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于核心素养下高考备考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352363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206 大小:15.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基于核心素养下高考备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06页
生物基于核心素养下高考备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06页
生物基于核心素养下高考备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06页
生物基于核心素养下高考备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06页
生物基于核心素养下高考备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基于核心素养下高考备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基于核心素养下高考备考(2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备考,目 录,2,01,03,02,高考备考的依据.,二轮复习的建议,我们的一些做法,一、高考备考的依据,高考备考,3,考试大纲,05,高中教材,03,考试说明,04,高考试题,01,课程标准,02,(一)“2017考纲、考试说明”的修定,1、考试的能力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解释与例题),4,摘自考试说明,解释: (2)当前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并且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愈来愈深刻的影响。鼓励考生在学好教材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关注、发解生命科学的突出成就及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利于培养考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待这一能力的要求,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命科学的突出

2、成就是指对生命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方面的内容;第二,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是指全社会关注的、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问题,如禽流感;第三,生命科学的突出成就和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通常作为命题素材,试题考查的仍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且这类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不会很大,不会增加考生的负担。,高起点、低落点、陌生中考熟悉、现学现用,5,摘自考试说明,(2015全国I,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B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Bc,实现

3、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高起点、低落点、陌生中考熟悉、现学现用能力,(一)“2017考纲、考试说明”的修定,2、考试范围与要求,7,(一)“2017考纲、考试说明”修定内容,2、考试范围与要求,: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8,以

4、考纲为参照,注意内容的难度要求,9,(一)“2017考纲、考试说明”的修定,2、考试范围与要求 删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 增选修1中“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内容 变选修1中“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变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改“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归入选3基因工程的实验,10,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血细胞计数板法(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特殊染料染色法(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菌落计数法(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滤膜法(样品中菌数很低) 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 ,(选修一26页

5、)相关链接活菌计数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含菌量的测定、食品卫生和水源污染度的检验等方面。如果你感兴趣,可以从下列项目中选做一个。(一)空气中微生物总数的检测(二)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三)牛奶中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四)土壤中真菌(或放线菌)的分离与计数,11,(2016全国I)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 制作无菌平板; 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将各组平板置于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

6、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若要完成步骤,该培养基中的成分通常是_。 (2)步骤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现象。若将30(即)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填“正确”或“不正确”)。,12,(二)高考命题与课程改革,一点四面高考命题意见,理科综合:试题积极落实“一点四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加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深入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体:立德树人、服

7、务选拔、导向教学 【为什么考】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考 什 么】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怎 么 考】,一体四层四翼基于高考立场的评价体系,13,核心素养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高考命题与课程改革,14,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全面发展的人,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责 任 担 当,健 康 生 活,人 文 底 蕴 科 学 精 神,珍爱生命 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劳动意识 问题解决 技术应用,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 国际理解,人文积淀 人文情怀 审美情趣,乐学善学 勤于反思

8、信息意识,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 勇于探究,学 会 学 习,实 践 创 新,15,本质,核心,途径,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载体与体现,16,理性思维,科学探究,注重迁移,凸显能力,摘自考试说明,例13 (2016全国I)32(12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 黄体:灰体: 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

9、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说明】本题既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地掌握了分离规律、伴性遗传等知识,又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7,18,(2016新课标卷)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

10、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必修2 P91,知识迁移,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考查能力为目的,19,(2014新课标卷)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必修1 P70,概括归纳所学知识内容,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考查能力为目的,20,(2013全国I)29.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

11、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色的脂肪颗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3)实验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信息提取应用能力,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考查能力为目的,21,22,(三)高考试卷,全国卷 地方卷: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天津、海南全国乙卷

12、: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 全国甲卷: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重庆 全国丙卷:广西、贵州、云南,23,特点1:全国乙卷(全国I卷)能力要求高一些,全国甲卷(卷)和丙卷知识要求高一些,1、全国乙卷的命题特点,(2016全国I)32(12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 黄体:灰体: 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

13、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以重要概念(基础知识)为载体,突显理性思维,考查分析、理解、推理、应用能力,24,特点2:不刻意追求试题新意,题目难度一般,选项不复杂、明确具体,1、全国乙卷的命题特点,(2016全国I)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

14、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5,特点3: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和能力,纯粹记忆知识较少考查,1、全国乙卷的命题特点,26,以知识内容,特别是重要概念为平台,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1、全国乙卷的命题特点,特点4:题干简洁、清晰,节省阅读量,不设语言陷阱看题时间少一些,答题时间少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点,无图不成题? 图文转换能力,27,(2015全国I)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28,(2016

15、全国I)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29,30,(2005全国I 2)在光照下供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C3化合物与C4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31,(20

16、05全国I 2)在光照下供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C3化合物与C4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不刻意追求多样化的信息呈递与处理 理解能力为首 获取信息、推理、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辅,特点5:重原理,但基本不涉及复杂计算,2、全国乙卷的命题特点,(2014全国I)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2和4必须是纯合子 B.1、1和4必须是纯合子 C.2、3、2和3必须是杂合子 D.4、5、1和2必须是杂合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