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期末 复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190693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期末 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期末 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期末 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期末 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期末 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期末 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期末 复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区域分析区域分析一、区域分析的概念一、区域分析的概念: :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二、区域分析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区域分析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 1、区域分析与经济学、区域分析与经济学如何经济地利用稀缺资源(广义的资源) ,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收益,是经济学研究核心。经济原则是区域分析的核心原则,经济学原理也就成为区域分析的基石。2 2、区域分析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地理学:区域自然及社会经济地理背景条件是区域分析的基础内容。3 3、区域分析与数学、区域分析与数学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

2、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区域分析的主要手段。4 4、区域分析与其它学科区域分析与其它学科区域分析也涉及到社会、政治、心理等多要素,从而也不同程度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 5.5.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只有认识区域、才能发展区域,只有分析区域,才能协调规划区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第二章第二章 资源环境基础分析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一、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二、自然资源的分类根据能否再生:不可再生、可再生、可更新资源。这种分类更有意义,因其反映了

3、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特性,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了依据。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举例)(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山西煤都、黑龙江商品粮基地)(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山西吨媒生产成本是湖南的 1/2,苏南和浙江的 1/3、中东的石油每桶生产成本是美国的 1/20、东北的林木采伐周期是南方的 2 倍、新疆的“红色食品基地”)(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东北地区重工业)四、区域自然资源:四、区

4、域自然资源:(一)评价四原则: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的重点分析相结合;3、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二)评价的方法1.1. 自然资源量的评价自然资源量的评价(1)目的: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经济发展布局的保证程度。(2)两点考虑: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2.2. 自然资源质的评价自然资源质的评价(1)目的: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2)

5、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评价: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需求迫切性。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得出客观、切合实际的结论。3.3. 对自然资源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的评价对自然资源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的评价(1)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效率。神府煤矿(2)评价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对区域生产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必须分析主导资源与辅助资源、优势资源与限制资源的组合,及其对一定产业(部门)结构的适合程度或保证

6、程度。4.4. 自然资源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前自然资源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提的评价 如如煤煤炭炭资资源源的的开开发发利利用用可可以以通通过过修修建建铁铁路路向向外外输输煤煤,也也可可以以通通过过建建电电厂厂向向外外输输电电,还还可可以以经经过过利利用用其其它它矿矿产产资资源源,如如石石灰灰石石、铝铝、铁铁矿矿等等,发发展展建建材材、化化工工、炼炼铝铝、钢钢铁铁等等生生产产; 如如水水利利资资源源的的利利用用,不不仅仅在在选选择择坝坝址址、坝坝高高等等方方面面有有多多种种方方案案可可供供选选择择,而而且且在在确确定

7、定水水利利工工程程的的功功能能与与作作用用(防防洪洪、发发电电、灌灌溉溉、航航运运、旅旅游游、水水产产养养殖殖等等)上上也也有有许许多多种种方方案案可可供供选选择择。技技术术合合理理性性,经经济济可可行行性性,多多种种方方案案优优选选5.5. 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1) 对自然资源的任何改造和开发利用,都会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表现在社会方面和环境生态方面。(2) 只有客观全面分析各方面的正负效应,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利于在资源开发实施中预先安排好预防措施,以减轻负效应之影响。第三章第三章 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经济、文

8、化、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经济、文化、人口人口)一、区域经济背景一、区域经济背景 从 4 方面进行分析:1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2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3市场化水平4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二、区域文化概念:区域文化概念: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举例)(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影响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

9、发展的质量举例:举例:岭南文化、温州(永嘉)文化、湖湘文化重重素素质质求求内内涵涵苏苏南南经经济济的的日日新新月月异异 广广州州cantonguangzhou 北北京京Pekingbeijing 厦厦门门Amoyxiamen 城城市市语语言言文文化化对对城城市市推推广广很很重重要要四、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影响:四、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影响:生产生产(1) 人口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2) 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产业构成状况(3) 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布局消费消费人口数量及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

