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_自考_《银行信贷管理学》_各章小结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234242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版_自考_《银行信贷管理学》_各章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版_自考_《银行信贷管理学》_各章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版_自考_《银行信贷管理学》_各章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版_自考_《银行信贷管理学》_各章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版_自考_《银行信贷管理学》_各章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版_自考_《银行信贷管理学》_各章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版_自考_《银行信贷管理学》_各章小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行信贷管理学各章小结银行信贷管理学各章小结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信贷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种行为。具体是指债权人贷出货币,债务人按约 定期限偿还,并支付给贷出者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信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课程 所研究的信贷是广义的信贷。 2、信贷的基本特征: 信贷是价值的单方面的运动; 信贷是需要偿还的价值运动; 信贷是有偿的价值运动。 “信用是信贷活动产生的基础。 ” 3、信贷是伴随着商品经济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信贷是商品货币关系的 必然产物。 4、从宏观角度看,信贷资金的来源包括各项存款、金融债券、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 债,而资金运用包括各种贷款、有价证券和投资、金银、外

2、汇占款、在国际金融机 构的资产。 从微观角度看,信贷资金的两部分构成表现为: 一是资金来源,包括各项存款、从债券市场上获取资金、向中央银行借款、同 业存款和同业拆借、其他资金来源、银行资本金; 二是资金运用,包括各项贷款、证券投资、在中央银行账户存款、同业存放和 同业借出、其他资金运用。 5、信贷资金的基本特点是: 信贷资金是一种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信贷资金是一种具有价格的资金; 信贷资金是一种有期限约定的资金;信贷资金是一种具有特殊运动形式的资金。 6、信贷资金的运动形式,可以用二重支付与二重归流(回流)的形式来描述。由于 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导致信贷资金运动中

3、的风险加大。风 险控制与管理成为信贷资金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7、信贷资金的有效运行需要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信贷资金运行的内部条件包括银行信贷资金经营与管理水平以及银行自身的风险 管理水平。 信贷资金运行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生产与流通的运行、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与 健全、法律制度环境的建立与健全、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央银行或有关金融监管部 门的信贷政策和信贷管理制度。 8、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对银行信贷资金运行是十分必需的。我国应该特别注意社 会信用制度的建设。 9、信贷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用,运用各种方法或手段对国民经济活 动过程中的资金借贷关系进行组织、疏导、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4、信贷管理的目标是银行信贷管理所应达到的预定标准和要求。确定信贷管理目标 的基本要求是: 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经济杠杆作用,合理确定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 率,管理、控制信贷资金运用风险。 10、信贷资金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信贷关系的管理;二是信贷资金 来源与运用的管理。 其中,信贷关系主要包括银行与公共利益的关系,银行与客户的关系,银行与 金融监管部门的关系、银行与同业的关系、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银行信贷资金 来源与运用的关系。 银行在处理每一种不同关系时,需要根据相应的原则和管理办法进行。 11、信贷资金管理的作用在于: 筹集和运用信贷资金; 促进银行改善信贷业务经营管理

5、,增加收益并控制银行风险;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 12、我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即“统收统支”阶段; “差额包干”阶段;“实贷实存”阶段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阶段。 13、我国银行业自 2006 年开始实行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 风险水平、风险迁徙、风险抵补,每个层次均有具体的衡量指标。第二章第二章 银行存款管理银行存款管理 1、银行存款由利率、期限、支取方式和附加服务等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 2、按不同标准可以将银行存款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按存款人的经济性质可划分为企业存款、财政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储蓄存

6、款、 农业存款和同业存款;按存款期限可划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按存款币种不同可划分为本币存款和外币存款。 最有意义的存款划分方式是以存款期限划分和以存款人经济性质划分相结合的方式。3、银行存款对银行职能的实现、扩大信贷资金来源、拓展贷款业务、与社会各界建 立广泛联系以及保持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4、银行加强存款管理应实现的目标:扩大存款的增长率;提高存款的稳定率;调节存款的运用率;降低存款的成本率。 5、为合理有效地吸收存款,运用存款,银行必需注重存款规模的适度控制和存款结构的优化组合。 6、银行存款的重要性,决定了银行存款应实行层级分类管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 存款管理;商

7、业银行对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的管理。 7、银行存款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要有效的控制存款成本必需了解银行成本控 制的特殊性和存款总量、结构与存款成本的关系。第三章第三章 银行非存款资金管理银行非存款资金管理 1、银行的非存款性资金是指银行除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借入资金。银行非存款性资金与存款性资金的区别在于:一是为“主动型负债” ;二是风险 较大。 银行的非存款资金主要包括短期借入资金与长期借入资金两种形式。 2、银行借入非存款资金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营运和管理效率;可以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银行的经营规模,并加强银行与外部的联系和交 往;有利于满足银行业务经营的各种需要。 3、

8、同业拆借产生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也被称为“超额准备金的借贷” 。 同业拆借的基本特点是:同业性与批发性;短期性与主动性;市场化与高效率; 交易的无担保性;不需要向中央银行交纳法定存款准备金。 4、同业拆借的基本原则是:公平自愿、诚信自律、风险自担。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 同业拆借包括多种方式。其程序包括协商成交、签订协议、交割资金、还本付息等 步骤。在同业拆借的过程中,银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拆借资金比例、期限以及 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5、同业拆借市场是我国发展较早,目前交易规模较大并且已经真正形成市场机制的一种货币市场。 6、回购协议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 基

