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精神科护理学-绪论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6530997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度精神科护理学-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2014年度精神科护理学-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2014年度精神科护理学-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2014年度精神科护理学-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2014年度精神科护理学-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度精神科护理学-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度精神科护理学-绪论(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科护理学,内蒙古包钢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孙枚,学习目标,掌握:精神、精神健康、精神障碍、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任务及范畴、常见法律问题及预防。,了解:精神医学与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健康的特征及标志、各种精神疾病的法律鉴定。,目录,第二节 精神健康、精神障碍、精神科护理学,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精神病=神经病?哪些精神疾病?,引言,一、精神健康,(一)概念,(二)精神健康的特征及标志,基本概念,1 精神(Psyche)-又称心理,是人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的总称。精神是人脑的功能,是

2、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2精神是通过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3精神活动(Psychic phenomena)认知活动“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情感活动:“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意志行为活动“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基本概念,精神健康-又叫心理卫生,是指积极有效的维护和促进大众的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去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措施和方法。 广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狭义-预防和矫正各种精神障碍的具体措施。,精神健康的特征和标志,特征智力正常

3、、人格完整、能主动适应环境、情绪健康、人际关系和谐、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标志有幸福感,热爱生活,对行为能自我控制,能认识和适应现有的限制和是非界限;能正确评价现实环境;工作效率高,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能做好要做的事;有良好的自我概念。,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或功能损害。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痴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人格障碍等。 社会上对精神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三、精神科护理学,(一),(二),精神科护理学的任务及范畴,(三),精神科护理学的发

4、展前景,概念,是研究精神障碍患者的异常精神活动和行为并为其提供护理、康复及为正常人提供保持精神健康方法的一门护理分支学科。,1精神科护理学的任务,(1)研究和实施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研究和实施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科学管理方法与制度; (3)研究和实施与精神障碍患者的沟通技巧; (4)研究和实施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与社区护理; (5)研究和实施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案管 理。,2精神科护理学的范畴,(1)治疗性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 (2)预防保健:针对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人口、职业、教育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对人们进行

5、心理卫生方面的指导,主要在社区进行,也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进行。 (3)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师配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工作及学习技能训练、文体娱乐活动训练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训练。 (4)健康教育:是针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有关精神障碍的治疗、护理、预防复发、康复等方面的健康指导。,中国的精神卫生的现状:,1,300,000,000 总人口 16,000,000 精神疾病患者 16,000 精神科医生 28,000 精神科护士 1,100 精神卫生机构 2,600 社区精神康复机构 156,000 精神科床位,每万人口精神科床位 (2000年),社会变革中的精神卫生,需求增长:各种

6、社会冲突加剧,竞争压力增大,人口和家庭结构改变 领域拓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老年痴呆和抑郁,物质滥用,创伤后心理危机等迅速增长 地位下降:精神疾病患者的负担增加,边缘化加速,歧视和偏见加重 能力不足:精神卫生服务各自为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面临困境,患者医疗权益不能保障,上海市部分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变化,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各自为政状况,上海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困境,1972年:开始建设工疗站 1992年 总数223 家 覆盖100 社区 接收慢性患者: 6,562人 2002年 正常运转: 90家 部分关闭: 28 家 基本关闭: 18家 完全关闭: 60家 接收慢性患者:

7、 1,959人,(三)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前景,我国的精神卫生的问题十分严峻,它在疾病总负担中排位第一,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我国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 未来如何满足人们对精神卫生方面的需求将是对精神科护理的极大挑战。 未来,一部分精神科医疗机构将会向小型化、家庭化、社区化发展,社区精神科护士将应运而生,他们将主要负责社区内精神病患者的定期随访、维持治疗、服药监测和家庭支持治疗,同时联络着患者和医生,使患者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三)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前景,未来的精神科护士可能会在许多不同的医疗机构中执业,如精神病院、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综合医院、社区卫

8、生机构、门诊诊所、各级保健组织、危机干预部门。 未来的护士可能会更加专业化,精神科护理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护理专业,需要特定的教育背景和执业资格认证。但是对于精神科护理学来说,它的发展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还将取决于全体从业护士的不懈努力与积极的进取。,第一节 精神医学与护理学发展简史,一、西方精神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二、中国精神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患有精神疾病则意味着:,患有精神疾病则意味着:,精神医学(Psychological Medicine)发展简史,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精神病学观:“精神病学”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即精神病学是治疗灵魂疾病的意思。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罗马时代,已有了

