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萧山农民观念转变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623588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30年萧山农民观念转变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萧山农民观念转变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萧山农民观念转变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萧山农民观念转变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30年萧山农民观念转变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30年萧山农民观念转变的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 30 年萧山农民观念转变的调研报告经济管理 073 班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萧山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尤其在婚姻、生育、教育、就业等诸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农民新观念形成,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字:改革开放;农村;观念一. 前言(一) 调研的目的:作为全国百强县浙江第一的萧山,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诞生了万向,传化,开元等一批知名企业,由几十年前一个农业大县转变为一个工业重区,同时在改革开放 30 年间尤其是各乡镇农村的人民观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二)

2、调研的时间地点及对象:8 月 2 日,在萧山瓜沥镇外婆家附近乡村找寻了几户农家作为萧山东片沙地人代表进行询问与记录二. 调研的内容(一) 婚姻观念20 世纪 80 年代,农村青年男女择偶,男方要求女方有一定的文化,最好是在社队企业工作。农活、手艺较好的,会缝纫的姑娘最受欢迎。女方要求男方在社队企业工作或有手艺,希望能找个吃供应粮的居民小伙。男女择偶一般都在同组、同村、同镇找,婚姻圈一般在 1525 千米之间。90 年代,家庭条件较好的农村男青年择偶学历要求提高,要求女方有初、高中毕业的文化,工作、家境条件互相般配,多选择本地姑娘;家境差的,身体残的,则找外地条件较差的姑娘。女青年择偶,一讲知识

3、和技艺,没有文化、没有专长的男青年被选余地小;二讲门第,干部和厂长、经理的子弟,姑娘关注多;三讲工作,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是首选;四讲身材和人品。婚圈范围基本不变。20 世纪末始,农村择偶双方自由恋爱、自主终身的意识增强,不再受“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束缚。同时,择偶的户籍观念弱化,城镇姑娘和小伙不再被农村青年看好,找个农村对象有地承包,收入稳当;找个城里对象,容易失业下岗,且城里人娇嫩,不比农村青年吃苦耐劳。双方年龄相近不再是姑娘择偶的基本条件, “老夫少妻”的现象已不少见。时,外地姑娘、小伙大批进入萧山,有的与萧山农村的大龄未婚青年结上连理,婚圈范围扩大到天南地北,多少年来存在的

4、大龄青年结婚难问题得到解决。由于姻亲等方面关系,萧山的少数民族从 1990 年的 18 个增加到 2000年的 46 个,少数民族的人口从 1990 年的 1942 人增加到 2000 年的 8305 人,既引进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又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二) 生育观念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计划生育工作仍是农村最难做的工作之一,也是农村干部与群众关系的“热点”问题之一。多数农民仍认为“生一个太少,生两个刚好;生男孩最好,生女孩亦好。 ”90 年代中后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独女户的社会保障政策逐渐落实,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农业机械化

5、推进,农村重体力劳动减少,农村“养儿防老”观念逐渐淡化。同时,养育负担重、教育费用昂贵和就业竞争激烈,也使农村青年夫妇感到压力,觉得还是养得少些、精些,培养得好些、强些,集中财力和精力管好一个,为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因而计划生育成了育龄妇女的自觉行动。萧山人口自然增长率从 1990 年的9.2下降到 2004 年 4.29,人口出生率从 1990 年的 15.3下降到 9.46,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和谐。(三) 教育观念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多数农民(特别是沙地区农民)感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无文化、少知识要吃亏,因而对子女的文化教育逐渐重视,但一般只要求

6、子女高中毕业,符合工厂招工条件就行。90年代,城乡劳动力就业压力骤增,农民对子女的文化教育尤是学校教育更为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大幅增加。中青年父母把教育作为日常谈资。一些经济较好或子女上进心强的家庭,则注重寻名师、名校,甚至不惜化巨资到“贵族”学校住校读书。90 年代中后期,萧山农民供子女上学大有“千军共挤独木桥” , “毕其一生供一人”之势,出现低收入家庭子女上镇(集镇) 、中收入家庭子女上城(县城、省城) 、高收入家庭子女出国求学的情况。农民文化教育费用,1985 年人均 7.89元,占全年人均消费支出(下同)3.06,到了 2000 年,人均 393.00 元,占7.15。2004 年人均