10、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五、区域人口结构五、区域人口结构 (1)内容: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2)过程:?六、人口红利:六、人口红利: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七、人口增长(内容、指标):七、人口增长(内容、指标):是人口再生产的表现形式。受由出生和死亡所决定的自然增长 与 由人口迁移所构成的机械增长 的影响。(1)自然增长主要指标:指标:出生率(生育率)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主要类型:原始型、年轻型(传统型) 、成年型(过渡型

11、) 、衰老型(现代型) 。(2)机械增长机械增长率:指一地区年内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差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机械增长率为负,说明区域人口为净迁出,为正则说明为净迁入。八、适度人口概念八、适度人口概念(经济层面):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平衡相适应,人口数量的增长还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九、人口容量概念:九、人口容量概念:某一时期一定的生态负载力和经济负载力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第四章第四章 技术支持分析技术支持分析一、技术进步:一、技术进步:(一)类型:(一)类型:狭义的技术进步 广义的技术进步 狭义的:工程技术/硬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如:

12、工艺设备更新改造,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提高产品性能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劳动者技能。 广义的:包括“软” 、 “硬”技术在内的整个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一些工程技术和管理与决策科学的发展。如: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应用,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政策的影响等。 英英国国经经济济学学家家希希克克斯斯按按对对资资本本边边际际生生产产率率R和和劳劳动动边边际际生生产产率率L的的影影响响,将将技技术术进进步步分分为为三三种种类类型型: 中中性性技技术术进进步步:R对对L的的比比例例保保持持不不变变;即即:资资本本与与劳劳动动对对总总产产出出的

13、的贡贡献献份份额额保保持持不不变变或或资资金金与与劳劳动动的的产产出出弹弹性性不不变变。 节节约约劳劳动动型型技技术术进进步步:提提高高R对对L比比例例; 节节约约资资本本型型技技术术进进步步:降降低低R对对L比比例例。(二)技术进步对区域的影响:(二)技术进步对区域的影响: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多样化)技术进步与区域劳动就业(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上减少劳动的投入) 。 举例说明:【分析技术扩散、技术引进、技术选择】二、技术扩散二、技术扩散 概念:指技术创新通过市场传播的过程,是技术在空间的流动和转移。三、分析三、分析

14、技术引进技术引进我国的技术引进(四模式、五问题):(1)四模式 硬件引进模式:直接促进工业生产与效率,但成本高、依赖性强。 软件引进模式:节约资金,且关联效应强,但对本国自主创新能力要求高,考虑技术输出国的政策。 以 FDI 为载体的技术引进模式:技术先进且适用,有利于投资环境改善;但是技术作价高、直接投资企业声望难以提高,产品周期的限制。引进人才模式:最有效、综合的引进战略;但对输入国条件较高、需要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2)五问题 科研与生产脱节技术引进和输出层次较低、技术科技含量不高 急功近利现象较为严重 相关调控、监管的政策还不完善技术壁垒越来越严重,国际技术贸易活动还不深入(3)改进措

15、施: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引进环境,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扩散”轨迹良性发展;增加 R 基尼系数反应收入公平(越大越不平均)。三、三、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what(1)概念:区域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how(2)如何提升:(战略上) 地方政府承担着组织培育区域竞争力的职能; 实施人才战略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 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 扶持优势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内在竞争力。第六章第六章 区域优势区域优势1 1、区域优势、区域优势 (1)概念

16、:某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从而使其更富有竞争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区域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2)类型:地域性、综合性、时效性2 2、投资环境、投资环境(1)概念:指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也是影响各类投资决策的综合环境。(2)分类:投资动机、投资类型、投资规模、投资行业。(3)改善措施:政策法制环境、市场环境、配套服务环境。第七章第七章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 与与 主导产业分析主导产业分析一、产业的划分一、产业的划分1.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划分1)两大部类的划分 生产资料生产部类 社会总产品国民经济 消费资料生产部类 2)农轻重的划分 农业 国民经济重工业:生产资料生产部门 工业 轻工业: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五五大大物物质质生生产产部部门门2.2.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