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考核达标讲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379568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99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管理考核达标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成本管理考核达标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成本管理考核达标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成本管理考核达标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成本管理考核达标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考核达标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管理考核达标讲稿(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成本管理,2,集团公司制定了2012年实施基础管理考核达标工作方案和基础管理考核达标活动考核细则(试行)定规范 强基础 上水平 贯彻执行 “成本管理考核”达标标准,既是强化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质量效益的实际举措。,3,“成本管理考核”达标标准划分为10个子项目,分别设定了达标考核评分标准。其内容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供、产、销三个环节。总的要求是:建制度、重执行、有考核,做到有章可循、程序可控、指标先进。,4,子项目一:成本管理制度考核(1),该项目设定考核评分标准是: (一)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1分) (二)岗位责任分工明确(0.5分) (三)在月度/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

2、中对成本进行详尽分析(0.5分) 生产成本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和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是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指引”的重要内容。,5,子项目一:成本管理制度考核(2),(一)通过本次“基础管理考核达标活动”,各企业应抓好成本管理制度建设,形成规范的书面文件。 1、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七个方面。其中:成本预测是进行成本决策的基础;成本决策是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计划是进行成本核算的遵循;而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是对成本计划执行结果的评价。,6,子项目一:成本管理制度考核(3

3、),2、制定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应包括: (1)根据企业生产活动特点,正确设置成本项目和制定核算规范(如:基本生产、辅助生产、直接成本项目的归集、间接成本项目的分摊和结转、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计算和划分、废品损失的处理方法等); (2)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作业成本法等); 采用分步法进行成本核算的企业,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7,子项目一:成本管理制度考核(4),(3)建立和完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包括:材料领用、动力与工时耗费、制造费用开支、停工损失和废品损失、在产品和半成品的内部转移、产品质量检验和产成品

4、入库等各种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保管等; (4)设置专职成本会计岗位。负责成本费用支出的审核与计算,保证成本费用列支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和准确性。,8,子项目一:成本管理制度考核(5),(5)根据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和生产计划,编制年度、季度、月度的生产成本计划。根据确定的成本计划,进行指标分解,下达给成本责任单位,作为成本控制依据。 (二)明确成本管理职责的岗位划分: 1、成本会计岗位职责:负责成本预测、提出成本决策草案、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履行成本控制职责。,9,子项目一:成本管理制度考核(6),2、生产统计岗位职责:负责按产品品种统计和分配原材料投入;劳动工时的投入;做好废

5、品损失的记录,为正确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 3、物资仓储供应岗位职责:负责生产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4、设备管理岗位职责:负责设备的保管、养护、使用和计提折旧基础数据的提供。,10,子项目一:成本管理制度考核(7),(三)成本管理的执行、分析和报告 1、设计规范的成本报表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 2、计划成本的执行情况、成本项目的构成、成本费用开支水平、升降变动及应对措施; 3、按月度、季度、年度作出成本分析和报告。,11,子项目二:目标成本管理(1),该项目设定考核评分标准是: (一)根据利润计划和企业实际建立企业成本目标。(0.5分) (二)细化各重点产品成本目标(0.5分)

6、(三)将目标激励与业绩评价有效结合,促进利润增长(1分),12,子项目二:目标成本管理(2),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是强化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行目标成本,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一)目标成本的设定,应该以企业经营战略、利润计划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水平为依据,保证目标成本管理的可行性。 (二)目标成本的设定,应该以同行业、国内外的先进水平以及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为参照,体现成本目标的先进性。,13,子项目二:目标成本管理(3),(三)主要产品或项目的目标成本应分别单独设定,并把成本指标细化到每个产品或项目的成本要素,便于考核,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四)建立目标成本的成本责任中心,把目标成本责

7、任落实到每个成本责任单位和岗位。完善业绩评价和奖惩制度,体现目标成本管理的约束性。,14,子项目二:目标成本管理(4),(五)执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应密切关注市场物价和工资政策的变化;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产品质量保证的要求;扩展销售渠道、增加市场份额、努力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15,子项目三:采购成本管理(1),该项目设定考核评分标准是: 1、制定采购流程管理制度(0.5分) 2、岗位责任分工明确。(0.5分) 3、优化订货方式,合理安排供料,减少中间环节,并按照制度实行比质比价。(1分),16,子项目三:采购成本管理(2),采购成本管理的目标应该是:规范采购行为、防范采购风险、降低采购成本、满足

8、生产经营需要。 采购活动的流程 包括:计划、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及采购后评估等环节。 (一)制定采购流程管理制度,内容包括: 1、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和财务预算,统筹安排物资采购计划,并综合权衡物资采购的购置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短缺成本等因素,确定每种物资的年度采购批次和每批采购数量。,17,子项目三:采购成本管理(3),2、建立采购申请审批制度。 (1)依据购买物资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物资需求单位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归口管理部门对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企业的采购计划。 (2)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