7、 727.20 元,占 10.14。一些有积蓄或有实力的家庭,到集镇和萧山城区甚至到杭州、上海买房,为子女在城镇求学创造安居条件。有的家庭,母亲、祖母或外祖父母离开农村到城镇居住,照顾子女、孙辈生活或进行辅导。每到节假日,城镇中、小学校门前,接子女回家的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排起了长龙,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姑姨母、保姆齐上阵,道路被人车堵塞。90 年代起,农村自学之风盛起,农民读电大、函大、夜大、农业广播学校的人员不断增加,许多农民主动参加各种农业技术培训,谓之“给自己充电” 。据 1982 年、1990 年、2000 年萧山县(市)3 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比分析,将 1990 年与 1

8、982 年、2000 年与 1990 年相比,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者文化程度呈逐渐提高趋势,不识字或识字很少者,分别减少 10.58 和 9.75 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分别提高 7.41 和 1.76 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分别提高 3.50 和1.76 个百分点;大、中专文化程度分别提高 0.01 和 0.27 个百分点。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加快了农村经济建设。?(四) 就业观念1980 年,萧山农民 84从事农业生产,16在社队企业工作。中老年农民以“种田禾地万万年”古训自慰,不愿去离家较远的地方赚钱,流行的民谚是“老鹰插天飞,餐餐饿肚皮;鹧鸪日日坐,吃饱还有多” 。意为安心在家里劳作,比

9、外出创业要好。青年农民则想离开农村“捧铁饭碗” 、 “吃皇粮” (指吃国家供应粮,按月领工资) 。90 年代,乡村企业发展加快,城乡个私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商贸服务业兴办,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力管理制度改革,农民就业观念开始改变,有经营头脑或有资金实力的,买“蓝印户口”进城镇办厂开店或自办公司,有文化或专业特长又年轻力壮的,进大企业、大公司做“白领” 、 “蓝领” ;有体力但缺少文化或专长的到小企业、小商店打工;年老体弱的则多数从事种、养殖业和家庭副业。时,农村青年普遍不愿从事农业,认为搞农业是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 , “风吹雨打日头晒” ,没出息。因此千方百计出门创业。多数父母也认为“猪

10、圈里跑不出千里马” , “身边的孩子长不大” ,支持子女到外面锻炼。2004 年,从事工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的比例从 1984 年的 21.80提高50.87;从事商贸服务和其他行业的劳动力从 1984 年的 17.9提高到 2004 年的 23.58;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从 1984 年的 60.31降到 2004 年的 25.55(其中从事农业劳动力从 1984 年的 58.92降到 2004 年的 22.53) 。农民就业观念的变化,使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使农村三个产业同步发展,加快了小康村建设。(五) 饮食观念萧山农民在 20 世纪 80 年代

11、前,多数以吃饱为原则。 “猪肉加晚米(饭) ”是农民对生活的追求。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民有了产品的支配权,加之市场供应逐步丰富,餐桌上的饮食品种逐渐增多,农民由吃饱向吃好方向发展,肉、鱼、酒及饮料等不再在节日和婚丧嫁娶或亲友来访时才看到,河蟹、鳖、鳗及海鲜等高档水产在多数农户家庭尚无缘上桌。90 年代,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全国性大市场的逐步形成,部分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保健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饮食从吃好向“营养” 、 “卫生” 、 “健康”乃至保健美容方向转变。喜庆宴会上传统的“十碗头”被新的菜肴品种所替代,数量增加到每桌 20 多盘(碗) 。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农业生产

