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神经系统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6658052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节神经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8节神经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8节神经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8节神经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8节神经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节神经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节神经系统(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概述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的区分见表 11-1。 表表 11-111-1 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的区分 脑 中枢神经 脊髓 脑神经 按 部 位 分 脊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 按分布分 躯体神经 神经系统区分神经系统区分 神经系统虽难记神经系统虽难记 区分开来就容易区分开来就容易 中枢神经脑脊髓中枢神经脑脊髓 脑脊神经记心里脑脊神经记心里 脑神经,十二对脑神经,十二对 脊神经,三十一脊神经,三十一 躯体内脏有分布躯体内脏有分布 感觉运动不分离感觉运动不分离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

2、语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 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4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5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构。 7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内,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 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一、脊髓 (一)位置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接延髓,下端平第 1 腰椎体下缘。新生儿下平第 3 腰椎, 故临床常在 3、4 或 4、5 腰椎之间进行穿刺。(二

3、)外形 脊髓呈前后略扁的细长圆柱状,长约 4045cm。主要外形可归结为六纵沟、二膨大、一圆锥、一终 丝。 1六纵沟 前正中裂1、后正中沟1、前外侧沟2、后外侧沟2。 2二膨大 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3一圆锥 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 4一终丝 脊髓圆锥下续为终丝,周围被马尾包绕。 (三)脊髓节段 1概念 每段脊神经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脊髓节段,简称脊髓节。 2节段分布 共 31 节,其中颈节 8、胸节 12、腰节 5、骶节 5、尾节 1。3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颈节 14:与同名椎骨基本平齐。 颈节 5胸节 4:与同名椎骨减去一椎后平齐。 胸节 58:与同名椎骨减去二椎后平齐。

4、胸节 912:与同名椎骨减去三椎后平齐。 腰节 15:相当于第 1011 胸椎体。 骶节 15、尾节:相当于第 1 腰椎体。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三十一脊髓节段三十一 节椎名同位不一节椎名同位不一 颈节一四还算齐颈节一四还算齐 颈五胸四减去一颈五胸四减去一 中胸减二下减三中胸减二下减三 腰节平胸十十一腰节平胸十十一 骶尾节对一腰椎骶尾节对一腰椎 定位诊断有据依定位诊断有据依 (四)内部结构 1灰质 位于中央管周围,整体上呈柱状,断面似蝶形,分前角、后角、侧角等。 (1)前角: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参与前根的组成。 (2)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

5、受后根的传入信息。 (3)侧角:含有内脏运动(即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元的胞体,此角只存在于 T1L3节段。在 S24节 段相当于侧角位置有副交感神经元的胞体。脊髓灰质特征脊髓灰质特征 纵行三根柱纵行三根柱 横断似蝶舞横断似蝶舞 前动后感觉前动后感觉 中间要自主中间要自主 2白质 位于灰质周围,由上行、下行的纤维束构成。被表面纵沟分为三部,即前索、外侧索、后索。 (1)前索:上行纤维是脊髓丘脑前束,下行纤维束是皮质脊髓前束。 (2)外侧索:上行纤维是脊髓丘脑侧束,下行纤维束是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合为脊髓丘脑束,传导躯干和四肢浅感觉。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 髓侧束合为皮质脊髓束,

6、管理躯干和四肢的随意运动。 (3)后索:为上行的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四肢深感觉。 脊髓白质特征脊髓白质特征 脊髓白质三个索脊髓白质三个索 下行运动上感觉下行运动上感觉 薄楔在后深感觉薄楔在后深感觉 外侧前索是混合外侧前索是混合 皮质脊髓管运动皮质脊髓管运动 脊髓丘脑浅感觉脊髓丘脑浅感觉 (五)脊髓功能 1传导 2反射 二、脑干二、脑干 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脑干、小脑、间脑、端脑。脑干属于脑的一部分。 (一) 脑干分部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 (二) 脑干位置 位于颅后窝,自枕骨大孔至蝶鞍之间。 (三)脑干外形 下端较细,与脊髓表面沟裂相续,中上部较宽大。1腹面观 (1)延髓:主要结构

7、有锥体和锥体交叉。 (2)脑桥:借延髓脑桥沟与延髓分界。主要结构有基底沟等。 (3)中脑:主要结构有两个大脑脚和脚间窝等。 2 背面观 (1)延髓:主要结构有薄束结节、楔束结节。 (2)脑桥:脑桥和延髓之间是菱形窝。菱形窝两侧有与小脑相连的小脑脚。 (3)中脑:有四叠体,即两个上丘和两个下丘。上丘与视觉反射有关,下丘与听觉反射有关。 (四)脑干内部结构 1灰质 脑干灰质不再是连续的灰质柱,而是灰质团块,称为神经核。 (1)脑神经核 分为躯体运动核、躯体感觉核、内脏运动核、内脏感觉核。大多位于相关脑神经的深面。 1)躯体运动核:包括特殊内脏运动核,主要有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

8、运 动核、面神经核、舌下神经核等。 躯体运动核躯体运动核 动眼滑车展动眼滑车展 三叉舌下面三叉舌下面 疑副运动全疑副运动全 2) 内脏运动核:主要有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等。 内脏运动核内脏运动核 动眼副,上下涎动眼副,上下涎 迷走神经副交感迷走神经副交感 3)内脏感觉核:只有一个孤束核。4)躯体感觉核:包括特殊躯体感觉核和一般躯体感觉核,前者有前庭核、蜗核,后者有三叉神经 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感觉核感觉核 内脏感觉孤单单内脏感觉孤单单 躯体特殊和一般躯体特殊和一般 前庭蜗核较特殊前庭蜗核较特殊 三叉感觉分为三三叉感觉分为三 注:孤孤束核 (2)

