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54261225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56566464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5426122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养殖5426122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养殖5426122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养殖54261225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养殖54261225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殖542612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54261225(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殖 1. 黄粉虫繁殖技术要略 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 周期约为 80 天左右。黄粉虫各虫态期和长短, 因气温的冷热而延长并缩短。 成虫羽化后 35 天开始交尾,交尾后一二月内是产卵高峰期。每只雌成虫产卵 280369 粒,平均 304 粒。交尾时间是在下午 8 时至凌晨 2 时,产卵于饲料上,卵乳白色,呈椭圆形,长约 1 毫米,室温 2527,以 35 天即可孵出幼虫,若室温在 13.523,需经 2224 天。成虫在缺食时会吞食自已产下的卵。 所以对于成虫的饲养注意即使添加饲料,特别是喂养一些甜味的瓜果,或者适 当增加一些蜂蜜白糖,可大大增加虫子的产卵率。

2、 2. 黄粉虫良种选育 在任何养殖业或种植业中,品种对生产的效应都是十分巨大的,优良品种 在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已为生产实践充分证明, 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选育畜禽、昆虫新品种和繁育优良作物种子是发 展农业生产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昆虫杂交育种方面的工作以家蚕、蜜 蜂开展的最多,作为科研材料的果蝇、棉铃虫等也有一些研究,其他尚未开展 系统的工作。在黄粉虫工厂化生产中,品种效应同样十分重要。为了促进黄粉 虫的大规模生产,必须要有经过科学选育的优良品种。由于近百年来的小规模 混合饲养,大多数虫种已出现严重的退化现象。种群内部数十代,甚至近百代 地近亲繁殖及人工饲养

3、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出现种群部分个体出现失去活性, 抗病能力低,生长慢、个体小、取食量下降、繁殖力低等现象,有些幼虫养了 近一年,个体仍然很小,不化蛹,或常出现残疾个体。因而,品质较差,抗逆 性差,产量低且不稳定,而且容易患病死亡。所以,人工饲养首先应该选择优 良品种。黄粉虫资源新品种的选育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也是黄粉虫工厂化生 产的一次技术飞跃,为黄粉虫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以黄粉虫丰富的饲养实 践经验和丰富多彩的种质材料为基础,借鉴动、植物育种的方法,保证了黄粉 虫新品种选育、培育的可行性。所谓黄粉虫的优良品种,就是指经过人为定向 选育的一个黄粉虫群体。这个群体在遗传性上具有相同的比较稳定的

4、遗传基础, 在生物学特征和特性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 为遗传性不稳定的混杂群体,其后代不能保持与亲代相似的特征、特性,这种 群体内性状各异的不同个体,在生产上就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如果只有稳定 的遗传性,而无突出的优良性状,也不能满足生产上的特殊需要,这样的群体 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群体。所以,黄粉虫优良品种的概念,包括了遗传基础的 一致性和优良的丰产性能这两个方面,两者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引种规律:黄粉虫品种特性的形成,与自然条件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 各种生态类型的黄粉虫群体,均具备自身一定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不同区 域适应性的黄粉虫群体,若引种不当,则会造

5、成减产。引种经验也表明,有些 类群在引种初期不太适应,经过几年以后就适应了,这就是所谓的驯化。总之, 环境生态适应性相近的地区之间引种容易成功,环境生态适应性差别大的地区 之间,也可以引种,但要经过适当的驯化。引种时首先要确定引种目标,明确 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和对引种的要求;也必须了解原产地的生产条件,以及拟引 进种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价值,便于在引种后采取适当措施,尽量满足引进种 对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初次引进数量要少,经过试验,逐步扩大;也可以适当从几个地区引种,进行比较鉴定,确定适宜种 群。引种与驯化工作要密切结合。GH-1 个体大,生长快,适宜于作为饲料加工 用原

6、料;GH-2 个体小,发育速度相对较慢一些,但生长整齐度较好,最适合于 活体饲料的应用,例如,蝎子、蛤蚧、林蛙、鳖、蟮鱼、壁虎、麻雀等特种养 殖业。初次引种后,出现少量个体死亡,是正常的现象,一般在 2%5%左右, 经过繁殖一个世代以后即可解决这个问题。系统分离育种亦称纯系分离育种。这是指对一种育种原始材料进行连续、 多代、单纯的选择,积累、巩固有利的遗传变异种源,淘汰不利的变异种源, 选育出新的优良黄粉虫品种。由于百年的饲养历史,各地形成了混杂的群体, 以各地的黄粉虫资源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通过系统分离育种,就能够在生态 型不同、性状复杂的地方原始群体中,整理出各种符合我们要求的新类型;通

