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627306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便秘诊治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慢性便秘诊治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慢性便秘诊治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慢性便秘诊治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慢性便秘诊治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便秘诊治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便秘诊治指南(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解读,福州市第一医院 曹文瑜,2003年南昌全国便秘专题研讨会制定了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对规范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慢性便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基于已发表的罗马III标准,2007年该指南在扬州第1次被修订。,慢性便秘的定义,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流行病学,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慢性便秘患病率有上升趋势。 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60岁以

2、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可高达22%。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患病之比为1:1.22-1:4.56。,慢性便秘的相关因素,工作压力 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及不良生活事件) 性别(女性) 低BMI 文化程度低 生活在人口密集区 饮食习惯:低纤维素食物、液体摄入减少 滥用泻药:滥用泻药可加重便秘,慢性便秘的危害,慢性便秘与肛门直肠疾病(如痔、肛裂及直肠脱垂等)关系密切。 在结直肠癌、肝性脑病、乳腺 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过度用力排便甚至可导致死亡 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滥用泻药或反复就医,增加了医疗费用,病因及相关因素,慢性便秘可由

3、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不少药物也可引起便秘(表1)。,表1,功能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功能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结肠传输和排便功能紊乱有关。目前按病理生理学机制 将功能性疾病所致便秘 分为四型,慢传输型便秘(STC),排便障碍型便秘,混合型便秘,正常传输型便秘(NTC),STC患者病理生理学(1),STC的特点为结肠传输时间延长,进食后结肠高振幅推进性收缩减少。Dinning PG,Zarate N,Hunt LM,et a1Pancolonic spatiotemporal mapping reveals regional deficiencies in,

4、and disorganization of colonic propagating pressure waves in severe constipation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0,22:e340 e349,STC患者病理生理学(2),手术中发现便秘患者结肠壁薄弱柔软,系膜较长,色苍白,蠕动次数少而无力,部分病人肠管扩张,结肠病理检查发现,结肠黏膜下和肌间神经结、神经丛数目减少、变性、坏死。袁维堂 文建国 吴长才,等. 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6):764-766,STC患者肠神经系统异常(3),Cajal间质细胞K

5、nowles等研究发现正常人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结肠肌层内双染性包涵体显著增多。包涵体的出现导致结肠平滑肌收缩力降低,继而减缓结肠运动传输功能。 Wedel等研究发现,STC患者神经细胞数量,以及肌间神经元细胞明显减少,而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却明显增多,表明STC患者肠神经系统的细胞数量变化可影响结肠的运动。张燕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大黄组大鼠结肠神经节数量明显减少,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明显。 Wedol T, Robiick UJ, Ott V, et al. Oligoneuronal hypoganglionosi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slow-transit

6、constipation J . Dis Colon Rectum,2002,45(1):54-62. 张燕,李红岩,郭伶俐,等.大黄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3): 187-190. Schouten WR,ten Kate FJ,de Graaf EJ,et al. Visceral neuropathy in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 an immunohistocViemical investigation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neurofilament J . Dis Co

7、lon Rectum,1993,36(12) :1I12-1117.,神经递质的改变(4),现已证明调节肠蠕动的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抑制性和双向性递质兴奋性递质有:乙酰胆碱(ACh)、P物质(sP)等抑制性递质有: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等双向性递质有:5-HT等(5-HT3、5-HT4促进排便,5-HT7抑制排便)。,氯离子通道(5),STC与结肠黏膜氯离子通道功能障碍有关,氯离子通道与跨上皮细胞膜的氯离子和液体转运有关。,水通道蛋白(6),研究认为水通道蛋白(AQPs)参与大肠的水分吸收及黏液分泌,迄今已发现人类表达11种AQPs,目前研究较为热门的为AQP4、AQP3及A

8、QP9。动物实验表明AQP4有助于结肠经细胞的水分吸收,却对结肠的分泌不起作用;SD大鼠近段结肠AQP4的表达水平高于远端结肠,这表明结肠的水吸收与空间有关,且无分泌功能。同时又有研究认为AQP4在碱性环境中可增加其水的通透性。右半结肠的AQP3表达量高于左半结肠,表明右半结肠以水分吸收功能为主;AQP9主要位于左半结肠的杯状细胞的基底侧细胞膜上,可能参与了某种特定黏液的合成和(或)分泌,而这种黏液或许可以保护肠道表面并使其内容物通过顺畅。,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病理生理,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在排便过程中腹肌、直肠、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肉不能有效地协调运动,直肠推进力不足,感觉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直肠排空

9、障碍。,慢性便秘的诊断,慢性便秘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可借鉴罗III标准中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所述的症状和病程(表2)。慢性便秘患者还常表现为便意减少或缺乏便意、想排便而排不出(空排)、排便费时、每日排便量少,可伴有腹痛、腹胀、肛门直肠疼痛等不适。IBS-C患者的腹痛、腹部不适常在排便后获改善。,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诊断标准,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可为慢性便秘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应特别注意全面询问便秘的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对便秘症状的感受、便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要注意收集患者饮食结构、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

