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说课稿《声声慢》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65458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说课稿《声声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声声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声声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声声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声声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说课稿《声声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说课稿《声声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说课稿高一语文说课稿声声慢声声慢一、联系学生说教材为了使幼儿身临其境,主动观察画面内容,切身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险等呈动态化,更加迎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声声慢编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在人教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一个宋词单元。编者选取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四位词人的作品,题材、风格不同,带给后世读者的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柳永词走婉约套路,苏、辛则是豪放词风的代表,李词细腻、含蓄。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也大体反映了宋

2、词的发展脉络。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专项教学诗歌,教师已经比较系统地讲授了形象与意象的概念、特点,并初步培养了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与情感的能力。但高中阶段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地思想和艺术价值。二、根据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诗词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性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3、 。以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和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为依据,确定本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过程与方法:与醉花阴前后联系,了解李清照南渡之后创作风格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与表达效果。教学重点:通过与醉花阴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国之愁”的区别。教师引导:拿出自己准备的实物,结合教材,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都有什么特征?教学难点:通过合作探究,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三、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学时数为 1 课时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前学生搜集有关宋词的资料必不可少。另

4、外,宋词由于年代久远,文字的障碍很大,然而,过分纠缠于文字的疏通会破坏宋词的“气” ,丧失宋词的“神” ,所以在学习时,应舍去条分缕析的理论评价,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字,然后引领他们经由文字再现形象,经由形象领略情感,感受其中浓浓的情。诵读的环节是重要的,配以二胡独奏长相思 ,营造意境,学生沉浸在音乐营造的意境中反复吟咏,读出节奏,读出音调,读出感情,细细体味,让或优或喜的情愫萦绕心间,我们就触到了作者的灵魂。同时注意让学生质疑探究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圈点批注,列出疑难问题。课堂上,鼓励学生互相质疑,互相解疑,达到掌握词作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的目标。质疑探究后,出示本课教学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

5、点问题,即如何解读“淡酒” 、 “雁” 、 “黄花” 、 “梧桐”等意象的问题,发动学生讨论,各抒己见,逐步形成对重点意象的一致认识。下面请同学们找到课本里有关农业区位的两个含义并且一起读出来: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学生结合科学家的想象与查找的课外资料,再来想想这块琥珀还有可能形成的过程。学生通过讨论、比较,会感觉很难想象出新的过程,由此更加敬佩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整个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抽象的字与具体的物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认记生字的积极性。课前学生到菜市场买菜、认菜,了解有关蔬菜的知 识,通过亲身实践收集信

6、息;课前活动时将蔬菜摆在教室四周,学生通过看、摸、闻、认、读等形式调动多种感官认知;课中的拓展延伸,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 蔬菜的知识,及认识的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随后创作儿歌;课后设计的完成“蔬菜果瓜园”画板的实践活动将学科整合。教师要相机点拨上述三种方法,还不足以帮助学生把握艺术特点。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叠字的巧妙运用,这些内容的学习应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分组讨论来完成,效果会很好。五、教学程序及内容设计快速跑是体育中的一门课程,下面为大家搜集的一篇“高一体育说课稿快速跑教学 ”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新课导入因为醉花阴在前,以别的方式导入本课都

7、比较多余。直接以南渡为切入点,讲述李清照生活境遇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遭遇将对她的创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引导: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他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怀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活动 1:聆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诗词内容,感受作者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和相关教育资源,从视觉听觉等不同途径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如听朗读,看文字或图片资料,促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学习,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的应用。引导:你听懂了作者的倾诉吗?她在向我们倾诉什么?活动 2:学生交流听读体会。活动 3:学生自由诵读诗

8、词,整体感知词意。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生理、举措的变革,一条是老传授的语言变革。教学中我将围绕老太婆的语言形貌、样子容貌形状形貌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心田,感觉老传授的美德。诵读要求:连读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活动 4:抽查学生诵读情况,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活动 5:学生就诗词内容质疑,师生互动解疑。(三)感悟词意,把握情感。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询、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最终实现网络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无缝整合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

9、的全过程。1、这首词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直接抒情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雁过也,正伤心” 。其余为间接抒情。2、联系作者生平遭遇,思考:醉花阴与声声慢两首词中“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你能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感悟,然后在全班交流。思考题:诸葛亮使用草船借箭的四种妙法,妙在什么地方?说明了什么?这道思考题,有一定的难度,可使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悟出各法的奥妙:“绳索连接”使雾中的船不会离散, “一字摆开”是为了扩大受箭的面积,“掉转船头”既能船两面受箭,使船保持平衡,又为迅速撤兵做好准备, “驶回南岸”是说明诸葛

10、亮晓得地理。这一环节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头的表达能力。最后,利用板书总结课文,明确因果,再布置作业预习第二段,以果寻因,落实本组课文的训练项目。教师提示与点拨: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与指导。最后,教师点评并板书。愁 醉花阴离别相思苦!声声慢国破家亡夫丧痛!六、课堂小结: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离别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 ,这个愁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性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最后,师生配乐同诵,二胡独奏长相思七、延伸拓展:结合柳永词和李清照词,谈谈自己对婉约派词的感受。参考:婉约派词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词调蕴藉,委婉含蓄,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和谐婉约,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八、作业:必做题:查阅资料,摘录带有“梧桐雨” “黄花” “孤雁”等典型意象的诗句,至少十句,写到读书笔记上,并与同学分享;选做题:将苏轼或辛弃疾的词与李清照的词比较,体会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的不同。一堂课在配乐师生同诵中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