7、过系统分离育种也能提高黄粉虫对某种环境条件或某种人工饵料的适应性。这 种育种方法,尤其符合黄粉虫育种的现状,大量分布在各地的黄粉虫群体经过 比较、鉴别和整理,使黄粉虫种类得到提纯、提高。此种育种方法,过程简单, 收效快,是黄粉虫育种行之有效的方法。GH-1、GH-2 即是系统分离育种的结果。 捕捉自然界产生的黄粉虫进行繁殖饲养,与长期人工饲养的种群进行混杂繁殖, 然后再选育符合标准的优良个体留种繁育,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自然界 存在的野生黄粉虫往往生活力强,抗病力也强,此法可以减少种性的退化。杂交育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遗传结构不同的品种杂交,利用亲本品种间 优良基因重组,创造新的变异,按照

8、育种目标,从中选优去劣,育成具有双亲 综合优点的新品种。随着黄粉虫育种工作进展的深入,也可以开展种间杂交, 即远缘杂交。远缘杂交可以扩大变异范围,获得性状更为优良的新品种。HH-1 即是利用黄粉虫与黑粉虫进行种间杂交,分离选育的结果。以黄粉虫与黑粉虫 杂交,产生的杂交一代杂种可以产生正常的子二代 F2。杂交品种生活力强,繁 殖率高,个体大,但杂交种生长期较长。杂交育种是一项复杂的技术过程,需 要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逐步进行与完善。利用放射形射线对黄粉虫的不同发育阶段进行照射,对发生的变异个体进 行系统选择、培育,培养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不论那一种育种方法,选留基础材料个体的标准一般为个体大、

9、色泽鲜亮, 活动能力强。性状鉴定主要分为 3 个方面:生物学特性的鉴定、生命力的鉴定 和经济性状的鉴定。这些鉴定要贯穿于黄粉虫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即卵期、 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卵期 主要鉴定项目有卵历期、孵化率等。幼虫期 主 要鉴定项目有发育历期、各龄历期、各龄存活率、不同龄期之间的增重率、老 熟幼虫的蛹化率等。蛹期 主要鉴定项目有蛹历期、蛹重、羽化率等。成虫期 主要鉴定项目有体色、体重、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性比、寿命等。选留的种虫应从幼虫期加强营养与管理,特别在成虫期,饲料中可以添加 蜂王浆、糖水等可刺激繁殖产卵的添加剂,量少次多地勤喂含水量大的蔬菜叶 片,适当增加复合维生素,维持最

10、佳的环境温湿度,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经 常清理虫粪。可以提高黄粉虫种的质量并增加产量。优良品种的繁殖应与生产繁殖分开,优良品种的繁殖温度应保持在 2530之间,相对湿度应在 60%75%之间。优良品种的成虫饲料应营养丰富, 组分合理。即要求蛋白质丰富,维生素和无机盐充足。必要时还应加入蜂王浆, 促进其性腺发育,延长成虫寿命,增加产卵量。大群体的成虫雌雄比基本保持 1:1 的比例。成虫寿命一般为 60185 天,若管理良好,饲料配方合理,可延 长成虫寿命,产卵量可增加到 650 粒/头以上。优良的黄粉虫虫种生活能力强,不挑食,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黄粉虫 虫种在幼虫期选择比较合适。选择老熟幼虫作

11、虫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个体大。 一般可以采用简单称量的方法,即计算每千克重的老熟幼虫数。幼虫以每千克 重 35004000 只为好,即幼虫个体大。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选育杂交成功 的黄粉虫新品种每千克重为 30003500 头。一般的幼虫每千克重约为 50006000 头,这种重量的幼虫不宜留作种虫。活力强。幼虫爬行快,对光照 反映强,喜欢黑暗。常群居在一起,不停地活动。将虫体放置在手心上时,爬 动迅速,遇到菜叶或瓜果皮时会很快爬上去取食,并迅速结成团体。体形健壮。 虫体充实饱满,色泽金黄,体表发亮,腹面白色部分明显。体长在 30 毫米以上。在初次养殖选择虫种时,最好购买专业技术部门培育的优

