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第02章_社会保障产生与发展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485955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学第02章_社会保障产生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社会保障学第02章_社会保障产生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社会保障学第02章_社会保障产生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社会保障学第02章_社会保障产生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社会保障学第02章_社会保障产生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学第02章_社会保障产生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学第02章_社会保障产生与发展(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保障学第2章,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2/30,本章教学要求,学习目标: 了解社会保障的雏形 掌握社会保障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熟悉我国社会保障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关键概念: 济贫法 贝弗里奇报告 社会救济,3/30,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雏形,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4/30,一、资本主义社会前的保障形式,原始社会的氏族保障 原始社会公有制 老人最可牺牲 奴隶社会的主从保障 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 封建社会的家庭保障 家庭是消费单位,也是生产单位 血缘关系,家庭保障,5/30,二、早期社会保障的体

2、现,早期社会保障体现为慈善事业 宗教慈善事业 官办慈善事业 民间慈善事业 对慈善事业活动的评价: 以不发达的农牧社会为背景 具有随机性、临时性 抵御风险能力极为有限问:现代社会是否不需要慈善事业?,6/30,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雏形,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7/30,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济贫时代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旧济贫法) 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新济贫法) 瑞典、荷兰、法国等欧洲、北美国家纷纷效仿 评价: 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目的上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 保障项目上极为

3、有限 保障水平上极端低下,标志着国家通过立法介入济贫事务,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8/30,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德国在19世纪80年代颁布的一系列法令 1883,疾病社会保险法 1884,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9,老年残障保险法 社会保险制度评价: 体现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原则: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多方分担等,奠定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基础。,9/30,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发展背景: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凯恩斯提出政府干预经济,提高有效需求 从社会保险向社会保障的迈进: 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

4、Social Security Act),成为最先采用“社会保障”一词的国家 该法案设置五个基本保障项目,形成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到1940年,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设立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家庭津贴等社会保障项目,10/30,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开始步入成熟阶段 194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 报告建议社会保障制度应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自愿保险 报告提出社会保障的六大原则 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是社会保障制度国际化的标志。,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世界上基本

5、形成了四种社会保障模式: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 “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11/30,“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型 是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也称为 “传统型”社会保障模式。主要代表国家有美国、德国、日本。 社会保险费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 重视社会保险中权利与义务的密切联系,强化自我保障意识,12/30,“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型 主要代表国家有英国、瑞典。 由国家负责保障公民福利的重视社会保险中权利与职责。 福利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全民医疗、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13/30,“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型 主要代表国家有前苏联、东

6、欧及我国计划经济时期 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 受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一切保险费全由企业主和国家承担 社会保险待遇高 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挂钩,而与工龄挂钩 苏联解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或改革,这一模式逐渐淡出。,14/30,“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型 是主要靠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计入每人公积金账户,专户储存 主要代表国家有新加坡、智利。 讨论: 你认为那种模式较好?那种模式较适合我国?,15/30,16/30,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第

7、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雏形,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古代老人怎么养老?,家庭养老规矩多北魏时期,首创“存留养亲”制度。政府规定。如果犯人(犯罪极其严重的除外)的直系长辈老无所养,则国家应当对这个犯人减刑或缓期执行。唐代的“色养”。儿女不仅要在生活起居上照顾老人,而且要在精神保证老人的心情愉悦。如果儿媳妇不能“色养”公婆,就可以成为休妻的重要理由。清代,家庭养老的法律规范相当严苛,如果老人因为养老无着而自杀,则儿子要以过失杀人罪论处。,17/30,官办养老院制度化公元521年,中国有了历史上第一家由政府开办的“养老院”南朝的梁武帝命令设立的“独孤院”,专门收养老人和孤

8、儿,从此中国养老院开始制度化。 到了唐代,国家强盛,养老院更是普遍,当时称为“悲田院”名副其实的养老院是北宋时期的“居养院”,只收养贫困老人,宋徽宗时期,称为历史上老人的黄金时期宋代的官员也热衷于慈善事业,如大文豪苏轼,任职于杭州时,就在城内设置养老院,救济贫困老者。,18/30,南宋初年,中国出现专门为包括老人在内的各种贫民设立的福利医疗机构“惠民和剂局”,全部由各地方财政埋单、 民代初期,朱元璋下令全国各地建立“养济院”和“惠民药局”,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除其一个儿子的所有徭役。 清代延续民代制度,继续开办“养济院”和“施棺局”,即便到了清末国家教委衰弱知己,对养老的支出也好