9、朴素唯物主义的萌芽。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被称为“精神病学之父”。中世纪神学宗教精神病学观:公元3世纪后,医学为神学和宗教所掌握,精神病人被视为魔鬼附体,被送进寺院,用祷告、符咒、驱鬼等方法进行“治疗”。18世纪工业革命后的精神病学观: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法国医生比奈尔(Pinel)大胆去掉精神障碍病人身上的锁链,成为欧洲精神病学的第一个转折点,将精神病学归入医学范围。比奈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精神病院院长。,国外精神医学发展史,第二次革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克雷丕林创立了 描述性精神病学,区分了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现代精神病学之父,第三次,英国琼斯推行治疗

10、性社区 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开展 强调社会环境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第二次,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第四次,20世纪50年代以后,氯丙嗪的问世,作为现代精神病学,特别是生物精神病学的正式开端。,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派,心因性病因论,精神科护理学(Psychiatric Nursing)发展简史,西方国家1860年以前,精神病患者只能收容在门禁森严的机构里,且均甴男性护理看守。任务是控制制服患者;类似于监狱里的看守或监视人。没有受过精神科护理的专业训练。 有组织的护理开始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教会对十字军伤兵的照顾,当时以护理穷人为主。 专业的护理开始于十八世纪中叶,南丁格尔,英国-伦敦-护理学校。

11、,精神障碍护理学(Psychiatric Nursing)发展简史,直到十九世纪末,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才开始接受重视。 1873年,美国,琳达理查兹女士(Linda Richards)波士顿新英格兰妇婴医院附属护理学校毕业后,从事精神病患者的照顾,在伊利诺斯州立精神病医院发展出一项精神科护理计划。主张对精神科患者的照顾质量至少等同于躯体疾病患者。美国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先驱。 1982年,美国,马克林医院:第一所专门培养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学校。,二、中国精神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我国精神病学发展,在我国,最早有关精神疾病现象的文字记载见于尚书微子,内有关于疯,狂,颠,痴的某些片断记录。 春秋战国时黄

12、帝内经中,就把人的精神活动归之于“心神”的功能,还论述在剧烈的情感变化下,能引起精神异学,如“怒伤肝,喜伤心,虑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论述。 从秦汉时代到18世纪末,与同期国外发展缓慢的精神病学相比较,我国的精神病学在世界各国中仍是比较先进的。 19世纪末开始, 国外精神病学发展加快并开始传入我国, 国外一些教会在我国相继成立了精神病院与收容所。,我国精神病学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精神病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建国初期,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主要致力于建立新的精神病院,收容和治疗无家可归或影响社会治安的精神病患者,在师资力量较好的城市和精神病院,开展精神病专科医师培训班。 20世纪

13、60至70年代,全国各地开展了一些城乡的精神病防治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有较迅速的发展,精神病学的临床、教学、研究工作都开始繁荣起来,与国际精神病学界也有了较多的交流,逐步走向世界。,我国精神病学发展,1940年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1990年,中华护理协会成立了全国精神护理专业委员会。 2001年中国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制定并公布。,人大博导教授自杀前 长期失眠抑郁,“在正午,一个尼采式的时间,他从高空坠落,像一片落叶?抑或一只飞鸟?”,香港科大内地博士自杀,11月10日晚,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化学博士的江苏南通籍学生葛炜炜在宿

14、舍内上吊自杀。生前他拿过全国奥赛一等奖,并担任过香港科大足球俱乐部的主席。翌日,该校校长朱经武向全校师生发出一封英文公开信,信中透露葛炜炜患有抑郁症。,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 在15岁-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世界精神卫生日,在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这一报告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 1992年,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20

15、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 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精神卫生日,199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积极的形象,积极的行动 199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女性和精神卫生 1999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卫生和衰老 2000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200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 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2005年世界精神卫生

16、日的主题是:身心健康、幸福一生 200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200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 2008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 2009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 201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201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 201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第三节 精神科护理中的伦理问题,一、伦理及相关概念,二、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三、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