9、传导中继核 主要为薄束核和楔束核,分别接受薄束和楔束的纤维。 2白质 由上行和下行的纤维束构成,主要包括四个丘系。 (1)内侧丘系: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传导躯干和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 (2)外侧丘系:由蜗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传导听觉。 (3)脊髓丘系:由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合成。 (4)三叉丘系:由三叉神经感觉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传导头面部浅感觉。 脑干白质脑干白质 脑干白质四丘系脑干白质四丘系 传导感觉丘脑去传导感觉丘脑去 内侧发自薄楔核内侧发自薄楔核 外侧丘系蜗核起外侧丘系蜗核起 三叉丘系三叉核三叉丘系三叉核 脊髓两束并一体脊髓两束并一体 (五)脑干的功能 1传导 2反射的

10、低级中枢 3脑干网状结构有维持大脑皮质觉醒的作用。 三、小脑三、小脑 (一)位置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延髓和脑桥的后方。 (二)外形主要有小脑半球、小脑蚓、小脑扁桃体等结构。 小脑扁桃体:位于小脑的下面,邻近枕骨大孔,当颅内压升高时,可挤向枕骨大孔压迫延髓,形 成小脑扁桃体疝,而危及生命。(三)内部结构 表面为皮质,深面为髓质,髓质中含小脑核。 (四)功能 1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张力 3协调肌群运动 小脑功能小脑功能 小脑本领强小脑本领强 平衡肌紧张平衡肌紧张 协调肌运动协调肌运动 千万莫损伤千万莫损伤 (五)第四脑室 1位置 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底为菱形窝,顶伸入小脑内。 2

11、沟通 下通脊髓中央管,上通中脑水管,借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四、间脑四、间脑 (一)位置 间脑位于中脑的前上方,大部被大脑半球所遮盖。 (二)分部 主要有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及内、外侧膝状体等。 1背侧丘脑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分为前、内侧、外侧三个核群。 腹后核:位于外侧核群,是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中继站。 2下丘脑 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主要包括视交叉、漏斗、乳头体、灰结节、垂体等。重要的核团有:(1)视上核:分泌加压素。 (2)室旁核:分泌催产素。 3内侧膝状体 与听觉反射有关。 4外侧膝状体 与视觉反射有关。 间脑间脑 下丘脑,在前下下丘脑,在前下 后上

12、背丘是一家后上背丘是一家 听视反射内外膝听视反射内外膝 室旁催产视上压室旁催产视上压 (三)第三脑室 1位置 是位于间脑正中的矢状位的裂隙。 2沟通 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借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五、端脑五、端脑 由左、右大脑半球构成,连接两半球的是胼胝体。 (一)大脑半球的外形 1三个面 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三个面。 2三个叶间沟 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 3五个叶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4主要沟回 (1)额叶: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2)顶叶:中央后沟、中央后回、角回、缘上回等。 (3)颞叶:颞上沟、颞下沟、颞上回、颞

13、中回、颞下回、颞横回等。 (4)内侧面:扣带沟、距状沟、侧副沟、扣带回、中央旁小叶、海马旁回等。(5)下面:嗅球、嗅束等。 (二)大脑半球内部结构 1大脑皮质机能区 (1)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2)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3)视区:距状沟两侧皮质。 (4)听区:颞横回。 (5)语言中枢 1)听觉语言中枢:缘上回。 2)视觉语言中枢:角回。 3)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 4)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 2基底核 是包埋于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团块,位于大脑基底部。主要包括屏状核、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 等。 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合称纹状体。主要功能是维持骨骼肌的

14、张力,协调肌群运动。基底核基底核 基底核,埋脑底基底核,埋脑底 屏尾豆状杏仁体屏尾豆状杏仁体 尾豆合称纹状体尾豆合称纹状体 协调运动及张力协调运动及张力 3大脑髓质 (1)联络纤维:连结同侧大脑半球。 (2)连合纤维:即胼胝体。 (3)投射纤维:主要是内囊。 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由上行的感觉纤维和下行的运动纤维构成。在脑的 水平切面上呈“”状,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三部。 1)内囊前肢:位于背侧丘脑与尾状核头部之间。 2)内囊后肢:位于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主要有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视辐射等纤维束通 过。 3)内囊膝:位于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交汇处,有皮质核束通过

15、。一侧内囊受损,可致对侧肢体深浅感觉丧失、骨骼肌瘫痪等症状。 内囊内囊 背侧丘脑豆尾间背侧丘脑豆尾间 投射纤维从中穿投射纤维从中穿 大小符号分三部大小符号分三部 前肢后肢由膝连前肢后肢由膝连 皮质脊髓丘辐射皮质脊髓丘辐射 内囊后肢上下穿内囊后肢上下穿 出血缺血伤内囊出血缺血伤内囊 感觉丧失对侧瘫感觉丧失对侧瘫 六、脑和脊髓被膜六、脑和脊髓被膜 脑和脊髓的外面包被三层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一)硬膜 1硬脊膜 呈管状包绕脊髓和脊神经根,上端附于枕骨大孔的周缘,下端包裹终丝。硬膜外腔(隙):是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腔隙。临床硬外麻醉时就是将药物注入 此腔。 2硬脑膜 分两层。内层大部分与外层连结紧密,某些部位二层分开,形成管状腔隙称硬脑膜窦。内层某些部 位折叠形成板状的大脑镰和小脑幕。(1)硬脑膜窦:内含静脉血,主要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等。 (2)大脑镰:深入大脑纵裂内。 (3)小脑幕:深入大脑横裂内。 (二)蛛网膜 薄而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