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沪教版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216460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沪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浅说一首浅说一首清明清明绝句绝句项脊轩志项脊轩志 一周强化一周强化 一、一周内容概述一、一周内容概述 本周我们学习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两篇文章。 周汝昌的浅说一首清明绝句对杜牧的清明一诗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和 联想,并抓住关键词进行深入浅出的评析。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造精神,值 得我们同学借鉴学习。 对于项脊轩志,要注意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要在熟读的基础上 理清文章思路,着重体会作者如何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抒写自 己的内心情感,具体感受所谓“形散神不散”的散文艺术特征以及作者所特有的那种文 笔清淡、情致真切的个人风格。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

2、解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浅说一首清明绝句 1、整体感知 作者评析的是一首历来为大家喜爱、传诵的绝句:杜牧的清明。这是一首明 白如话的诗,几乎没有看不懂的地方,作者抓住其“音节十分和谐、圆满;形象非常清 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这些特点,逐句分析道来,引导读者理解、鉴赏。 分析第一、二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作者为我们再现了这样一 幅景象:清明时节,“柳绿花红,春光明媚”,再加上“纷纷”细雨,一个出门在外的行 旅之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作者抓住“纷纷”这个关键词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 指出它描写的景物形象生动,体现的境界凄迷而又美丽;而佳节行路之人,在这样的 时

3、候,心境加倍凄迷纷乱。在这里,“纷纷”和“欲断魂”是和谐的组合,情在景中,景 即是情,所以作者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 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作者总结说:“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 种绝艺,一种胜境。”诗人的诗体现了这种绝艺,这种胜境,作者的评论抓住了这个精 髓。 如果说,分析第一、二句时,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图景,那么分析第三、四 句“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时,作者是联想了戏剧表演,借助小放牛, 以中国戏曲表演中的以虚写实来说明这两句诗,它们声、画、意结合,创造了一个优 美的形象,又给人无限的想象:画面外、诗歌外还有一片天地。 最

4、后,作者还就篇法简明地评价了这首诗的高明之处。 2、具体把握 用心 爱心 专心 结构安排: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1):介绍杜牧和清明诗的地位。 第二部分(2-8):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前两句。 第三部分(9-14):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后两句。 第四部分(15-16):称赞清明诗形式上的高明之处。 深入分析:深入分析: (1)分析第二部分 a、第 2-8 自然段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前两句,在赏析时,作者抓住了哪些关键 词进行赏析?是如何进行赏析的? 明确:作者抓住“纷纷”这个关键词语,细细辨析“春雨”与夏雨、秋雨、冬雪的不 同,引导人们体会清明雨那种“凄迷而又美丽”境界。而正是这种境界,才触发了诗人 的情

5、怀。所以,文章断定,“纷纷”表面写雨,实际上写的是行路人的“心情”。“纷纷”一 词用比较法从雨的特征、精神和境界上品味,还从行路人的心情上加以品味。 “行人”一词则用比较法从行人特定的情境上加以品味;而“断魂”则从情感、心绪 上加以品味。 b、这些关键词中,“纷纷”一词可以说是这首小诗的“诗眼”,作者围绕“纷纷”一词 做足了文章,说它是“形容春雨”,也“形容情绪”,“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情绪”,达到 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仔细看看第 3、4 自然段,说说这首小诗是如何“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明确:先说“纷纷”一词“用得好极了”,好在它“抓住了春雨的特色”和“清明雨的精 神”,“

