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常用方剂解析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411671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169 大小:15.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常用方剂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常用方剂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常用方剂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常用方剂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常用方剂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常用方剂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常用方剂解析(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常用方剂解析,阳谷县中医医院 张友太 2014年11月,1柴 胡 疏 肝 散,医学准绳,【组成】陈皮 柴胡 (各二钱) 川芎 香附 (各一钱半)枳壳 芍药 (各一钱半) 炙甘草(五分)【用法】,柴胡疏肝散,【主治】 肝气郁滞证。 肝气不舒:胁肋疼痛,嗳气善太息,脉弦 肝气犯脾,气机不畅:脘腹胀满【病机】 肝失疏泄,气滞血郁,肝胃不和【治法】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情志不调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方解】君:柴胡疏肝解郁臣:香附理气疏肝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佐:陈皮理气行滞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使: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柴胡 + 香附、川芎,柴胡疏肝散,【运用】1.名医论方2.辨证要点:胁肋胀痛,

2、脉弦。3.临证加减:气滞兼血瘀,疼痛较甚者,加郁金、当归;肝郁化火,口苦舌红者,加山栀子、川楝子4.现代运用:肝炎、肋间神经痛、慢性胃炎等属肝气郁滞者。,柴胡疏肝散,2逍 遥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名由来,逍遥二字,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 逍遥,亦作消摇,它是指悠然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活动。人不能逍遥,病在有为,又是为功,又是为名,又是为己,这样就不可能逍遥。而“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一个人如果能达到无名、无功、无己的境地,自然就无为了,也就可以逍遥了。,本方名曰逍遥,乃指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以顺其调达之性,使肝气发挥正常作用;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补肝体而

3、能和肝用;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脾强则不受肝侮;炙草缓肝急以止痛;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解郁,诸药合用,肝脾同治,气血兼顾,实为疏肝扶脾的良方。,二病机及证侯分析,病机:肝郁血虚脾弱,肝郁,脾虚,血虚,胁痛 头痛目眩 月经不调 乳房胀痛 脉弦,神疲食少脉虚,口燥咽干,三 治法及方义分析,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君:柴胡 疏肝理气而解郁。 臣:当归 养血补肝,调血行滞; 白芍 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佐:白术、茯苓 健脾益气,资营血生化,又实土以御木乘; 薄荷 疏达肝气,助柴胡以解肝郁。烧生姜 温胃和中。 使:炙甘草 配白芍以养阴缓急止痛; 益气和中调药。,*,* 配伍要点:a. 柴胡 当归;b.

4、配伍薄荷用特点。,柴、归、芍:疏肝气而调肝之用,养阴血而补肝体,体用并治。,四 配伍特点,补肝体、助肝用体用并调 肝脾同治,气血津液兼顾 。,逍遥散 临床应用,1、证治要点:胁痛,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本方为调和肝脾的常用方、代表方。,六 现代研究及应用,现代研究认为:逍遥散为小柴胡汤的变方,广泛应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肋间神经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 、乳房小叶增生、精神分裂症、失眠症,黄褐斑,皮肤病等病证属于肝郁血虚脾弱者。,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治疡剂五味消毒饮,【组成】金银花三钱 野菊花 蒲公英紫花地丁 紫

5、背天葵各一钱二分【用法】,治疡剂五味消毒饮,蒲公英,紫花地丁,【主治】火毒结聚之痈疖疔疮热毒邪蕴结、气血凝滞:患处红、肿、热、痛热毒炽盛:舌红苔黄脉数,治疡剂五味消毒饮,【病机】火热毒邪蕴结于肌肤、经脉 【治法】清热解毒,消散疔疮,【方解】,君:金银花清热解毒,清宣透邪 臣:蒲公英清热解毒,兼能消痈散结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散痈佐:野菊花、紫背天葵清热解毒,治疡剂五味消毒饮,配伍要点,集泄火解毒,活血定痛,养血滋阴于一方,【运用】,1、辨证要点: 痈疡,局部红、肿、 热、痛,舌红脉数。 2、临证加减:热毒甚加连翘、黄连;肿甚加防风、白芷;乳痈者加瓜蒌、贝母、青皮。 3、现代运用: 用于疔、痈、

6、丹毒等外感染性疾病属火邪热毒内蕴者。,治疡剂五味消毒饮,清汪昂医方集解,4.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酒炒(6g) 黄芩炒(9g) 栀子酒炒(9g) 泽泻(12g) 木通(6g) 当归酒炒(3g) 生地黄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车前子(9g),水煎服。,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主治1,肝经实火上炎证。,症 状,头痛目赤 胁痛 口苦 耳聋 耳肿 舌红 苔黄 脉弦数有力,方解,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生地 柴胡 生甘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清热利水,养血滋阴,疏畅肝胆,引药归经,调和诸药,护胃安中,运用,1、本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急性黄疸型

