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业务查房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655563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业务查房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业务查房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业务查房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业务查房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业务查房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业务查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业务查房(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业务查房,呼吸内科:XX XX年XX月,病史汇报-病情,患者XX,女性,6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0年,再发加重1周于2015年1月8日由轮椅推入病房。 30年前患者因受凉感冒后出现咳嗽,为阵发性单咳,咳白色泡沫痰。30年来症状常于天气变化及受凉后反复,间断治疗症状可缓解;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劳动耐量进行性降低,曾于外院住治疗,明确诊断“肺气仲、肺心病”,予治疗后(具体不详)症状好转出院。1 周前,患者因受凉感冒后上述症状再发,阵发性串咳,咳少量淡黄色粘痰,喘息、胸闷、气促明显,日常活动明显受限,乏力、纳差、腹胀,就珍于我院心内科,予住院治疗后(具体不

2、详)症状无明显缓解,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病史汇报-病情,既往半年患“肺结核”,于我院感染科规律治疗(具体不详)并口服抗痨药物至今。,病史汇报-护理体查,T:36.6;P:102次/分;R:25次/分;Bp:130/75mmHg,血氧饱和度86%,精神差,神志清楚,半卧位,轮椅推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颜面、口唇及甲床发绀明显,颈静脉充盈,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闻及散在细湿啰音及哮鸣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病史汇报-入院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代尝期 3、II型呼吸衰竭 4、双肺结核,病史汇报-主要的治疗措施,1、

3、一级护理、心电监护,(2015.01.16.改一级护理为二级护理,停病重,心电监护) 2、持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2015.01.16.改为间断无创辅助通气),ST模式,吸气相正压(IPAP)16cmH2O,呼气相正压(EPAP)4cmH2O,吸氧浓度41%。纠正低氧血症、纠正器官组织缺氧; 3、五水头孢唑啉钠2g(2015.01.12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2.5g静滴12小时一次)静滴每12小时1次联合依替米星0.2g静滴每日1 次抗感染治疗; 4、溴已新静滴(减少和断裂痰液中中多糖纤维)化痰,多索茶碱静滴及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解除气道痉挛,缓解胸闷症状;热毒宁清热解毒,磷酸肌酸、参松养心胶囊营养

4、心肌,莫沙必利促进胃肠蠕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补充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口服氯化钾3.0g纠正电解质紊乱,酚妥拉明降低肺动脉高压等对症支持治疗。 5、早期、规律、联合、全程、适量服用抗痨药;,病史汇报-主要的治疗措施,2015.01.10 复查学期分析示:PH7.39,PCO263mmHg,PO265mmHg。血生化示:总蛋白58.02g/L,球蛋白18.62g/L,钾3.23mmol/L。,病史汇报-主要的治疗措施,2015年01月16日复查血气分析示:PH7.33,PCO256mmHg,PO260mmHg,患者病情较入院时好转,改一级护理为二级护理,停病重,心电监护,持续无创通气改为

5、间断无创辅助通气,,病史汇报-辅助检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20%,淋巴细胞百分比15.30%,淋巴细胞数值0.741012/L,血红蛋白164.00g/L,红细胞压积57.7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80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84.00g/L,血气分析示:PH7.38,PCO286.4mmHg,PO251mmHg。 门诊胸部CT示:1.考虑双肺结核伴右肺下叶空洞形成,合并双肺少许炎症伴纤维化、钙化灶。2.双侧胸膜增厚、粘连。3.胸椎退行性病变伴胸椎段脊柱稍后突畸。4.右肾上极囊肿。 心脏彩超示:左房稍大,偶见心率不齐,左室顺应性下降,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护理诊断,

6、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粘稠、排痰不畅、不会有效咳嗽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弹性降低、通气功能障碍、残气量增加有关。 3.自理能力缺陷 与病人卧床、不能自主活动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 与留置深静脉、无创呼吸机使用、呼吸系统感染有关,护理措施,1.清理呼吸道无效 a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 b给予化痰平喘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c指导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正确排痰 d给病人进行胸部叩击 e进行病情观察:咳嗽、咳痰、喘息、生命体征,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正确排痰,1.坐位,身体稍前倾;2.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3-5秒;3.连续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使痰液排

7、出;4.用手按压上腹部,也可帮助排痰。,胸部叩击,病人侧卧位,叩击者呈弓状,肩部放松,以手腕力量叩击,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每次叩击1-3分钟,每分钟120-180次。注意事项:叩击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餐后两小时禁止叩击,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胸骨脊椎等部位;叩击完毕鼓励患者咳嗽。,护理措施,2.气体交换受损 a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b根据病人呼吸情况合理运用呼吸机,做好呼吸机相关的护理; c.持续低流量吸氧(COPD长期CO2潴留,通过缺氧刺激呼吸中枢,而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PaO2在60mmHg以上,既能改善组织缺氧,也可防因缺氧状态解除而抑制呼吸中枢,