6、传达了”一种“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进而揭示“纷纷”一词不仅是“形容春雨的意 境”,而且“还在形容着雨中行路者的心情”。在此,作者通过诗的第二句的辨析,让读 者自然而然地把春雨纷纷飘落和雨中行路人凄迷纷乱的情境融合为一体,从而领悟了 这首绝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c、“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第 8 自 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对前两句诗的表达特点进行总结,并为下文过渡。 (2)分析第三部分 a、第 9-14 自然段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后两句,在赏析时,作者抓住了哪些关 键词进行赏析?是如何进行赏析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7、明确:“遥指”把动作进行定格处理,将无形化作有形,由抽象的文字化作生 动的画面,引导人们想像客人与牧童的问答,体会诗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遥 指”在联想中通过其“不远不近”令人遐想的距离感来加以品味。 杏花村是虚名不是实名,就像山水画里的远山,朦胧是一种别样的美丽。 b、赏诗,跟写诗一样,也需要联想和想象。作者是如何在评析中展开想象的? 明确:文中写红楼梦大观园中“杏帘在望”和民间戏曲传统剧目小放牛中 “用手儿一指”是联想。红楼梦中“在望”的神情应是“遥指”的最好注脚;而“小 放牛”的动作则声情并茂,传神鲜活地注释了“牧童遥指”的绝妙意境。接下去,文章写 小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

8、而止,剩下的行人之心情、动作、神态的描写全是赏 析者的想像;丰富的想像把雨中行路人此时此地此境的心情表达得细致入微,极有艺 术感染力。 (3)分析第四部分 这两个自然段从哪几方面称赞了清明诗形式上的高明之处? 明确:语言是“自然之极,毫无雕琢”;结构的“起承转合”既严谨又灵活;内容形 式统一协调,是古人所说的艺术中的“神品”。 全文小结:全文小结: 学习这篇评析文章,是在读一首诗,又是在看一幅画,听一曲音乐,都是在体验 一种情。 在诗歌的赏析、评论中,作者抓住了词语。有的注释含义,如“行人”、“断魂”、 “杏花村”,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 握诗人的原意

9、,进入诗的境界。有的进行了比较,如“纷纷”一词,是关键词语,作者 把它与形容下雪的“纷纷扬扬”比较,与“天街小雨润如酥”比较,准确地把握了“纷纷”清 明雨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在这基础上再进一步鉴赏其情景交融的境界。有的词语是结 合诗的意思、境界来正确把握词义,如“遥”字究竟有多远。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提供 了赏析评论诗歌的一个极重要的方法:从品味语言入手。 作者说,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 ;这篇评析文章,也是这样,通俗自然,很少用术语,虽说“浅说”,却是十分“深入”。 (二)项脊轩志 1、探讨文章主旨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章借项

10、脊轩的兴废,写 与之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了作者怀念祖母、母 亲和妻子的感情。文章随事曲折,绘影绘声,自然动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2、知识积累 (1)一词多义 用心 爱心 专心 (2)古今异义 先大母(先,去世的,今常指“在前边”,与“后”相对) 而母立于兹(而,你,今常做连词) 过余(余,我。今常指多余的,剩下的) 来归(归,女子出嫁。今常指回来) 凡再变矣(再,两次或第二次。今常作“又”讲) (3)词类活用 雨泽下注(向下,方位名词作状语) 使不上漏(从上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前辟四窗(从前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垣墙周庭(砌,名词用如动词) 乳二世(喂好,名

11、词用如动词) 执此以朝(上朝,名词用如动词) (4)文言句式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语未毕,余泣(省略句) 3、课文分析 文章共有 6 个自然段。从各段内容间的相互关系上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其余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项脊轩”本身的刻画。 作者开门见山地介绍了它的“身份”和特点一间原先叫做“南阁子”的又古老又 逼仄又破漏又阴暗的小屋子。作者用的是白描手法,用语十分简练,给人的印象却又 非常具体、鲜明。看到这里,读者难免会有一个疑问:这样一个既不起眼又不管用的 破烂玩意,有什么值得怀念、记述的价值呢?其实这也可以说是作者有心使用的一种 “欲扬先抑”的“蓄