12、出现“无公害” 、 “绿色” 、 “有机”等新名词,“时鲜” 、 “安全” 、 “营养”成为新饮食的标准,农村集镇标有“生猛海鲜”的饭店生意兴隆。近郊青年不再在家吃早餐,而在随处可见的饮食店小吃。青年父母、祖父母为鼓励孩子学习或奖励孩子,常把“肯德基” 、 “麦当劳”作为奖品。农村“胖孩”增多, “减肥”成为农村父母的又一话题。不在家里过年,而到城镇宾馆饭店预订年夜饭的家庭逐渐增多。时,形容不同人群的饮食是“穷人吃荤、富人吃素、老板吃野(野生食品) ”。由于大批外来人员带来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萧山农民的饮食内容和饮食习惯也悄然变化,吃酸喝辣的人逐渐增多, “火锅”也逐渐风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

13、了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六) 服饰观念20 世纪 80 年代初,农村路口村头和集镇街道布满缝纫店,会缝纫的人被排列在能工巧匠之首。姑娘出嫁,缝纫机作为必备嫁妆。青年妇女多会操作缝纫机,家庭人员衣着多买布自制或到缝纫店制作。多子女时代那种“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缝缝补补给阿四”的服饰情景虽然消失,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节衣传统仍在延续,其时农村男性以着“中山装”为主,尤以“的卡”制作的最为时髦。春节前夕,大小缝纫店生意兴隆,为男女老少赶制节日新衣。90 年代,化纤工业发展,各地相继办起服装加工厂,大大小小的服装鞋帽店、床上用品店遍布农村小集镇,国内外的名牌服装也在集镇销售。农村

14、居民衣裤鞋帽及床上用品,多从各类专卖店购买成品,既合身,又方便。经济宽裕的青年男女从上到下都着名牌,手头较紧的则着假“名牌” ,漂亮、时尚的休闲装成了农村青年的追求。农村婴幼儿和少年的服装也多是购买成衣。尿布被市场上出售的“尿不湿”所代替。农村妇女“例假” 不再使用草纸和经带,改用洁净的卫生巾。老人把青年们穿过的“名牌”当“时装” 。农村缝纫店仅为体型特异或要求特殊的人群服务。千姿百态的服饰,使农民的生活更靓丽。(七) 交往观念人情来往是萧山农民的传统礼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前,农民在亲朋好友之间的来往,多集中在生产大队统一规定的节假日或是风雨落雪不能出工的时候。时因农民普遍较穷,一般都较

15、节俭。20 世纪 80 年代,农民自我支配的时间增加,收入逐年增长,亲朋好友交往的时间和费用增加,重大节日互相赠送的礼品,不再是传统的草纸糖包和糕点,而是包装相对精美的各种物品。90 年代,农村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按各自不同身份、不同工作、不同的经济实力实行不同的交往方式。有的为省去春节期间繁琐庸俗而又长时间的你来我往,改为兄弟姐妹轮流作东,约定相聚到一家。交往赠送的礼品、宴会食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增加和提高。亲朋之间婚丧嫁娶的礼金礼品升级,送礼费用成为一大负担,年老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负担更重。单笔礼金数从 80 年代的数十元增加到一张、数张乃至 10 多张“伟人像” (指百元人民币)

16、 ,也有的送彩电、冰箱、空调、电脑等。节日期间晚辈给前辈的礼品,传统的“桂圆” 、 “荔枝”包仍有,更为盛行的是送烟、酒、水果、糕点、保健品及“红包”等。辈份相等而经济条件一般的,仍奉行“薄礼”才能“长往”的信仰,但在子女的求学、升学和盖房等方面,也送名烟名酒及红包等。90 年代后,农村邻里交往逐步减少,这在居住分散的沙地区为最,因中青年农民多在外打工,早出晚归,邻里之间难得见面,过去村内组内“铜锣一声响,坐拢一桌生(方音“省” ) ”的情景大为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起了变化,有些家庭子女靠电话与长辈互通信息。90 年代中后期起,外地劳动力带来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和当地方言,为了交流迫使萧山人学讲普通话,即农民所说的“适应形势” 。而中、老年农民学讲普通话的另一个原因是,学校均以普通话讲课,学生也推广普通话,家中父母、祖父母等为辅导孩子学习或交流,也只能艰难学讲普通话。时,农村中讲粗话、脏话的人渐少,“田畈乱话”失去市场。亲朋好友或邻里相聚,交流工作、生活情况和发财致富经验成为主题。国家大事、世界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