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381958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_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xx年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_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xx年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_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xx年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_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xx年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_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_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年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年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XX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新城市中心和美丽河东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一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内在要求,用足用好区位、交通、资源、文化等组合优势,较劲爬坡、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向全区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XX 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十届七次全

2、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改革统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改善民生、从严治党”二十字方针,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河东发展、百姓利益,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依法治区,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新城市中心和美丽河东建设新局面。XX 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 90%;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6%;全社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城镇登记失业

3、率控制在%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4%。实际工作中力争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好于预期。一、加快推进全局谋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美丽河东建设以规划编制、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招商引资等工作为重点,谋划发展大局,引领河东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1.突出规划引领。在全力打好“十二五”规划收官战的同时,根据 XX 市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精心编制 XX 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紧紧围绕新城市中心发展目标、 “金贸河东”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科学把握“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的有效衔接,正确处理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关系,坚持城市规划、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

4、规划的有机结合,以高水平规划描绘河东发展蓝图。2.突出结构调整。认真做好以“金贸”为主的产业发展大文章,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都市高端工业等为补充的产业结构,努力走出高端化、内涵式、服务型发展路子。壮大金融服务业。丰富金融业态,促进渤海银行总部大厦早日开业,推动万德隆小贷公司尽快运营,帮助信华金融科技园、XX 市融资服务中心引进金融机构入驻,打造亿元楼宇和金融业态的聚集地。繁荣商务商贸业。全力推动嘉里汇实现年内开业,加快推进东海商厦项目建设。加快万达广场、远洋未来广场等商业硬件设施的提升改造和业态布局调整。发展高端工业。以二号桥地区为重点规划发展都市型高端工业,对有条件的现有工业厂房进行

5、改造升级,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趋合理。培育新兴产业。落实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植政策,推进电子商务、物联网、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3.突出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人员培训等对接准备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地承接好市下放审批事项,着力健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组织体系。推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实现“一份清单管边界” 。按照人随事走,编随人转的原则,划转相关单位行政编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执法重心下移,组建街道执法大队,缩小执法半径,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

6、,健全政府预算体系,编制一般公共预算,实现“一套预算管收支” 。积极推进全区一级预算单位实行工资统发,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机制,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4.突出招商引资。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天津自贸区建设,做好基础设施相联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工作。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优势企业落户河东。预计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企业 10 家以上。完成国内

7、招商引资253 亿元,其中利用境内市外资金 132 亿元,均增长 10%。实现实际利用外资到位额增长 8%,外贸出口总值增长 9%。二、加快提高质量效益,以大项目好项目支撑美丽河东建设以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为主线,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把土地整理出让与项目引进、产业发展和税源涵养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全力推进金贸产业园 XX 区等地块的控规调整,加快推进刘台、建材仓库、中储装饰城、万辛庄一期、二期等地块的上市出让,配合做好地铁 4 号、5 号、10 号线站点的房屋征收工作。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提速、竣工项目抓开

8、业”的要求,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全力推进棉 3 创意街区、红星爱琴海购物公园等项目竣工开业,全力推进中信城市广场、招商雍景湾等项目提速建设,全力推进富都营门口、恒大帝景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力为以中铁油料公司为代表的重点企业搞好服务。坚持重点项目调度会议和跟踪服务等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服务和督促机制体系,促进更多好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2.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发挥创新对科技企业的驱动促进作用,支持企业创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开发培育“杀手锏”产品;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特种石墨碳材料、数控齿轮机床高质化、光纤接入等技术产业化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完善提升原有科

9、技园载体功能,挖掘建设科技新载体,推进宝力智科技园启动建设;充分利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 XX 市建立“一区二十一园”的有关政策,全力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河东园区建设。全年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400 家,总数达到 2400 家;新培育小巨人企业 5 家,总数达到 34 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继续保持市内六区先进水平。3.不断提升楼宇经济。加快实施载体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一楼一主题”特色招商;加快落实亿元楼宇专项扶持资金,发挥资金引导作用和政策叠加效应;着力实施留区税收“百千万楼宇”行动,提升楼宇贡献,实现第一、第二批亿元楼宇主导业态比重全部超过 30%。培育 2 座特色亿元楼宇,确保完成第