9、本特点是:期限长短不一;交易对象多为政府债券;风险较低,利率比同业拆 借市场的利率要低;成交方式多样;交易金额一般较大。 回购协议的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债券。银行利用政府债券进行回购交易,具有 积极意义。参于回购交易的机构,既包括金融机构,也包括非金融机构。回购交易主 要采用询价方式,自主谈判,逐笔成交;一般需要订立书面合同。 7、我国回购市场发展历经曲折。目前,回购协议与同业拆借、现券买卖业务已经共同成为我国银行间市场的主要 业务。回购协议还被中央银行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在公开市场上广泛使用。 8、向中央银行借款,是银行获得短期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主要包括再贷款和再贴 现两种形式。银行向中央银

10、行借款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 政策意图,还取决于银行对各种可获得资金渠道的比较以及银行资金运用的用途与方 向。9、我国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借款方式,主要有再贷款和再贴现,两种形式,目前 主要为再贷款形式。随着我国票据市场的逐步发展,再贴现将成为我国银行向中央 银行融资的主要渠道。 10、转贴现与转贷款,与银行在遇到资金临时短缺时筹集资金的途径之一,是发生在 银行与同业之间的融资活动。 11、从国际金融市场借款也是银行取得非存款资金的渠道。目前,世界上最具规模、 最有影响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欧洲货币市场,主要原因在于其是一个自由开放、富有 竞争力的市场。 12、结算过程中的短期

11、资金占用,是银行在办理各种结算业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 表现为各种应付款项。 13、银行短期非存款资金的经营策略包括,包括:根据时机,选择适宜的短期非存 款资金的数量与来源渠道;对短期非存款资金进行一定的规模控制;确定合理的短 期非存款资金的结构。 短期非存款资金的管理要点是:主动把握短期非存款资金的期限和金额;将短期 借款的到期时间与金额与存款的增长规律相协调,并将短期借款控制在自身可以承 受的范围之内;通过各种方法将短期借款的对象和金额分散化等。 14、金融债券是指由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筹集中长期资金而向社会公开发行 的一种债务凭证。与传统的筹资方式相比较,发行金融债券这种筹资方式在

12、筹资目的、 筹资机制、筹资效率、资金的稳定性以及资金的流动性等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当 然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陷。 发行金融债券的功能包括:使银行突破了原有存贷关系的束缚;可以提高银行 筹资的速度、数量以及资金利用效率;是商业银行业务“推陈出新”和进行资产负 债管理的重要工具。 15、金融债券主要包括资本性债券、一般性债券和国际金融债券三大类型。16、金融债券的发行方式多种多样。在金融债券发行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评定信用等级,进行发行数额的认可和投资范围的确定; 确定金融债券的发行价格。 金融债券在进行发行管理时,要做好以下几点:做好市场调查;掌握发行时间 和发行选择;做好债券发行和资金使

13、用的衔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 17、我国在金融债券的发行类型、发行范围以及发行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第四章第四章 银行贷款一般管理银行贷款一般管理 1、借款人与贷款人作为银行贷款中的资金需求者与资金供应者,既享有相应的权力, 又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应遵循一些限制性条款。 2、贷款原则是指银行对贷款人发放贷款的基本原则,是银行和贷款人都必须共同遵 守的行为准则,也是约束银行贷款活动的行为规范。贷款的发放与使用应当遵循安 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原则。从总体上看,这三项原则是统一的,安全性是关键, 流动性是条件,效益性是目标。但这三项原则之间往往又存在矛盾。要通过不同经

14、营环境,不同经营条件下侧重点的不同选择,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动态平 衡。 (安全性关键;流动性条件;效益性目标。 ) 3、贷款政策是银行为指导贷款决策而制定的规则和程序。 贷款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贷款的经营方针及经营目标、贷款的发展战略、贷款的法 律法规、贷款的规模、贷款结构、贷款工作规程与权限划分、贷款抵押与担保、贷 款定价。 (8 项内容) 4、贷款的基本要素包括:贷款用途、贷款方式、贷款方法、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等。5、贷款种类的划分是贷款管理的基础,贷款的科学管理需要对贷款进行科学的分类。 A,按银行发放贷款的自主程度分类,银行贷款可以分为自营贷款、委托贷款。 B,按期限分类可以分

15、为不定期贷款和定期贷款。 C,按保障条件分类可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D,按贷款的质量或风险程度分类可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 损失贷款等 5 类。 E,按照贷款的用途分类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照贷款对象的部门来分类,分为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贷款、科技贷款 和消费贷款; 二是按照贷款的具体用途来划分,一般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 F,按照偿还方式的不同分类,可分为一次性偿还和分期偿还两种。 6、贷款程序是指银行贷款从发放到收回贷款的规范化程序。规范的贷款的基本程序 是:贷款申请;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估;贷款调查;贷款审批;签订借款合同; 贷款发

16、放;贷后检查;贷款归还。在贷款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重要手续及其结果,都 应当形成书面文件,既作为法律依据,又作为资料档案,以备考察。第五章第五章 银行贷款管理制度银行贷款管理制度 1、贷款卡是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发给注册地贷款人的磁条卡,是贷款人凭以 向各金融机构申请办理信贷业务的资格证明。贷款卡作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系 统实施的重要载体,它的使用贯穿整个系统实施的各个环节。 2、贷款授权是指贷款授权主体就贷款业务经营和管理中的有关权力事项,对贷款授 权对象所作出的一定限制性规定,主要表现为对贷款授权对象资格的认定、对贷款授 权对象权力范围的界定、对贷款授权对象权力大小的限定,以及贷款授权主体管理 贷款授权事项的某些原则等。 3、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直接(实有授信)提供资金支持(客户需要按约定的利息和 期限还本付息) ,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客户履行债务、责任的能力和 诚信等)向第三方作出保证(或有授信)的行为。授信可以分为实有授信和或有授 信。 4、统一授信是指银行作为一个整体,集中统一地识别、管理客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