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98547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1 11。简介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生抑郁,27 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解题。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3讲解字词。 黑云:乌云,这里兼指战云,形容敌军攻城人多势众。 城:雁门郡城关,在今山西省西北部。 易水:古来被称为易水的不止处,诗人借用,不一定实指,使人联想到荆轲的易水歌 。 4理解重点句子。 涛作开头,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就交织了古战场特有的悲壮。以一个“压”字,点明边塞风云突变,恶战甫临或刚过。再用“甲光”去印证“城欲摧” ,表现出边塞将土守危城,蹈死地而愈压愈坚的英雄气概。 接下来两句,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半”字最为传神,直陈了战争的残酷、持久。 “临易水”三字巧妙地升华了将士们慷慨抗敌的情感。人们由此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这是何其悲壮、惨烈! 5朗读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