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宋时期京城商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56374119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唐、宋时期京城商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唐、宋时期京城商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唐、宋时期京城商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唐、宋时期京城商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唐、宋时期京城商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唐时代的长安城是一座开放型的国际性大都市,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节、商人、学者、 僧侣云集于此,唐朝诗人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印证了当时的繁荣。 整个长安城大体分为十四条东西大街和十一条南北大街,这些纵横交错的大街将长安城分 割成许多方块区域,在这些“方块”中包含两个东西市场,即为当时的市场经济区。白居易 的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直接反映了当时坊市之多和商品经济的繁华。 到两宋时期,随着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从商行列,形成了更加庞大的 京城商人群体。在唐宋时期,京城商人们逐利而为,使用的营销手段花样百出、实用有效,

2、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1 唐宋时期的京城商人随着唐宋时期市场经济发展,人们在享受着购物带来乐趣的同时,对商人的看法也 慢慢发生了转变。在土农工商这种传统观念动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放弃本业,投入到 经商行业之中,再加上唐宋时期京城市场广阔,商人数量庞大,其中不乏佼佼者。唐初长 安商人郑凤炽,曾夸富于唐高祖:“终南山上每株树挂绢一匹,山树挂满,我家里还有余绢” ;唐玄宗时,京城富商王元宝,被称为天下至富;旧唐书?q 玄?q 宗纪中记载,开元二 十二年三月,唐朝政府没收长安富商任令方的家财,资产达六十余万贯。到宋朝时富商更 多,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

3、在宋朝 东京城的金银彩帛交易场所中, “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除了富商巨贾,唐宋时 期的京城中以中小商人居多,如店铺商人、流动商贩等,给京城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 大的便利。据梦梁录记载:宋朝东京城“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 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鳖腊等铺”;再如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洛阳南市东 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 ;长安崇仁 坊一街别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由此可见,唐宋时期京城市民的各种 生活物品都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富而优则仕,商人们在聚集到巨额财富后,开始试图提升 自己的政治地位,大部分通过捐官

4、或攀交权贵的方式晋身官场。从萍洲可谈中记载的: “富家多贿宗室求婚,苟求一官,以庇门户,后相引以为亲”可见一斑。2 唐宋时期京城商人的营销手段1.利用招牌、幌子等工具营销。有固定住所或销售场所的商人,把文字、图案甚至色彩制成招牌或幌子,竖立在醒 目位置,将其经营的商品、特点和档次等传递给客户。在唐宋时期,京城里招牌和幌子非 常多,如招牌标记、旗帜标记、实物标记等:招牌标记指的是商家将标明店铺的名号的 牌子树立店铺门前,方便客户进行辨认。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明显看到“赵 太丞家”、 “杨家应诊”的招牌,旁边还有医生特长和对药品功能的介绍。将“酒旗”等悬挂 在店铺门口,方便客人辨识,酒肆、

5、当铺、茶肆等都利用旗帜标记开展营销活动,唐代韦 应物的诗句:“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就是对酒旗的真实描述。将销售的商 品或相关替代品悬挂、摆放在店铺门前。它的形象化特点,能给客户以明晰的指导。唐宋时期,小摊贩队伍数量也蔚为可观。商家把商品摆放在街道边进行实物宣传, 以供客人挑选。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也大量描绘了位于桥头或街巷的摊贩。2.利用声音或发声工具营销为了方便营销或节省成本,没有固定营销场所的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利用口头叫卖 或借助鼓、竹板等发生器具吸引起客户注意,其中口头叫卖是最原始和最简单的营销方式, 一直流传至今。口头叫卖是唐宋京城流动商贩惯用的营销方式, 事物纪原?博弈嬉

6、戏中 记载:“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 ”客观描述了当时流动商贩的营销策略。 为了提高声音宣传的效果,唐宋时期京城流动商贩的叫卖内容也越来越独特,北宋庄季裕的鸡肋篇中有过相关描述:某饼商叫卖时喊:“亏便亏我。 ”某占卦者的叫卖内容更具吸 引力:“时运来时,买庄田,娶老婆。 ”唐宋时期,在流动商贩使用的叫卖工具中, “拨浪鼓” 最具典型性。由于吆喝声过于费力且在传播范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京城内“沿门唱 卖声,满街不绝”。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商贩们就利用“拨浪鼓”等可发声工具招徕客户。 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货郎手持“拨浪鼓”的细节。3.利用娱乐活动进行营销唐宋时期,随着当时经济水

7、平的相对提高,市民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同时,逐渐 开始追求精神领域的需要,奢靡之风、享乐之风日渐盛行。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商业性质 的娱乐活动应运而生,既为商家创造了更多营销机会,也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当时的茶坊 和酒肆就是代表。在唐代京城酒肆中,最能招揽顾客的是胡姬酒肆。唐朝时期,西域与中 原交流频繁,大批胡商进入长安,胡姬与酒肆经营结合在一起,凭借她们独特装束和颇具 异域风情服务吸引众多顾客。在唐代诗歌中就有很多关于胡姬的描写。李白少年行: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张祜的白鼻?m:“为底胡姬酒,长来白鼻?m”等。 到了两宋时期,由于京城内的酒肆、茶坊颇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赢取

8、更多的顾客, 京城商人在酒肆、茶坊等场所注入了文化娱乐因素,如歌伎、茶饭量酒博士等,不仅能饮 酒喝茶,还能娱乐消遣,迎合了市民们精神需求。4.利用节庆日营销节庆日营销由来已久,在唐宋时期,这种营销手段已备受重视。由于商业活动日渐 繁荣,同时节庆日又是开展营销活动的利好期,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提升营销利润,唐宋 时期的京城商人们对其十分重视,及早做好准备,在节日市场中获取充足利润。唐朝时期 的节日主要有元正、人日、上元、中和、社日、端午等,节日期间,京城街道熙熙攘攘、 热闹非凡,商业活动也异常火爆。唐朝诗人崔液在上元夜中这样描述:“谁家见月能闲 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李商隐的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

9、得观欢中有“月色灯光满帝 都,香车宝辇隘通衢”的描写,都印证了节庆期间商业活动的繁荣。在宋朝,过节热情高涨, 节日大致包括皇帝、皇后的“圣节”;具有迷信性质和宗教性质的节日等。孟元老在东京 梦华录中描述中秋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因为节日 引发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市场很大,直接促使集服务、娱乐、营销为一体的商业市场活动活 跃起来,给商人创造了良好商机。3 结语被称为京畿重地的唐代长安和洛阳及宋代汴梁和临安,它们不仅是唐宋王朝的政治 文化中心,其商品经济发达程度也能直观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商人队伍不断扩 大、商家日渐增多,市场份额均量逐渐减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等因素刺激下,京城商 人们想尽办法强化宣传营销,在为自身攫取利润的同时,直接促使了京城商业活动的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