7、肝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等病属肝经实火、湿热者。,2、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和肝阳上亢,皆非所宜。,5.理中丸,伤寒论,组成:,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各9g,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理中丸病机及证候分析,失温 四肢不温 失运(升降) 不欲食、吐、利、腹痛 失化(土不荣木)抽搐(慢惊) 失摄 出血、喜唾涎沬 寒邪凝滞、心脉痹阻 胸痛 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中焦虚寒,方解:,干姜:祛寒溫脾。君 人参:补气健脾。臣 白术:燥湿健脾。佐 甘草:合参术,益气健脾缓急止痛 与诸药等量。使调和药性,异病同治,阳虚失血:吐、衄或便血、崩漏,但见面色恍白,气短神疲,脉细或虚大无力。 胸痹

8、:若心中痞坚,逆气上冲。 病后多生涎唾,久久不已。 慢惊:若形气羸弱、手足不温、呕吐泄泻、神疲食少、舌淡苔白、脉细迟或沉细缓弱者。 霍乱:若寒重于热,行动无力,口不渴者。,中焦脾胃虚寒,总之:,本方治病虽多,究其病机,总属中焦虚寒。 无论是中焦虚寒所引起的各种不适,或其它疾病发展到中焦虚寒,凡病机属于中焦虚寒皆可依本方加减治疗。,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辩证要点。,使用注意:,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6.四君子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各等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用法】,【主治】脾胃气虚证,运化无力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脾胃气

9、虚,气血生化不足面色萎白,体倦 乏力,语音低微,舌淡脉虚弱,【病机】脾胃气虚,运化乏力 【治法】益气健脾,方解,君:人参甘温补气,健脾养胃。,臣:白术甘温苦燥,补气益中,健脾燥湿 参、术相须为用,增强补气健脾益胃之效 佐:茯苓健脾渗湿,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术、苓相配,健脾助运,相辅相成。补中健脾;渗湿助运。,神农本草经: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人 参,白 术,本草汇言:“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茯 苓,甘 草,神农本草经:主五

10、脏六腑寒执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配伍要点: 参与术 、术与苓配伍; 全方温而不燥,平补不峻,共奏益气和中,健脾养胃之效,体现了脾胃气虚的基本大法。犹如宽厚平和之君子,故有“四君子汤”之名,运用:,3临证加减: 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 胸肋满闷者可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 兼肾阳虚备加附子以温肾助阳,2辨证要点: 面色萎白,食少神倦,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1、本方是治疗气虚的常用方,亦是补气剂的基本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均从此方衍化而来。*名医论方, 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 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

11、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再加陈皮以理气散逆,半夏以燥湿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4、现代研究: 对动物离体肠管运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促使受损肝脏线粒体的修复 明显提高脾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 抗肿瘤和抗突变作用 抗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3现代运用: 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均可用之。,5、衍化方: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卷三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卷一6、病例分析,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饮食减少

12、,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卷三 组成:人参、陈皮、茯苓、甘草、白术、半夏、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咳嗽痰多色白,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腻,脉虚。,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卷一 组成:人参、半夏、白术、茯苓、甘草、木香、 陈皮、砂仁、生姜 功效:益气化痰,行气温中。 主治:脾胃气虚,湿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主诉:咯血十余天。 * 病史:钟某,女,36岁。患肺结核五年。近一个月来,工作操劳,个人倍感精神气力减退,十天前突然大口咯血,量多

13、盈盆,经某医院推注脑垂体后叶素、输血治疗后,咯血量减,但仍见咳嗽,痰带血丝,缠绵不愈。诊见咳嗽时作,咳声无力,痰稍黏稠,混杂血丝,面色无华,语音低微,脉象虚数,舌胖色淡,舌苔白润。,病例分析, 四君子汤,分析:辨证:肺脾两虚,土不生金治法:益气补中、健脾养胃选方:四君子汤加味处方:高丽参6g(切片另火焗) 茯苓20g 白术15g 阿胶10g(烊化) 侧柏叶10g 甘草6g 一剂后次日复诊,咳血量少,偶见血丝,精神转佳,惟咳嗽仍存,气力不支,上方加五味子6g,两剂后咳嗽减少,咯血已止,精神转佳,饮食增加,守上方再服两剂善后。,病例分析, 四君子汤,7.玉屏风散,医方类聚,【组成】,防风一两 黄芪

14、(蜜炙) 白术各二两,【用法】,脏脏经络失于濡养:面色恍白,少气乏力, 舌淡苔薄白,脉浮软,【主治】 表虚自汗。,卫外不固,津液外泄:恶风汗出,或易感风邪,表现,【病机】 肺虚卫气不固,腠理疏松。,【治法】益气固表止汗。,方解, 全方三药合用,补中寓散,散中有补,共奏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之效 用之犹如御风的屏障,珍贵如玉,故名玉屏风散。,君:黄芪大补肺脾之气而固表止汗 臣:白术健脾益气,固表止汗,佐:防风辛散疏风而御邪, 配伍要点:, 黄芪、白术相须为用,增强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之力,临床运用,3、临证加减: 自汗较重者可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 表虚外感风寒,汗出不解,脉缓者,可与桂枝汤合用,2、

15、辨证要点: 自汗恶风外,以面色恍白,舌淡脉虚,1、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名医论方, 柯琴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愈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目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芪,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以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古今名医方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