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适度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候蔺 & 陈成,一、计划生育功不可没,1、在中国经济还不发达的时候,有效的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30年来中国少生人口四亿人2、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换。 由传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为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 3、成功地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4、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出现的人口问题,1、人口老龄化问题2、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问题3、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4、独生子女问题,1、计划生育与人口老龄化,(1)人口老龄化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一个国家
2、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2)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13.26%,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上涨了2.93%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8.87%,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上涨了1.93%我国已经是人口老龄化国家,(3)计划生育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 从世界的范围看,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类生存的各项条件都得到改善,寿命增长,出生率降低,从而产生人口老龄化。直接产生老龄化的原因只有两个: 寿命延长 少生孩子,在我国,三十
3、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老年人死亡率降低,人口平均寿命增长。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出生率,从而在两个方面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生育率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进入老龄化比较早的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增多(2005年的数据),出生率的降低,3000万人口以上国家的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国名-普查时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少子化程度 日本-2005-04-01- 13.8%-超少子化 意大利-2003-01-01-14.3%-超少子化 西班牙-2003-07-01-14.5%-超少子化 德国-2002-12-31-15.0%-严重少子化 乌克兰-2002
4、-12-31-15.8%-严重少子化 中国-2010-12-31-16.6%-严重少子化 俄罗斯-2002-01-01-16.8%-严重少子化 波兰-2001-12-31-18.2%-少子化 加拿大-2003-07-01-18.3%-少子化 英国-2002-06-30-18.6%-少子化 法国-2003-01-01-18.9%-少子化 韩国-2002-07-01-20.6%-正常 美国-2002-07-01-21.0%-正常,中国人口出生率(09年中国卫生统计): _ 年份-人口出生率()-少子化程度 1949-36.00-超多子化 1965-37.88-超多子化 1970-33.43-超多子
5、化 1975-23.01-超多子化 1996-16.98-正常 1997-16.57-正常 1998-15.64-正常 1999-14.64-少子化 2000-14.03-少子化 2001-13.38-少子化 2002-12.86-严重少子化 2003-12.41-严重少子化 2006-12.09-严重少子化 2007-12.10-严重少子化 2008-12.14-严重少子化,19502010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国家统计局数据) _ 年份-总和生育率(孩)-少子化程度 1950-5.81-超多子化 1955-6.26-超多子化 1960-4.02-严重多子化 1965-6.08-超多子化 1
6、970-5.81-超多子化 1975-3.57-严重多子化 1980-2.24-正常 1985-2.20-正常 1990-2.31-正常 1995-1.56-严重少子化 2000-1.22-严重少子化 2005-1.34-严重少子化 2010-1.44-严重少子化,2、计划生育与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男女性别普查结果: 男性占总人口:51.27% 女性占总人口:48.73% 男性多于女性:3398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 出生婴儿性别比高达:118.06 高于正常值(102107),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也愈来愈显现出来: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生育意识
7、根深蒂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管理,现代人运用B超等手段进行性别鉴定来选择生育,既能达到生育男孩的目的,还不因超计划生育受到政府的经济制裁,当然这是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一个方面因素。,独生子女中男女所占比例:,未来有近4000万男青年被判“无妻徒刑”,3、计划生育与人口素质逆淘汰,人口素质逆淘汰: 指人群中由于高素质人口比例减少、低素质人口比例增多而导致人口整体素质下降。 人口素质包括教育素质、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三个方面 而今,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是否导致人口素质逆淘汰,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计划生育与人口素质确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的国情是: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差距,
8、而这种差距也体现在人口素质上:城市有更优化的教育条件和设施,有更多受教育和进修的机会;有更优质的医疗条件和服务设施。,中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农村比城市宽松,农村的生育率比城市的生育率高得多。除了政策本身,还有在农村地区,生育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较低;而且农村缺乏普遍的社会养老保障,农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较高。而在城市中,生育和抚养孩子的成本比在农村高得多。我国现有8700万文盲,每年新增50200万人文盲。这些文盲中90%在农村地区,有七成是女性。,。,城乡妇女生育率对比:,4、计划生育与独生子女,(1)风险家庭 独生子女风险太大,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使一些独生子
9、女父母老无所依。 据统计,每1000个出生婴儿中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 据有关单位报导,近10年来,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4万左右,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等原因死亡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高达100余人。,(2)独生子女的教育与培养,一说到独生子女,人们自然地会认为他们是娇生惯养、依赖性强、好逸恶劳、自私自利、胆小怕事的“小皇帝”、“小公主”,觉得他们是“问题儿童”、“问题少年”乃至“问题青年”。甚至还会有一些过于严厉的词语,比如说:“独生子女是对中华民族性格及未来的扭曲。”,“独生子女人伦不全,如何能够承担中国大国崛起后的全球使命?”,
10、社会的“宠儿”还是“孤儿”?,(3)独生子女的“养老”问题,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功能比多子女家庭要弱小得多,而且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具有惟一性,缺乏起码的回旋余地。如果独生子女迁移、外出或者出现意外事故,独生子女父母就缺乏可替代的家庭养老支持,不存在其他形式的家庭养老支柱。 东方网报道:在未来5年中,独生子女父母将逐步成为老年人主体,80后小夫妻需要赡养4个以上的老人。估计在10年后,独生子女养老问题将真正显现,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刚才论述的问题已经对我国的人口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当然,这些问题不能完全归结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也不能说是计划生育导致了这些问题。但是,在这些问题
11、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总可以看见“计划生育”的身影。计划生育政策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和加速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三、适度调整计划生育政策,1、调整的可行性 (1)计划生育政策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整。在人口数量得到很好控制的前提下,所以,现阶段,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具备了一定的空间。 (2)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可以缓解老龄化进程,有利于家庭结构的完整和优化,有利于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也可满足人民群众的生育意愿。,(3)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枯竭,对中国经济来说,发掘一条持续发展的替代途径就非常重要。,(4)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后,生育率不会大幅反弹。社会越发达,养育成本越
12、高,生育意愿越低,婚龄、育龄越晚,不孕率越高,生育率也因此就越低。(5)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写明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可见,调整的意向和方向已经明确了。,2、调整的方法,(1)调整政策不是放开生,应提倡推出“准许双生子女”政策,取消独生子女奖励,对双生子女进行补贴。(2)按照现行政策,双方独生子女结婚,可以生两个,但是经调查,现在的独生子女根本没有生育两个孩子的愿望,生一个就不错了。所以,应向不愿生孩子的夫妻收取一定的“社会育儿抚养金”,补贴生育了两个孩子的夫妻。,(3)不管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准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严格控制生育三个子女。(4)调整政策的同时,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养儿防老的观念。还应立法对为孕妇做产前胎儿B超性别检查,而造成女性婴儿流产、引产的医生追究刑事责任。提倡关爱女孩,男女平等,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结束语,我方最终观点:适当调整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准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限制生育第三个子女。我方认为,这于人是为人之道,于后是为家之合,于国是为之长久。这才符合国家以人为本的方针,才是民之所望,才是科学文明,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社会管理方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