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函数的性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684403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函数的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波函数的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波函数的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波函数的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波函数的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波函数的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函数的性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15,11,1,波函数的性质,波函数的性质,2018/10/15,11,2,粒子图像,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曾经经历过激烈的争论。 与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的情况一样,可以对电子的双缝干涉进行多时间段实验。,结果显示,可以将实物波理解成大量粒子形成的疏密波。 然而,单个电子就具有波动性。 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理解氢原子的量子特性。 也可以将实物波理解成空间中连续分布的波包。,粒子图像:,波包图像:,2018/10/15,11,3,波包图像,把波包的想法用到非相对论性自由粒子:,波包的群速度,正是粒子的运动速度。,波包中不同波长的成分速度不一样! 结果发现,波包的宽度即粒子的线度将随时间改

2、变。 这与实际观测到的结果明显矛盾。 看来,无论把实物波理解成疏密波还是波包,都带有片面性,不能完整地反映实物的量子特性。,电子究竟是什么?,2018/10/15,11,4,波粒二象性,在经典力学的观念中,一个粒子有确定的质量和电荷,并有确切的位置和运动轨道;一个波则对应某种实在的物理量的变化,并呈现出相干叠加性。 根据经典的粒子观,如果电子是粒子,它在双缝实验中必定只穿过一条缝,因此不可能生成干涉图样。 根据经典的波动观,如果电子是波,就不可能在屏幕上打出一个一个分立的光点。 因此,电子在穿越双缝时必定表现出波的行为,而在接触屏幕时则表现出粒子的行为。 这意味着电子所呈现的粒子性,只是经典粒

3、子概念中的颗粒性,并不与确切的轨道相联系。 而它所呈现的波动性,只是波动中最本质的叠加性。并不与实在的物理量的变化相关联。,2018/10/15,11,5,薛定谔方程,电子干涉实验的结果表明,单次撞击是不可预言的。 尽管如此,由于每次做实验都得到相同的干涉图样,因此,干涉的总体图样是可以预言的。 统计图样的可预言性表明,德布罗意波也是可预言的。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欧文 薛定谔找到了预言德布罗意波的数学方程,叫做薛定谔方程。 这是一个二阶的线性偏微分方程:,波函数,代表粒子的总能量,代表粒子的动能,外力的作用改变粒子能量的方式,拉普拉斯算符,2018/10/15,11,6,波函数疑难,薛

4、定谔方程是牛顿运动方程在量子理论中的等价物,是量子理论中的基本方程,也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假定,其正确性只能靠实验来检验。 牛顿运动定律预言了粒子在外力作用下的精确行为, 与牛顿运动定律相似,薛定谔方程也预言了实物粒子在外力作用下的行为方式(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有助于阐明和预言大自然的行为, 但是,它并没有解决量子疑难: 一个电子通过双缝干涉仪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电子走的路径实际上是哪一条? 电子的干涉图样的本质是什么? 波函数到底代表了什么? ,2018/10/15,11,7,干涉图样的概率性,1926年,玻恩提出:干涉图样必定代表了每一个电子的概率图样:,概率是对事物的可能性程度的度量。 凡

5、是一个特定实验的结果不确定,但多次重复的总的统计结果可以预言时,概率就起作用; 对于一次无欺诈的投币实验,正面或反面朝上的概率都等于50%; 投币实验是宏观的实验,它的概率遵从牛顿定律到很高的近似程度。,一个电子在多次相同的实验中的统计结果; 许多电子在一次实验中的统计结果; 波函数实际上代表了电子在空间中出现的概率。,2018/10/15,11,8,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更确切地说,电子的波函数 一旦给定,则,表示在r点附近的体积元 中找到粒子的概率。,其中 叫做概率密度,在实验中代表干涉图样的强度分布。,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因此,实验给出的干涉图样代表电子在屏幕上出现的概率分布。,沿着这条思路,

6、玻恩得出结论:,伴随着每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实际上是该电子出现的概率波。,原则上说,投币实验的结果是可以预言的。每次投币的不确定性只是由于对实验细节的无知引起的; 量子事件甚至原则上就不可预言。,2018/10/15,11,9,波函数的归一性,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赋予波函数明确的物理意义,从而在物理上对波函数提出了若干要求: 1.在任何有限体积中找到粒子的概率是有限的。,有限值,一般情况下,这意味着波函数本身必须是有限的。 2. 由于粒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总和为 1 ,因此,波函数满足归一化条件:,如果波函数尚未归一化,即,在这个尚未归一化的波函数前面乘上一个常数因子,构造出一个新的波函数:,20

7、18/10/15,11,10,构造归一化波函数,于是,在全空间找到粒子的概率,让这个新的波函数满足归一化条件,归一化因子,由此得到了一个新的、满足归一化条件的波函数。 由于量子理论只讨论粒子在空间中各点出现的相对概率,因此,波函数有一个常数因子的不确定性。 这意味着 与 描写粒子的同一个量子态。,这一点与经典力学中的波函数有显著的区别。,粒子在作一维运动时处于如下的状态,,计算归一化因子,求出找到粒子的可能性最大的位置?,2018/10/15,11,11,波函数是单值的,3. 为了保证概率密度的确定性,要求波函数是单值的和连续的。 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表明,只能给出在一定范围内找到粒子的概率,不能确定粒子一定在某个位置。 除了统计解释对波函数提出的一般要求外,具体的物理情况如势能的性质和边界条件等,对波函数也提出一些特别的要求。 1. 当势能是坐标的连续函数时,波函数的二阶导数是存在的。这就要求波函数及其对坐标的一阶导数是坐标的连续函数。 2. 如果粒子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就要求波函数在无限远处的值必须趋于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粒子处于束缚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