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在煤矿企业中快速成才

上传人:luoxia****01805 文档编号:56224704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在煤矿企业中快速成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在煤矿企业中快速成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在煤矿企业中快速成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在煤矿企业中快速成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在煤矿企业中快速成才 引言 高技能大学生人才是煤矿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技能人才 队伍的核心对象,他们在保证煤矿企业快速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 煤炭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高 技能大学生人才在煤矿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技能人 才的竞争。然而人才会随着资本的流动而流动,哪个企业的环境好、待遇高,人才就会向 哪里聚集。本文以 A 煤矿企业为例,该企业本着“以人文本”的理念,时刻以科学发展观来 指导各项工作,在积极引进高素质大学生的同时,将人才的稳定放在突出位置。在创

2、新人 才管理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愿干事的高素质大学生人才队伍,为推进 煤矿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煤矿企业中大学生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近年来,煤矿企业中引进的人才不是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就是存在那方面的问题,这 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制约了煤矿企业的发展。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 面:首先,学生态度不端正,总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出身,在校期间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 因此在进入煤矿企业后不再需要虚心学习实践知识;其次,他们不能快速做到由学生角色 向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第三,缺少主人翁应该有的责任感,不能忠于所从事的企业,工 作后,不能客观的对自己进行评

3、价,他们更多的是看重企业的工作环境以及工资待遇,工 作心态比较浮躁,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就产生递交辞呈走人的想法;第四,很多大学生对自 己的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工作几年下来,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就会 频繁的跳槽;最后,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作为的态度,安于现状,过于保守的思想,使得 他们绝对的服从企业的各项安排,一味的埋头傻干。 煤矿企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虽然它们每年都会引进大量的大学生人才, 但是他们普遍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致使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对大学生的发展考 虑的比较少,使得大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有效开发;其次,在煤矿企业的晋级制度方面,煤 矿行业

4、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对于那些相对优秀的大学生人才,企业不能尽早的提拔 他们,久而久之,使得广大大学生员工形成没有盼头的心理;最后,在煤矿企业的激励机 制方面,多数煤矿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竞争考核制度,致使广大大学生人才工作积极性低, 形成了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心态。 2 煤矿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启动职业生涯设计,使大学生想干事 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讲,事业是一种强有力的感召力,它是体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关 键。为了让从事在煤矿企业各战线上的大学生看到希望,A 煤矿企业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 涯设计活动。所谓职业生涯设计指的是针对每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以及发展路线的设 计及计划过程。它能够有效的引导大学

5、生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于 此同时,煤矿企业能够在该过程中,组织选拔及培养人才,搭建一个利用事业、待遇及感 情留住人才的平台,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才、煤矿企业、社会三方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引导大学生确认自己伟大 的执行,明确自身的导航风向标;其次,组织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使广大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以及思维方式做一个客观的评价;第 三,从大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出发,选择一个符合自己 的职业方向;第四,以大学生的最优性格、最大才能以及最大兴趣为依据,为每一个大学 生

6、都设置一个职业生涯目标;第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及修订,每两年为一个评 估周期。 以 A 煤矿企业为例,该煤矿企业针对近年来引进的大学生,通过组织他们填写职业 生涯设计表,并按照大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将设计表送交到各分管矿领导。目前,该煤矿 企业已经有 50 名左右的大学生初露锋芒,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实行“双师”人才培养制度,让大学生能干事 自 2000 年起,针对刚进入企业的大学生人才,A 煤矿企业实行了导师培养机制。但 是随着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人才成长的速度很难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导 师培养机制存在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针对这类问题,A 煤矿企业从 xx

7、年开始,实行了 “双师”人才培养制度。所谓“双师”人才培养制度指的是通过组织技能好、职业道德高的技 术骨干,通过签订“目标责任合同”,从而建立一个实习动态反馈机制,并借助这个反馈机 制帮助刚进入企业的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每位进入企业的 大学生,都会配备一个师傅和导师极大的加快额大学生在煤矿企业中的成才速度。 “双师”人才培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导师指导要到位,根据大学生 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将他们分配到相应的基层单位,然后选择专业对口、技术水平高、 责任心强的主管为导师,导师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水平;其次, 师傅传帮要到位,选择业务技能

8、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班长为师傅,他们主要负责培养大学 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师徒两人应该保证同时上下班,这样有利于师傅手把手将自己的技能 传授给大学生;最后,分管领导点评要到位,选择专业对口的分管领导总负责,通过开展 “双师”汇报活动,分析此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安排下一步的工 作。 实行年度“双考”机制,让大学生愿干事 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有所作为。xx 年起,A 煤矿企业建立了人才竞争机制, 为进一步深化企业职称改革,完善相关专业职务聘任制度,为此,组建了一支素质高、结 构合理、保障有力人才队伍。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经企业相关程序而提出获得相 关任职资格申请;于此

9、同时,为在企业中形成一种赶超赶学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 专研煤矿业务的热情,A 煤矿企业实行了采用理论考试以及年终考核的方式,依据考核成 绩的优劣,从每个专业中淘汰 5%-7%的技术人员,以此调动新进入企业的大学生紧紧围绕 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点,积极开展各种技术攻关工作,为煤矿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 益而不懈努力。此外,A 煤矿企业还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教育培养的实施意见 、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双师”培养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大学 生成才培养模式。 3 结语 本文在分析煤矿企业大学生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以 A 煤矿企业为例, 介绍了该煤矿企业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的措施。通过这几方面的措施,A 煤矿企业 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首先,企业的精准执行能力显著增强;其次,企业的安全 管理能力显著提高;最后,企业的生产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