。3中文译本可参见人民出版社的版本。韦伯自己并没有以“经济和社会”和“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为题

15、进行写作, 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后人根据韦伯 生前的散稿编辑而成, 有些小标题甚至就是编者加上的。1919 年法约尔( Fayol ,1949) 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 从功能上讲述了管理活动的五种职能和十四条原则。五种职能为: 计划, 为最高管理阶层的主要责任; 命令 ,是一种建立在职位和权威基础上的工作方法 ,它设法让每个人都能履行自己的职能; 协调, 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这是管理过程的核心 ; 控制 ,使所有的活动都按照规定的标准和下达的命令来进行; 组织,是根据所订立的目标 ,诠释企业的结构,使之成为达到目标的工具和行动的准则。围绕五项职能,法约尔还阐述了十四条管理原则。在这里,

16、虽然法约尔把“组织”当作了一项职能要素 ,但实际上他是将其当作了一项基本的管理活动 。再综合法约尔的其他著作, 则法约尔的组织理论大致包括了组织原则、 组织形态与组织功能三部分 。在组织原则中, 法约尔强调分工、权责、统一指挥和层级制度以及其中的例外,如为了提高办事效率 ,可以绕过层次管理途径而在部门之间建立解决问题的直接联系渠 道。在组织形态中, 法约尔重视控制幅度大小问题 ,他认为每一个领导职位所指挥管理的下属的数量应合理, 若太少 ,则不合效益 ; 反之 ,又无法掌握细节。在组织功能里, 法约尔论述了参谋部门的职能, 譬如对领导人的日常工作、 通信、接待 、案卷的准备与研究工作给予多种帮助 ;联络与控制; 以及开展预测工作,制订与协调各种计划 。法约尔的经验总结引发了后来关于控制幅度 、 例外( 甚至权变理论) 、 部门化 、 命令的单位 、等级制等的专门研究和讨论。他对分工与协调的叙述使“集体精神”成为组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 人际关系理论和均衡理论在本世纪 20 年代以前,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对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