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你的作文更上一层楼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634555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让你的作文更上一层楼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怎样让你的作文更上一层楼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怎样让你的作文更上一层楼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怎样让你的作文更上一层楼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怎样让你的作文更上一层楼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让你的作文更上一层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让你的作文更上一层楼(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让你的作文更上一层楼,一、扣题写作,不跑题。 二、立意出众,思想积极,健康。 三、内容充实 四、材料典型 五、形式结构美,一、扣题写作,综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切题”“扣题”摆在了最前头。扣题写作可以说是作文的第一要务。,一、扣题写作,实现扣题写作,可以从如下方面入: 一是扣住话题拟新题。 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我们将独词式话题扩展成短语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比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有同学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地围绕题目展开。,一、扣题写作,

2、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 也就是说,文章开门见山,直击题目,从而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描述。,一、扣题写作,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 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这些做法,不断地强化题旨,保证了文章依轨而行;比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一文,以参加“和谐”为主题的画展为内容,描述了“

3、我”精心准备的三幅画:“婴儿哺乳图”、“泪眼蒙胧图”、“夕阳搀扶图”。作者分别以三幅图为小标题,着力描述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始终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一、扣题写作,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 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有人说,开头点题并不是必须的,但是,结尾必须点题。比如,2005年上海市有篇中考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二、立意出众

4、,思想积极,健康。,失分会诊 思想境界不高,明显表现出一些不合适的观点。为了刻意求新或者对某一特写问题不能正确对待,而出现看法偏颇,或情绪偏激,体现在作文中,便是观点错误或态度消极或思想悲观。这些问题明显反映出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这些问题,作文自然不能得高分,三、内容充实,失分会诊 1、记叙文:只是简单叙事,没有具体过程。叙事没有中心,东拉西扯,故事不完整。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一些同学不懂得讲故事的要素,一件事总得有一个发展过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可是许多同学写的文章往往只见开头、结局,中间的过程太简单,这样就显得内容不具体、不充实。再者,有的同学在一篇文章里写了好几件事

5、情,但每件事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文章自然无法充实起来。,三、内容充实,2、表达方式单调乏力。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在一种文体的文章里,当然应该以某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但是,如果记叙文中从开头起,一直叙述到结尾;议论文中,从开头起,一直空讲道理到结尾;如此这般的作法,只会适得其反:带给人的是单调,乏味,表达效果差。对于这些表达不够协调的文章,大多判到中等及以下之列。,三、内容充实,3、议论文(包括议论性散文):空谈口号,说大话,没有具体的典型事例和精确的理论论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记忆的材料太少,肚子里没有“货”,只好空谈了。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有的同学喜欢举一些“

6、我的同学”、“我的邻居”一类的事例,这些例子由于缺乏典型性,虽然勉强算得上有“内容”,但离“内容充实”就差得远了。,三、内容充实,提升要诀 一是写好一件事,记好一个人。要写出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开端、结局尽量简洁,发展、高潮施以重墨。 二是突出描写,用描写充实内容。一件事若是简单地叙述就无法做到具体充实,而运用各种描写方法进行细节描写就能使文章塑造的人物生动形象,故事完整,曲折感人。,三、内容充实,三、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这么做,使得文章有景有物,有人有事,有情有理,能够收到形象感人、意趣盎然的良好效果。一般而言,在记叙文里,除了记叙为主外,一定要运用描写手法写好其中若干片段:

7、比如人物的一连串动作,人物的神态变化,等等。同时,必要时要运用议论抒情,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三、内容充实,四、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设问、反问等常用的修辞手法.不仅能使文章生动形象,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尤其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表达情意,抒写感受。,四、材料典型,选材失误主要在于三方面: 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目光。写老师,无非是夜半窗前的灯光,课本衬托下苍白的脸色,放学后循循善诱的促膝深谈;写同学,无非是一件小小的珍贵礼物,一次难以说清的美丽误会,搬家与转学引起的终身遗憾。 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有的材料本身