8、非控制性高流量吸氧可削弱颈动脉窦对呼吸中枢的反射刺激,从而减少通气量,加重CO2潴留,引起肺性脑病) d呼吸功能锻炼,呼吸功能锻炼,缩唇呼吸:病人闭嘴经鼻吸气,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笛状,同时收缩腹部,将气体缓慢从口呼出,深吸缓呼,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每次10-20分钟,每天两次,争取成为自然呼吸习惯 膈式或腹式呼吸:经鼻腔缓慢吸气,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护理措施,3.自理能力缺陷 a加强基础护理,做到三短六洁 b与病人多沟通,了解病人的需要 c消除病人的依赖心理 d鼓励做一些能力范围允许的活动,对病人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护理措施,4.焦虑 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承认病人的感受

9、,表示理解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加强沟通,耐心解释与疏导,善于观察,耐心倾听,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建立良好、互信的护患关系,促进病友与家属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帮助; 对病人所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有效,积极的信息,护理措施,5.有感染的危险 a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 b保持环境整洁,个人物品专用,接触病人前后洗手。 c注意保暖,防呼吸道感染。 d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抗菌素。,护理措施,6.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保持病人床单的干燥,整洁,吴渣屑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清理排泄物及分泌物,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翻身时避免拖拉硬拽,避免局部皮肤长

10、期受压。抬高双下肢遵医嘱运用利尿剂,护理措施,7.活动无耐力 营养失调 知识缺乏 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以恢复体力增加抵抗力 慢阻肺病人合理的饮食:a足够热量、蛋白质,适宜的水分、纤维素;b避免引起便秘的食物;c避免引起腹胀的食物;d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向病人讲解慢阻肺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生发展过程和原因,并发症,治疗经过,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指导 心理疏导 饮食指导 康复锻炼 家庭氧疗,护理效果的评价,病人能否掌握呼吸肌功能锻炼方法 病人自理能力得到锻炼 病人家属了解胸部叩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病人呼吸道通畅 病人心理状况得到调节,护士长提问:,什么是COPD和AECOPD?,护士A,慢性阻塞性肺

11、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脏对烟草、雾霾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如果患者出现超越日常活动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COPD基础的、常规的用药情况时,成为AECOPD。,护士长提问:,什么是肺原性心脏病,该患者的诊断依据有哪些?,护士B,肺 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肺、胸廓或肺血管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增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患者长期合并肺部基础疾病,颈静脉怒张,说明有肺动脉高压,双下肢水肿,且既往明确诊断该病。,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的判断 标准是什么,请分析此病人的首次 血气分析如何?,护士

12、长提问:,护士C,呼吸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O2)降低,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判断呼吸衰竭类型,临床上常依据血气分析中的PO2和PCO2的值来判断。若血气中PO260mmHg,PCO2正常或降低,则为型呼吸衰竭;若血气分析结果中PO2正常或降低,PCO250mmHg,则为型呼吸衰竭,该患者PCO286.4mmHg,PO251mmHg。提示型呼吸衰竭。,目前患者首优护理问题是什么?目标 是什么?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护士长提问:,护士D,1、首优护理问题是低效性呼吸形态,与气体交换受损有关。 2.护理目标是改

13、善肺通气,纠正二氧化碳储留。 3.护理措施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氧疗方式,畅通呼吸道,促进患者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具体措施如下: a、体位:半卧位为最佳体位(450)尤其是体形肥胖或腹部膨隆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或端坐卧位,利于膈肌活动范围增大,改善患者的呼吸运动。,b、生命体征监测和神志的观察和记录:该患者需上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判断患者意识的改变,若意识障碍加重,提示二氧化碳分压有可能进一步上升,病情在恶化。 c、定时翻身、排背,常规每2小时翻身一次:拍背时应向患者告知,将手背稍稍弓起,在患者的背部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拍,每次5-10分钟,但避免在患者进食后马上拍背

14、排痰; d、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必要时吸痰,观察痰液的形状、颜色、量。,e、抗感染是关键:患者入院后常规采集痰标本送检,根据痰涂片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合理的抗生素,严格按照抗生素的说明书科学执行医嘱,正确配置和使用药物,使药物发挥最好疗效。,护士长提问:,无创通气的观察要点有哪些?,护士E,1.确保呼吸机管路连接正确,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头带松紧适宜; 2.定时复查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 3.定时巡视,观察和记录呼吸机的参数、氧浓度及潮气量等监测数据,发现漏气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以确保无创通气的效果; 4.查看呼吸机的湿化效果,定时协助患者咳嗽咳痰; 5.随时

15、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6.做好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7.患者出现呕吐、窒息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无创通气,通知医生协助处理。,护士长提问:,患者出现哪些情况时需改无创通气为有创通气?,护士F,1.无创通气2小时后血气无明显改善; 2.患者意识障碍加重; 3.气道分泌物增多,而又无法自行排痰; 4.患者烦躁,无法配合无创通气。,护士长提问:,病情稳定后如何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士G,1.适当运动,避免受凉感冒; 2.不去人多的场所,保持室内定时通风换气; 3.每天坚持做缩唇呼吸锻炼,每天两次,每次10-15分钟; 4.注意口腔卫生,早上、睡前、饭后漱口,尤其是用吸入剂后一定要漱口,以免引起口腔真菌感染。 定期到呼吸内科门诊复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