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作息时间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635584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作作息时间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制作作息时间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制作作息时间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制作作息时间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制作作息时间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作作息时间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作作息时间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谐杯“说课,周家海 桃林中心小学,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二册 下第四课 制作作息时间表,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课内容安排,(一) 操 作 方 法,一、说教材,本课是教材关于word的文本编辑的延伸表格的制作,是制作表格的基础,也是对word软件的高级应用。在教材安排上,它承接常规文档的制作,下接图文并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上,采用图示法指导同学们“边讲边操作,边动手”,使同学们在做中学、学中练,从而使教材易懂、易学。教材的目的是教同学们学会制作规范表格的方法。重点在于设计表格和对表格中文字的设置,并通过让学生设计作息时间表,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认知目标:让学

2、生学会建立规范表格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重点: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规范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设置的方法。难点:表格的设计和文字格式的设置。,教材分析,(一) 操 作 方 法,二、说学情,本节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电脑的一些基本操作,虽然水平不高,但大部分同学喜欢信息技术课,对信息技术课兴趣很浓,主要原因在于对计算机的好奇,以及计算机的游戏、娱乐功能,这点很重要,只要能充分抓住并利用好这一特点

3、,将游戏、娱乐适当蕴含于课堂,就会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本着这个原则,本学期除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爱好,更着重继承巩固和加深学生对word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认识和使用word,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一) 操 作 方 法,三、说模式,基本模式,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共同提高,畅谈收获,归纳总结,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比赛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

4、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本节课为新授课,采用四环节教学模式,四个环节分别为:,(一) 操 作 方 法,四、说设计,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从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本环节大约需要3-5分钟,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能按时到校,按时上课啊,学生想到因为有作息时间表。接着老师再问学生,你知道作息时间表是怎样制作的吗?学生回答:“不知道”。这时候,教师就问学生,你们想学习制作时间表吗?学生肯定回答,想。可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制作,这怎么办呢?教师顺势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制作作息时间表。

5、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起了学生学习制作作息时间表方法的兴趣和欲望。,(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本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大约需要20-25分钟,新知识的学习都在这个环节完成。1. 教师先出示事先做好的一个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叙述出制作的作息时间表的一般步骤,根据以上步骤教师出示第一个任务插入一个12行3列的空白表格。这部分内容,教师不做过多演示,主要是让学生看课本或者利用小组来学习,以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巡视指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完成任务后,我请学生边演示边操作自己插入空白表格的方法,不论是哪种方法,我都予以肯定。以上做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够自

6、己学会创建表格的方法。2.展示一名学生的空白表格,引导学生用已学方法输入内容 3.展示一名学生的输入内容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完成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4.让学生自己尝试改变表格的大小、列宽和行高的方法,在调整的过程中,老师跟 上指导,学生再尝试根据表格的内容、文字的大小将自己的表格大小、列宽和行高调整到最美观、实用的状态。,(三)、交流展示,共同提高,本环节我的做法是先让小组推荐选出本组设计优秀的作息时间表进行全班展示,让学生互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点评。点评完毕后,学生再根据别人的优点把自己的时间表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修正。本环节大约需要5-8分钟。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展示和点

7、评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完善自己的作品,同时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不足。通过互评作品,也能让学生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别人的作品。教师点评时,有意识的展示一些有创意的作品,能起到示范作用。使全体学生在评价中共同提高。,(四)、畅谈收获,归纳总结,,这个环节大约需要2-3分钟。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谈一下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梳理,总结。 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给自己做一个课外的学习、娱乐和作息时间表。,(一) 操 作 方 法,五、说板书,展示事先做好的与课本上一致的作息时间表,任务驱动学生,板 书 设 计,多次展示做的过程中的学生的完

8、成一部分的表格,展示其中的需要改进和值得肯定的地方。,展示各小组内最优秀的作品,学生们互评,课堂上的的板书设计应直观、系统,不仅要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还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根据本节课信息技术课特点,我用电子屏幕展示板书(本课是主要是表格),主要是分三部分:,(一) 操 作 方 法,六、说评价,评价,教学评价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手段,但评价不是目的。面向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能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当作他们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如下的课堂评价:,(一) 操 作 方 法,六、说开发,资 源 开 发,结合课本内容,拓展实用知识点,扩充课本资源。,联系课本内容,链接相近知识点,丰富课本资源。,结合课本内容,增加探究知识点,开发课本资源。,信息技术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信息,用信息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结合学科特点,可进行以下方面的资源开发,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