10、精神心理状态等情况。 对慢性便秘患者的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腹部检查和肛门直肠指检。腹部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有无腹部压痛、腹部包块等。肛门直肠指检简便、易行,通过指检可了解有无肛门直肠肿物等器质性疾病、了解肛门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功能。 粪常规和隐血试验应作为慢性便秘患者的常规检查和定期随访项目。,鉴别诊断,对年龄大于40岁,有报警征象者,应进行必要时的实验室、影像学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是否为器质性疾病所致、是否伴有结直肠的形态学改变。 报警征象:便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贫血、消瘦、明显腹痛、腹部包块、有结直肠息肉史和结直肿瘤家族史,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首先应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因素导致

11、的便秘,且符合罗马III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表2)。便秘型 肠易激综合征(IBS-C)也属于功能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其诊断需符合IBS的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功能性便秘的分型及主要表现,慢传输型便秘(STC):结肠传输延缓,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费力 排便障碍型便秘: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需手法辅助排便等。排便障碍型便秘的诊断应在符合功能性便秘的基础上有肛门直肠排便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表3),分为不协调性排便和直肠推进力不足2个亚型 混合型便秘:存在结肠传输延缓和肛门直肠排便障碍的证据 正常传输型便秘(NTC):IBS-C多属这一型,患者腹痛、腹部不

12、适与便秘相关,表3,便秘严重程度的判断,中度,症状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通过整体调整,短时间用药可恢复正常排便,便秘症状重且持续,严重影响生活、工作,需药物治疗,不能停药或药物治疗无效,轻度,重度,肠道动力、肛门直肠功能的检测,结肠传输试验:随标准餐顿服不透X线的标志物(如直径l mm、长lO mm的标志物20个 ),简易法于48小时拍腹部平片1张,若48小时时大部分标志物在乙状结肠上,可在72小时再摄片1张。根据标志物的分布计算结肠传输时间排出率,判断是否存在结肠传输延缓、排便障碍。 测压法:肛门直肠测压 球囊逼出试验:可反映肛门直肠对球囊的排出能力,健康人可在60s内排出。 排粪造影:通常

13、采用X线法,即将一定剂量的钡糊注入直肠,模拟生理性排便活动,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功能和解剖结构变化。 其他检查:肛门测压结合腔内超声检查:能显示肛门括约肌有无局部张力缺陷和解剖异常,为手术定位提供线索。应用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检查,能分辨便秘是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肠道动力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测所获数据虽不是慢性便秘临床诊断和治疗所必需的资料,但对肠道和肛门直肠功能科学评估、便秘分型,治疗方法选择、疗效评估是必要的。,治疗,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总的原则是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包括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调整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对有明确病因者进行病因治疗;需

14、长期应用通便药维持治疗者,应避免滥用泻药;外科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对手术疗效作出客观预测。,治疗方法,调整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精神心理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 其他:益生菌、中药(包括中成制剂和汤剂)、针灸、按摩推拿、骶神经刺激治疗 手术治疗,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推荐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5mg 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1.5-2L 运动:适度运动(老年人和长期卧床病人尤为重要)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药物治疗,选用通便药时应考虑循证医学证据(表4)、安全性、药物依赖性以及价效比。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表4 便秘治疗

15、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容积性泻药(膨松药),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从而起到通便作用,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 常用药物: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等 服药时应补充足量的液体,渗透性泻剂,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 常用药物: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乳果糖)和盐类泻药(硫酸镁),刺激性泻药,包括比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药物和蓖麻油等酚酞:可能有致癌作用,已撤出市场 蒽醌类泻药长期使用可致结肠黑病变,与结肠肿瘤的关系尚存争议 建议:短期间断使用刺激性泻药,短期服用安全有效,促动力药,促动力药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

16、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对STC有较好的效果。,促分泌剂,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排便包括: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目前国内尚未上市,灌肠药和栓剂,通过肛内给药,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粪便,使其易于排出,便秘合并痔者可用复方角菜酸酯制剂。,精神心理治疗,推荐:慢性便秘患者需要进行心理社会评估,酌情给予一般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可予合并明显心理障碍的患者抗焦虑抑郁治疗存在严重精神心理障碍患者避免选择多靶点作用的抗焦虑抑郁药物,注意个体敏感性和耐受性的差异,生物反馈治疗,循证医学证实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I级推荐,A级证据) 混合型便秘患者先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无效时考虑加用泻剂 生物反馈治疗能持续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其他,益生菌:有文献报道益生菌能改善慢性便秘的症状 中药:能有效缓解慢性便秘的症状,但其疗效的评估尚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针灸 按摩推拿 骶神经刺激治疗,手术治疗,真正需要手术的病人非常少的,当患者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且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但一定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对经检查明确显示存在形态和(或)功能性异常者,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