9、不吝惜。如光绪年间的某一年,仅广东一省的“养济院”就花费白银1.7万两。,19/30,特事特办树新风 孝敬老人和赡养老人,一直是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早在西汉初年,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福利政策,对贫困老人施与麻布、绸布等多种衣料。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还下令,对全国贫老者给予粮食补贴。 三国时期,曹操下令,年满70岁的老妇,如果没有丈夫和儿子的,国家必须赡养。这大概是中国第一个针对女性老人的救济政策 宋代的福利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健全。“从养胎到祭祀” 明代中期,对老人更为尊重,百岁以上的老人,国家给其定制华服,给予极大的国家奖励和荣誉。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尊老、爱老、养老的风尚和氛围。,20/30

10、,刑罚:不孝会判死 在夏朝,不孝老人者会判重罪。如刺字、割鼻、斩脚、死刑等。 周朝规定:50岁以上老人者,要给其吃细粮;60岁以上要给其配肉;70岁以上的,在饭菜中药增加副食;80岁以上的要给其吃珍馐美味;到了90岁的,小辈要在老人的床前伺候饮食。 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 唐朝规定,父母在,不远游,不能存私房钱,对老人要进行精神上的抚慰。,21/30,22/30,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阶段,初创时期,调整时期,停滞时期,改革时期,创新时期,1951年 1958年 1966年 1978年 1984年,劳动保险条例,公共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瘫痪状态,重建与启动改革,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3/30

11、,一、初创时期,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见表2-2) 是我国第一个社会保障法规,也是至今为止最具基础性的、受保范围最广、内容最齐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使我国形成了除失业保险之外的老年保险、工伤保险、疾病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体系 确立两个体系: 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24/30,一、初创时期,1.企业职工社会保障体系 对象:企业职工在疾病、伤残、伤亡、生育及年老后可以获得必要物质帮助,同时规定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也可享受一定的保险待遇。 范围:开始只在部分企业实行,后来扩大了实施范围。 管理体制:企业基层工会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

12、收缴、发放。 筹资模式:确立以企业单方付费为基础的现收现付筹资机制。,25/30,一、初创时期,2.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 管理部门:内务部负责 在养老保险方面 1955年12月29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首次对国家干部享受养老金的资格与待遇水平作了规定。 在医疗保险方面 1952年6月7日,关于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 1952年9月12日,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待遇暂行办法。,26/30,二、调整时期,调整原因 建国初期确定的社会保险过于慷慨,超越了当时国民经济运行所能承载的限度。 养老保险

13、的调整 195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国家干部的养老保险纳入到一个公共养老保险计划之中。 自1958年以后这一趋同进程因种种原因而中止 在医疗保险方面的调整 象征性地引入个人负担机制,27/30,三、停滞时期,停滞的体现 负责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管理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停止活动; 负责国家机关干部社会保险管理的内务部被撤销; 建国以来建立的各种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制度实际被废止,社会保障工作无章可循; 社会保障基金被停止提取,退休费用的社会统筹被取消; 在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层面上,社会保险体系出现“真空”状态。,28/30,三、停滞时期,停滞的标志 1969年2月

14、,财政部不得不发出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 要求“国有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在营业外列支”。 停滞的后果 社会保险微观化为企业保险 造成正常退休制度的中断。,29/30,四、改革时期,1养老保险制度的启动与初步改革 1978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确立了新时期养老金的受给资格与待遇水平; 实施了养老金最低保证线制度; 传统社会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机制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得以重建。,30/30,四、改革时期,2医疗保险制度的启动与初步改革 1984年6月劳动

15、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在全国推广北京市关于扩大职工劳保医疗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对所采取的试行部分医药费与个人利益挂钩的办法给予肯定。 1984年4月,卫生部、财政部在进一步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通知中指出,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在保证看好病、不浪费的前提下,在具体管理办法上可以考虑与享受单位、医疗单位或个人适当挂钩。同时指出,不宜把公费医疗经费包干给个人。,31/30,四、改革时期,3国有企业失业保险制度的初步构建 1986年7月,作为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这一暂行规定实际收效尽管甚微,因其引入现代失业保险机制而标志着传统社会保险制度的终结和现代新型社会

16、保险制度的兴起。,32/30,四、改革时期,4社会保障其他方面的初步改革 在社会福利方面,1976年以后,修改和增设了若干职工福利补贴制度,提高了职工福利补助起点标准,增加了福利基金的来源。 在职工退休方面,1978年6月2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老弱病残干部及工人退休、退职后的安置、退休待遇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死亡抚恤待遇方面,1979年1月8日,财政部、民政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牺牲、病故抚恤金标准的通知。1980年6月4日,国务院颁发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33/30,五、创新时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其中尤以社会保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