9、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负责人审批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18,子项目三:采购成本管理(4),3、企业的采购业务应相对集中,以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堵塞管理漏洞。建立采购物资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谈判采购、咨询比价采购等多种采购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小市场变化对企业采购价格的影响。 4、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指定专门验收机构和验收人员对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进行验收,出具验收证明;涉及大宗和新、特物资采购的,还应进行专业测试;验收过程中如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向企业相关管理机构报告,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19,子项目三:采购成本管理(5),5

10、、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力,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和相关单据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严格遵循合同规定,选择合理的付款方式,以保证资金安全。 6、加强物资采购供应过程的管理。依据采购合同中确定的主要条款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实行全过程的采购登记制度,确保采购过程的可追溯性;,20,子项目三:采购成本管理(6),7、规避物资采购风险,因违反规范操作程序造成损失的,应实行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如: (1)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未对市场变化趋势做预测,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的。 (2)供应商选择不当,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导致采

11、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的。 (3)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导致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的。,21,子项目三:采购成本管理(7),(二)明确岗位责任分工,建立内部牵制制度。 1、实行审批人和采购人职责互相分离,除小额零星物资采购外,不得由同一机构办理采购业务的全过程。 2、做到采购业务归口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 3、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实行定期岗位轮换。,22,子项目三:采购成本管理(8),(三)优化订货方式,合理安排供料,减少中间环节,并按照制度实行比质比价。并采取如下措施: 1、根据市场情况和采购计划合理选择采购方式: (1)大宗采购应当采用招标方式,合理确定招

12、投标的范围、标准、实施程序和评标规则; (2)一般物资的采购可以采用询价或定向采购的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 (3)小额零星物资可以采用直接购买方式,但应多方询价,货比三家。,23,子项目三:采购成本管理(9),2、建立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3、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拟订采购合同,准确描述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按照规定权限签订采购合同。并与之签订质量保证协议。,24,子项目三:采购成本管理(10),4、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全面梳理采购业务流程,统筹安排采购计划,

13、根据生产建设进度和采购物资特性,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办理运输、投保等事宜,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5、建立价格监督机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应当定期进行追踪核查,综合分析预付账款的期限、占用款项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等情况,发现有疑问的预付款项,应当及时采取措施。,25,子项目四:节材降耗管理(1),该项目设定考核评分标准是: 1、制定原料消耗管理制度以及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目标。(1分) 2、进行原料消耗指标控制与考核。(1分),26,子项目四:节材降耗管理(2),节材降耗管理,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加强管理

14、出效益的进取性举措。要求在原料消耗管理方面有制度、有目标、有落实。可以与目标成本管理合并形成管理制度。 (一)科学的核定生产基本原料消耗定额。 1、应对同行业每种基本耗材的平均水平、最好水平和管理措施进行调查了解,学习他人经验,改进自身管理,使耗材定额指标具有先进性。,27,子项目四:节材降耗管理(3),2、对本企业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分别进行考察分析,使指定的耗材定额指标具有可行性。 (二)基本耗材定额制定以后,将指标下达到各生产单位和生产环节,作为考核依据。 (三)对下达到各生产单位和生产环节的基本耗材指标实施控制与考核,作为业绩评价的依据。对原料消耗定额控制好,对降低产品成本作出贡献的,应

15、建立奖励机制。,28,子项目五:费用控制管理(1),该项目设定考核评分标准是: 1、制定费用管理控制制度。(0.5分) 2、制定费用计划。(0.5分) 3、严格执行费用管理及相关审批制度。(1分),29,子项目五:费用控制管理(2),从广义度讲,费用包括间接费用、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其中: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属于生产成本管理的范畴;营业外支出,应纳入意外事项管理程序;因此,费用控制管理,主要是对期间费用,即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控制管理。对上述三项期间费用的控制管理,主要分为预算指标控制、开支标准控制和审批程序控制。,30,子项目五:费用控制管理(3),(一)制定费用管理控制制度

16、:根据国家法规制度和相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开支标准和报销审批程序应作出明确规定(也可以纳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31,子项目五:费用控制管理(4),(二)编制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年度财务预算。 1、营业费用预算核定的依据:本企业历史开支水平、 本年度销售计划和市场开拓需求; 2、管理费用预算核定的依据:本企业管理人员编制、 办公费用核算范围和开支标准; 3、财务费用预算核定的依据:本年度金融市场状况、企业预计融资规模和可选择的融资渠道。,32,子项目五:费用控制管理(5),(三)严格执行费用管理及相关审批制度: 1、根据企业年度财务预算,按季度、月度安排费用开支计划。并将预算指标下达给每个部门和单位,作为预算执行、考核、控制的依据。 2、建立预算执行控制系统,财务部门按财务制度规定审核报销,并按预算口径实行指标控制。 3、对超出预算的开支,应由上一级授权人批准,调整预算后报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