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传染病知识培训(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620799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幼机构传染病知识培训(1)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知识培训(1)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知识培训(1)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知识培训(1)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知识培训(1)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幼机构传染病知识培训(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幼机构传染病知识培训(1)(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 和消毒知识培训,主讲人 xxx 2015.11.10 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录,第一部分 常见传染病 第二部分 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策略 第三部分 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现及报告 第四部分 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处理 第五部分 如何做好传染病的预防 第六部分 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的防控 第七部分 托幼机构个人卫生和消毒技术,第一部分 主要内容,手足口病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感染性腹泻,幼儿园孩子密集,共同玩耍,懵懂卫生意识差,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幼儿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和流行

2、,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从而保障孩子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引言:幼儿园-特殊的群体,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定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三环节,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有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三环节,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生活接触、虫媒、血液、土壤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三环节,人群易感性 对某一传染病

3、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易感者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源自然和社会因素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病学特征;4.有感染后免疫。 临床特点 1.潜伏期;2.症状期;3.恢复期。 常见症状和体征 发热、出疹、毒血症状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等。,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五早)。 切断传播途径 消毒和隔离 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锻炼身体、改善营养。,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

4、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表现,个别患儿可发生死亡。,手足口病的特点,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患者咽

5、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经水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手足口病、流感、麻疹、水痘、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要保持居室、教室的良好通风。,手足口病、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人类发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危害最大、也最容易被轻视而导致

6、严重后果的传染病之一。,流行性感冒 - 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 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

7、复发病,流行性感冒 - 临床表现(一),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 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症状可持续12周; 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麻疹-你知多少?,1.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它的特点是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s)、全身斑丘疹。 3.传染性强、易并发肺炎。病后免疫力持久,大多终身免疫。 4.1965年麻疹疫苗预防 5.发病率 1978 400/

8、10万 1995 4.8/10万 下降 98%,流行病学 1.传染源:麻疹患儿和亚临床型带病毒者。 2.传播途径:呼吸道。 3.传染期: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4.传染性:极强,潜伏期618天,平均10天,典型麻疹三期 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每期约3天(简记为3、3、3天)全程9-12天,“烧3天,出3天,退3天”,(一)典型麻疹表现: 1.潜伏期:6-18天 2.前驱期:发疹前期,一般3-4天。 (1)发热:中度以上发热。 (2)上呼吸道炎表现:卡他症状,结膜充血、 流泪畏光及眼睑水肿是本病特点。 (3)Koplik斑:早期诊断麻疹的依据。 (4)

9、偶见荨麻疹,斑疹,猩红热样皮疹。 (5)非特异症状。,出疹期,30,(结膜炎),(流涕),(咳嗽),( 麻疹粘膜斑),水痘,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小儿常见,近年青少年亦常见。 病原学 VZV属疱疹病毒科。在体外抵抗力弱,不耐酸,不耐热,对乙醚敏感,在痂皮中不能存活,但在疱液中-65可长期存活。人是该病毒唯一已知自然宿主。,流行病学,水痘呈全球分布,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散发性,但偏僻地区偶可爆发,城市可每23年发生周期性流行。(一)传染源 病人为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变皮肤粘膜组织、疱疹液及血液中。可由鼻咽分泌物排出体外,出疹前1天至疱疹完全结痂

10、均有传染性。(二)传播途径 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后90发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处于潜伏期的供血者可通过输血传播,孕妇分娩前6天患水痘可感染胎儿,出生后1013天内发病。,(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水痘主要在儿童,20岁以后发病者2。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但体内高效价抗体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故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疱疹。,水痘潜伏期 1221天,平均14天。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疹期。 前驱期 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可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人出疹期。,出疹期 发病1-

11、2日后,皮疹特点:1.皮疹形态 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液初透明数小时后变为混浊,若继发化脓性感染则成脓疱,常因瘙痒使患者烦躁不安。l一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部分患者鼻、咽、口腔、结膜和外阴等处粘膜可发疹,粘膜疹易破,形成溃疡

12、,常有疼痛。3.发展过程 一般水痘皮疹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阶段,但最后一批皮疹可在斑丘疹期停止发展而陷退,发疹23天后,同一部位常可见斑、丘、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即多形性发疹。,感染性腹泻,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病原体引起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均称为感染性腹泻,这是广义上的感染性腹泻; 我们也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感染性腹泻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

13、现 实验室检查 排除其他疾病,42,流行病学资料,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 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 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 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在医院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托幼机构发生暴发或流行,流 行 病 学,传染源,患者、携带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人-人接触传播,污染的食品、水、生活用品,呼吸道传播,老年人,婴幼儿,免疫抑制慢性疾病者,(高危),旅游者,流行特征: 病毒性:秋冬季 细菌性:夏秋季,7,44,临床表现,腹泻,大便每

14、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 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 病情严重者,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45,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血便、或脓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也可仅有少量或无细胞 病原学检查:粪便中可检出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肠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轮状病毒或蓝氏贾第鞭毛虫等,或检出特异性抗原、核酸或从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46,病原学检查,标本的收集 :标本以病人粪便为主,水样便采取13mL,成形便采取指甲大小的粪量,亦可用直肠棉拭或采便管由肛门插入直肠内35cm处采取 标本的送检

15、 :采得的标本应立即接种于培养基。不能立即检查的,要放入碱性蛋白胨水或文腊二氏保存液或插入Cary-Blair二氏半固体保存培养基中 标本与保存液比例约为15,第二部分 托幼机构传染病 预防策略,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各学校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校冬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及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积极配合卫生等有关部门,认真督查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托幼机构要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发热及出疹学生必须要求其立即离校就医,注意追访就诊及病情发展情况,并严格要求其在家隔离治疗至该病的隔离期满。密切注意病例班级内有无续发病例,如有续发,及时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患病学生必须持学校/幼儿园所属地段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校上课。,长期开展、做好记录 对到校的每名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其健康状况,发现有疑似传染病病征应予登记并要求其去医院诊治 对缺勤的学生,了解学生缺勤的原因;对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学生患病情况,对患有传染病者予以登记 班主任将晨检及因病缺勤调查结果登记,上报至指定的疫情报告人 疫情报告人核实、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