12、良虫种,以后经 过 35 代(即饲养 2 年左右)更换一次品种。因为专业技术育种单位是经过科 学方法选育的,种虫具有家养与野生品种的共同优点。除直接选择专门培育的优质虫种外,在饲养过程中繁殖虫种也应经过选择 和细致的管理。繁殖用虫种的饲养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2530之间,相对湿度 应在 60%75%之间。繁殖用虫种的饲料应营养丰富,组分合理,蛋白质、维生 素和无机盐充足,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蜂王浆或糖水,以促进其性腺发育,延 长生殖期,增加产卵量。成虫雌雄比例以 5:1 较合适。成虫寿命一般为 80- 185 天,以 60 天之内的雌虫所产卵的质量最好。若管理的好、饲料好,可以延 长成虫寿命。优良

13、虫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每头雌成虫产卵量可达 880 粒以上3. 黄粉虫之 养殖设备 第一.养殖的条件 养殖黄粉虫,首先必须解决种虫、饲料,设备等问题。 (一)种虫 养殖黄粉虫最重要的是有种虫。成龄幼虫、蛹、成虫都可做种 虫。饲养到不同虫期,按黄粉虫的养殖技术,认真挑选蛹、成虫,除去病 虫,筛好卵,使各虫期同同步繁殖,达到提纯复壮,买到成龄幼虫后,将其 放入盛有麦麸的木盘中喂养,添加新鲜菜。认真观察化蛹情况,当盘里,再 将筛盘放入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待蛹羽化成成虫。如此时也买到蛹,将它 与两天内化的蛹放在一起,每 0.5 公斤蛹放在一个盛有麦麸的筛盘中,再 放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编号上架,待

14、其羽化,注意清除死蛹。再如买到 成虫,将其放在盛有饲料的筛盘中,每隔 7 天,将成虫筛出换盘。筛下的 饲料中混有卵,放在木盘中,继续孵化,经过细心挑选和饲养的各期虫, 都可以做种虫繁殖,不过最好还是用成龄幼虫做种虫为好。 (二)饲料 黄粉虫的主要饲料是麦麸子,也可辅以糠麸子等(玉米面过细, 不透气,不能做黄粉虫饲料) ,菜类主要是白菜,萝卜,甘兰等青叶菜都可以。 这些饲料可以满足虫体对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水分的需要。为了 提纯复壮种群,加快繁殖生长,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葡萄糖粉、鱼粉等。 每 0.5 公斤黄粉虫在一代周期中可吃掉麦麸子 1.5 公斤,菜 3 公斤。 (三)设备 1.养殖黄粉

15、虫必须有饲养房饲养房要透光、通风,冬季要有取暖保温。饲 养房的大小,可视其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每 20 平方米,1 间房能养 300-500 盘。 2.饲养黄粉虫的木盘制作抽屉状木盘为饲养盘,一般是长方形,规格是长 50 厘米,宽 40 厘米,高 8 厘米。板厚为 1.5 厘米,底部用纤维板钉好。筛 盘,也是长方形,它要放在木盘中,规格是 45 厘米 35 厘米 6 厘米,板厚为 1.5 厘米,底部用 12 目铁筛网用三合板条钉好。制作饲养盘的木料最好是软杂 木,而且没有异味。为了防止虫往外爬,要在饲养盘的四框上边贴好塑料 胶条。 3.摆放饲养盘木架根据饲养量和饲养盘数的多少,制作

16、木架,用方木将木 架连接起来固定好,防止歪斜或倾倒。然后就可以按顺序把饲养盘排放上 架。 4.筛盘、筛子用粗细几种铁筛网,12 目大孔的可以筛虫卵。30 目中孔的可 以筛虫粪。60 目的小孔筛网,可筛 1-2 龄幼虫。 5.饲养房内部要求温度冬夏都要保持在 15-25 摄氏度之间。低于 10 摄氏度 以下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 30 摄氏度以上虫体发热会烧死。湿度要保持在 60-70之间,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如冬季不养可自然越冬。夏季 要通风。室内备有温度计、湿度计4. 黄粉虫怎么喝水 黄粉虫一般不直接喝水,获取水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取食饲料中的水分, 所以在饲料中不需要直接给水。一般取食含水量较多的食物时,虫体含水量较 高,体表湿润发亮;而取食含水量较少的食物,虫体含水量较低,体表较为暗 淡一些。其次,黄粉虫还可利用新陈代谢通过体壁或卵壳从环境中吸收水分。 黄粉虫散失水分的途径主要有:通过消化、排泄系统和外分泌腺排出;通过呼 吸系统的气体交换作用而失水;通过体壁失水等。黄粉虫对水分的调节是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