10、三批亿元楼宇任务,亿元楼宇总数达到 15 座以上。4.扶持壮大民营经济。整合区内资源,加快建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健全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协调、协作机制,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培育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全年实现新增民营企业 1000 家,培育民营企业集团 1-2 户,新增民营企业从业人员 3000 人,新增民营经济税收亿元,完成 9 家企业转型升级任务。三、加快提升城市品质,以生态宜居环境促进美丽河东建设以打造自然生态宜居环境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市载体功能,使 XX 区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1.切实保护蓝天碧水生态环境。深化“三

11、清一绿”行动。深化清新空气行动。以网格化管理为平台,加强大气污染源治理,坚决控制新增工业污染源,全力推进“煤改燃”工作,确保完成市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4 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度控制任务,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努力在污染减排和改善环境质量工作中走在全市前列。深化清洁社区行动。全力推动标准化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年底整体达标率实现 100%。进一步健全“三社联动”社区管理模式,不断创建具有河东特色的美丽社区。计划年内完成 181 个小区、199 万平方米散片旧楼区的提升改造任务;继续深化美丽社区创建活动。深化清水河道行动。继续配合推进河道清淤、水系联通、堤岸改造等工程建设,实

12、现河流水系水清岸绿。加大对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力度,强化海河段面水质监测,确保水质达到 v 类以上标准。深化绿化美化行动。按照“大树、长绿+地被”的新要求,重点实施入市口、桥区、河岸等八项绿化工程,重点在海河沿线打造富民街心绿地项目,计划新建提升绿化万平方米。2.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规划方案,改造提升六纬路、七纬路等 6 条道路,配合推进环宇跨线桥、东纵跨华昌道真理道立交桥等 5 座桥梁改造。完善城区道路、排水设施,按计划完成卫国道泵站建设,启动大直沽泵站建设。优化环卫设施布局,全面完成太阳城环卫综合设施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积极做好市下达的大型洗地车作业后污水处理等环卫设施新建改造

13、工作。巩固创建节水型城区成果,全年节水 22 万吨。新增供热面积 25 万平方米,全区集中供热率达到 95%以上。3.不断巩固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积极争取市里政策、项目、资金,继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区域内重点道路的建筑立面、城市家俱、广告牌匾实行周期性修复,完善提升公共设施功能。做好重点道路沿线夜景灯光维护维修,提升道路景观环境质量。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对桥下空间实施综合治理,规范改造公用设施,有序利用桥下空间,实现“一桥一景”的工作目标。继续加大对马路餐桌、露天烧烤、乱摆乱卖聚集点和私搭乱盖的治理力度,提升我区整体环境质量。继续组织开展背街里巷、城乡结合部和居民社区环境治理工作,形成长

14、效治理机制。4.全力提高精细化城市管理水平。巩固环境卫生治理成果,深化环卫市场化运作,建立常态化监察管理机制。巩固绿化成果,提高非公绿化管理水平。以迎宾线为重点,健全市容环境保障联动应急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建设XX 区城市综合管理控制系统。强化城市管理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能力,建立高效能的市容环境快速反应处置机制。以天津站地区、机场连接线、海河沿线为试点,探索研究城市管理新模式。加大对天津站及周边地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力度,放大站区资源效能,提高站区资源利用率,全力打造服务型法治型的“五星级”站区。四、加快发展民生事业,以文明和谐社会助推美丽河东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5、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1.继续做好惠民实事。以提高就业质量为重点,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预计年内新增就业 4 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落实好 80 岁以上困难老人居家养老和护理补贴政策,加强各层次养老院建设,完善社区老年配餐中心建设。新建改造提升标准菜市场,完善社区商业中心建设。大力实施残疾人社保、就业、教育、康复等民生项目,不断提升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2.健全完善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贯彻落实养老保险参保新政策,依法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做好职工增收工作。加强低保的动态管理。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和“救急难”试点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一门

16、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六纬路 18 号地、东宿舍等片危陋房屋改造工作。加大对历史遗留产权证问题的协调解决和督办力度。严格落实“三种住房、三种补贴”制度,有效改善我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3.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盛世家园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办学规模。全面完成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任务,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第二届“XX 区名师”评选工作,深化未来学科名师培养工程。启动二十八中学、互助道小学改扩建工程,建设钢渣山小学,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推进药品零差率惠民工程,深入落实家庭责任医生制度,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推进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中心机构建设以及富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迁。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办好数字图书馆及津城书吧,推进文化馆和直沽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提升街道社区文化站和文化室达标率。规范天津音乐街经营业态,进一步激活演出市场,举办好 XX 市第八届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