8、很不错,只是用的人多了,也就失去了材料原有的光彩。一只小木船是小学课本里的精美之作,说的是朋友不小心摔坏了自己的小木船,朋友之间因此产生误会,后来朋友要走了,送“我”一只新的小木船。有同学不假思索,将这种构思方法从小学用到初中,从课堂上搬到考场上,依葫芦画瓢,写出了一把小雨伞、一个文具盒等文章。由于材料缺乏新意,评分往往偏低。,五、形式结构美,1、题记:带有哲理富有诗意,能将主题与作文内容自然衔接为一体的句子。便于阅卷老师快速掌握作文主题思想。 2、小标题 层次清晰,便于阅卷老师快速掌握文章结构和内容。 3、匀称 匀称是美的一种形式。绘画就特别讲究匀称美。一篇文章,如果选择容量相近的几个片断来

9、表现主题,着意营造匀称美,将会带给读者视觉愉悦感。反之安排长短相差很大的段落,形式上的比例失当,势必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挤压感和无序感。,家庭的温馨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这些扬帆出海的小船最好的归宿;家,是一把大大的伞,有风有雨为我遮为我挡;家:也是一首亘古不变的歌谣,是印在我心中最美的音符。题记(题记很好,语言优美,主题鲜明,开篇即引人注目。)我的家里没有万贯的资财,也没有舒适的小车和豪华的别墅。有的只是爸爸那发自肺腑的谆谆教诲;有的只是妈妈那无休止的阵阵唠叨;有的只是我们兄妹三入爽朗的笑声和那股始终洋溢着爱的温馨。(一连串排比,总领下文。以下分拟小标题,层次清晰。)父爱父亲从不将他的爱表露

10、在外,但我却已从言语中感受到了那份深沉的爱。每次打电话回家,父亲总是三言两语,之后便成了我和母亲的“畅谈”。但正是有了父亲这几声短暂的问候,我的心中才多了些幸福与温暖,也让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考试成绩的不如意让我坠人了痛苦的深渊,我在电话这头号啕大哭,父亲在那头耐心地安慰我,让我把痛苦和挫折化作奋进的力量。每每放下电话,我的心情总是倍感轻松,我觉得,天更蓝了,树更绿了,阳光也更加温暖了(写与父亲“打电话”这一细节,与众不同,可见小作者深知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这个内容选得好。),母爱母亲的爱虽不像父亲的爱那样发人深省,也不像老师的爱那样令人铭记于心,但它却有着更闪光的一面。天冷时,是她在耳边

11、不停地嘘寒问暖;生病时,是她寸步不离地守候在我的身旁;夜深了,是她一次又一次把踢落的被子重新帮我盖好一路走来,我无时无刻不是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下度过的。在我远离家乡的这些日子,不知牵走了母亲多少泪水!初次出在外,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彼此之间极少有沟通的语言,我畏缩了,害怕了,这时,是母亲一句句地鼓励我,让我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勇敢与坚强。母亲啊,您为儿子付出的太多太多,您的爱,要我何以为报?(从母索的琐碎小事写起,点点滴滴融为一体,内容就充实起来了。本节句尾用一个问号,同上节句尾的省略号形成照应,很有韵味,是一个亮点。),儿女情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真挚的笑脸,无疑不是儿女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12、。父母将所有的憧憬与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女的身上;我绝不能让父母失望,我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爱,让最美丽的笑容在他们的脸上绽放。(回到自己身上,内容更为充实。三个小标题紧密相连,共同阐释了大标题。作者拟题的意识非常好,值得借鉴。)是这些爱,将父母和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是这温馨,让家成了游子心中的天堂。这里,父母用温暖的手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他们的行动给父母带来一丝慰藉。这一首首爱的乐章奏出了家庭的温馨,你感受到了吗?,【满分解密】 满分点:本文内容充实,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中心。采用了题记和小标题的形式,这些小亮点在考场作文中具有引人注目的作用。三个小标题各自独立,但又相辅成,浑然一体,很好地表现了“家庭的温馨”这个主题。素材选择“以小见大”,文章看似平淡,无大是大非,无曲折的故事情节,都是小作者对真实生活的深入挖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独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