12、势”手法。只见他笔锋一转,便开始为这幅光影黯淡的图画增添温馨、 亮丽的色调了。修葺补漏,移花植树,不仅一般地改善了居住条件,而且竟然使它成 了一个清幽宜人的读书好处所。“借书满架”,当然不是说屋子的主人穷得连一本书也 用心 爱心 专心 买不起,而是对他自己读书之勤、涉览之广的一个比较谦虚的说法。“偃仰啸歌”,正 是书读得有心得、有乐趣时的兴会淋漓模样;“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则是说心境十 分闲适的时候,自然界的一切声响,似乎都能传到他的耳朵中来。整个屋内屋外的环 境始终是十分安静的,但又决不使人感到枯寂。白天,小鸟依人;月夜,花影扶疏。 这一片生机活泼的景象,并不只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中显然还有

13、作者自己胸襟、情趣 的折光。 第 2 段只有一句话,它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向第二部分过渡的桥梁。 第一部分对于项脊轩的刻画,既是扣题的需要,也是为整篇文章铺设必要的思想 感情线索。正因为作者对于项脊轩的印象很深,所以在此目睹或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 情也就特别难以忘记。而通过对于这些难忘记忆的咀嚼回味,又会使项脊轩的形象在 作者心目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因为它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体概念,而成为作者人 生经历中的一位重要的见证人,或是仿佛可以对之倾吐自己内心全部痛苦或欢乐的知 心朋友。正是在这样一种心理活动规律的作用下,讲完项脊轩的由来以后,作者的思 绪便又自然地踩着“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的踏足

14、板而继续向前跃进了。 第 3 段,写的就是由此而引出的一大段关于往事的回忆,其中共有三层意思。 从“先是”到“凡再变矣”为第一层,讲的是封建大家庭由聚族而居到四分五裂。 这一变化的表述,也是以项脊轩为观察点的,所以看到的是原先南北相通的偌大 庭院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小门墙”(或断作“小门,墙”)所阻断,随之便出现了“东犬 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等颓败衰落、杂乱无章的景象,而且一变再变(也就是 愈演愈烈)。作者讲述这一段话的语气,看起来比较平静,实际上不无遗憾和惆怅的 感觉。这从他所着眼的那些具体细节以及“凡再变矣”这一句话的语气上可以体会出来。 第二层从“家有老妪”到“余泣,妪亦泣”,是对

15、自己母亲的回忆。 作者幼年丧母,有关母亲的许多事情难免不甚了了,所以要借老奶妈之口道出。 老奶妈讲的事情同样非常琐细,而且和作者本人无关。但是,就在那似乎是随口而出 的一两句问话里,那种时刻以儿女的饥饱寒暖为念的慈母心肠,却又宛然如见。无怪 作者听了也会感同身受地忍不住哭了出来。 第三层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到本段末,写作者对祖母的回忆。 所叙事情与作者直接有关,也更加富有情节性。其中一共有三个镜头:先是祖母 来到轩中,看到作者埋头苦读,说了一句貌似戏谑、实为夸誉的话,活脱脱是老祖母 对孙子又疼又爱的口吻。临去时,一面亲手关门,一面喃喃自语,忧喜交半地预测孙 子将来也许能功成名就,重振家声。

16、过了不一会,又把她自己祖父当年上朝用的手板 (笏)拿来赠给作者,作为对于他的期待与鼓励。这一系列的言语、动作,细腻而生 动地刻画出一位望孙成龙的老祖母的认真神态与急切心理,使作者深为感动,想起来 就会“长号不自禁”。 用心 爱心 专心 这一连串回忆,看起来东写一件事情,西写一件事情,笔触的腾挪转换十分自由。 但是,它们都是以项脊轩为背景而展开的。从作者行文的运思轨迹上看,仍是第一部 分内容的自然生发。同样,当第 4 段从对人事的回忆重又落到对于项脊轩本身变化的 陈述上时(“凡四遭火”而得“不焚”),也不会使人感到有什么前后不相关联的地方。 因为,因轩怀人,思人及轩,本来就是组成这篇文章内在思想感情脉络的两个不可分 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整篇项脊轩志,并不是一气呵成的。现有的第 5、6 两段,是在写完前面的文 字以后,又过了十多年才补加上去的。写的是作者妻子的“来归”(嫁过来)与不幸早 逝。俩人相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感情却很深厚。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